完善评价体系 助力科学探究

2015-07-13 21:03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条件探究评价

促进学习方式变革,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那么,如何才能促进学习方式变革呢?对于这一问题,人们会很自然地想到需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很少会想到改变学习评价对促进学习方式变革的重要性。

“什么是学习评价?是考试和测验吗?”在广大中小学教师、学生和家长心目中,这种理解是非常普遍的。这种理解只是部分正确。学习评价包括考试和测验,但又不局限于考试和测验。除了考试和测验外,学习评价还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进行的多种形式的活动。

对教师来说,批改作业、检查作业、观察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对学生访谈、开展学习调查、在班上表扬学生、向家长介绍学生的情况等都是学习评价。对学生来说,完成作业、指出其他同学的错误、向家长介绍其他同学、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等也都是学习评价。对家长来说,检查作业、观察孩子在家的表现、向他人介绍孩子的学习情况、因为学习而给孩子奖励等,也都是学习评价。

由此看来,学习评价是一个含义非常广泛的、比较复杂的概念。但从评价的实质来看,我们也可以将学习评价看得很简单。评价的实质可以用三句话概括:获得信息、增进了解、促进发展。因此,学习评价无非就是有关主体通过多种方式获得关于学生学习的信息,增进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

那么,学生学习的信息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呢?只是学生的学习结果吗?显然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学生的学习结果是针对特定学习目标的,并与学习条件和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在特定的学习目标下,不同的学习条件必然会导致不同的学习过程,并对学习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反过来,学生已经获得的学习结果又成为学习条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条件),并对外部学习条件产生影响,从而进一步影响后续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因此,一个完整的学习评价系统应该考虑以下三个方面密切关联的学习信息,即:学习结果、学习过程、学习条件(参见下图:学习评价系统应考虑的学习信息)。

根据这一分析,科学探究性学习的评价应该在特定学习目标的引导下,对探究性学习的条件、过程和结果进行全方位的评价。

布鲁纳曾在《教育过程》一书中,对发现学习的作用提出了如下三个方面:(1)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探求未知事物的能力,促进科学概念的形成;(2)它有助于学生掌握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3)它有助于学生体会到自我发现的成就感,培养积极的探究欲望和态度。这一分析对科学探究学习是同样适用的。显然,探究学习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而且有助于学生掌握学习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确实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学习方式。

然而,应该注意的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并不是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适合或者都需要采用探究学习的方式来获取。一般地说,探究学习比较适合于在理解或操作上具有一定的难度、并存在多种可能结果的学习内容;而对于那些人为规定的、只是增强熟练程度的简单学习内容,采用接受学习和体验学习会更加有效。此外,就算教师将探究学习用于恰当的学习内容,布鲁纳所描述的那些作用也不是能够轻易实现的,这些作用的充分实现需要一定学习条件和学习过程的支持,这些作用是否在探究结果中得到实现则需要利用多种评价方法才能确认。根据我多年的教学实践,分别说明如何评价科学探究学习的条件、过程和结果。

一、探究学习的条件——有效激发内部条件和充分利用外部条件

一般而言,学习条件可以分为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两个方面。其中,内部条件主要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已有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学习能力和学习风格等因素;外部条件实际上就是支持学习的各种资源,主要包括时间、物质资源、信息资源、方法资源、人力资源等。(下转第41页)

(上接第18页)

对于探究学习而言,为了有效地调动学生开展探究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需要对探究任务进行精心的设计。判断一个探究任务的质量,主要看它是否能够充分、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的各种内部条件,是否能够充分、有效地利用有关的外部条件(及学习资源)支持学生开展探究。从这个意义上看,对探究学习条件的评价,实际上就是对探究任务的评价,并且这种评价主要是针对教师进行的。

下面,分别从激发内部条件和利用外部条件两个方面,对一个好的探究任务应具备的特点说明如下。

从激发学生开展探究的内部条件这一角度来看,一个好的探究任务应该具备以下三个特点:(1)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任务不能过于抽象、过于知识化,应尽量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或社会实际提出探究任务;(2)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探究任务既不能太难,也不能太容易,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使任务具有一定的挑战性;(3)为了适应学生在知识与技能、学习能力和学习风格方面的个别差异,探究任务应该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提出自己的看法、获得学习的结果,避免所有学生得出相同的标准答案。

从充分利用外部条件支持学生开展探究任务这一角度来看,一个好的探究任务应该具备以下四个特点:(1)在探究任务中应明确完成任务的时间,并提供场所、工具、材料等物质资源的支持;(2)在探究任务中应考虑学生可以获得的信息资源是否足够,应提供必要信息或获得信息的途径;(3)在探究任务中应根据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学习能力等方面的特点,对完成任务的方法给予适当的提示;(4)在探究任务中应考虑教师、家长或其他有关人员的支持,应鼓励学生以同伴合作或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探究任务。

好的探究任务是能够为学生的探究学习提供适当条件和任务。然而,适当的学习条件并不能保证好的学习结果,学生和教师在探究学习过程中的互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探究学习的过程——关注学生的参与深度和教师的指导类型

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主要是采用同伴合作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的,教师则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在这里,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教学的主导作用得到了有机的结合。因此,对探究学习过程的评价可以分别从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进行。

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分析探究的问题或任务;需要利用多种方法搜集信息、分析信息、制定方案、获得结果;需要通过表达和交流,验证或修改自己的解释,改进自己的作品。因此,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对探究学习过程的评价主要考虑以下四个方面的因素:(1)学生是否能准确地理解探究的问题或任务;(2)学生是否能利用适当的方法搜集和整理信息;(3)学生是否能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合理的分析,并得出正确的结论;(4)学生是否能用适当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探究过程和探究结果,并在交流过程中改进自己的方案或结论。

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主要对学生的探究活动进行组织和指导,使他们顺利地完成探究任务,实现探究学习的目标。根据指导的程度不同,可以将教师的指导分为三种类型:操作性指导、启发性指导、辅助性指导。这三种类型在指导程度上逐渐减弱。在“操作性指导”中,教师提供探究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学生只需要执行就可以;在“启发性指导”中,教师只说明探究中应注意的事项,学生根据提示自己进行探究;在“辅助性指导”中,教师不主动提供任何指导,只在学生出现困难时,才对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应该注意的是,这三种指导类型并不存在好坏之分。在探究学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采用不同的指导类型。

三、探究学习的结果——着眼学科目标和发展目标

对于探究学习的结果,可以从学科学习目标和基础性发展目标两个角度来评价。

从学科学习的角度来看,探究学习的结果主要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新制订的科学《课程标准》已经分别从三个方面,制定了分学段的学习内容标准。不过,这种内容标准并没有对学生的学习水平给出具体的说明。为了更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学习水平,需要在内容标准的基础上,建立各学科的表现性标准。这种表现性标准是在综合考虑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围绕具体任务制定的、分等级的学习标准,对于准确地评价学生的探究学习结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从基础性发展目标的角度来看,探究学习的结果主要包括身体与心理、思想品德、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等四个方面。目前,虽然有体育与健康、思想品德、综合实践活动等领域的课程标准可以参照,但针对这四个方面的评价标准系统、适用的评价标准仍然是缺乏的。一个基本的思路是,可以参照表现性标准的模式,围绕具体任务制定分等级的基础性发展标准。

【作者单位: 苏州市吴江区坛丘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条件探究评价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排除多余的条件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选择合适的条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