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新松
任新松,教师,现居江苏灌云。
朗读作为阅读方法中的一种,它源远流长,魅力无穷,能量巨大,所以为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所推重。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朗读教学曾一度遭遇冷落。如今当人们朝花“重”拾时,面对它竟然有了一种不知所措的陌生感,以致在朗读教学的实践中出现了一些误区。笔者试以自己的观察谈谈这些问题:
随着对语文新课标认识的不断加深,许多语文教师可以说在思想上越来越重视朗读教学,但在朗读教学的实践上却存在着一些误区,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误区一:朗读时间仓促,缺乏理解感悟。
学生用于朗读的时间不够充分,充斥于语文课堂的“讲问”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朗读练习往往是如雁掠过,且“雁过无痕”。
如课堂上学生预习性的自主朗读刚读了几分钟,速度快的学生才读完一遍课文,甚至有的学生根本没有读完文章,教师就“啪——啪——”鼓掌示意学生停下,要求他们找出课文中的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然后有感情地去朗读。这时学生往往“信手拈来”文中的几个句子或某个段落,读一读,应付差事罢了。没有充足的时间上的保证,学生缺乏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感悟,情从何来?
误区二:朗读目的模糊,缺乏要求指导。
语文朗读教学的实践中,我们常常会“欣赏”到学生在课堂上朗读的“热情”。甲生读了乙生读,男生读了女生读,集体读了分组读,可谓是你方“读”罢我登场。看起来,读得津津有味,热热闹闹,其实读前没有提出明确要求,读中没有进行系统的指导,读后也没有及时评价反馈。即便有的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也不过是“蜻蜓点水”,读后评价只是凭直觉判断“不错”或“很好”,泛泛而谈,含糊其辞。这样的朗读事倍功半,而且容易导致学生做事心不在焉,缺乏目的性。
误区三:朗读气氛沉闷,缺乏情境创设。
朗读教学中,我们有时还会见到学生虽然在教师的要求下进行朗读,但由于教者只向学生提出了朗读的一般要求,如:读准字音;注意语气语调;把握文章感情等。把朗读看成纯技术性的问题,忽视了朗读的艺术性。这样的朗读要求人人都懂,但学生读起来却索然无味,气氛沉闷。学生只是被教师“驱赶”着为读而读,缺少情感的投入,不能达到朗读教学应有的内心活动、情感波动与朗读材料合二为一的效果。学生头脑中难以形成和朗读材料相得益彰的情境,就谈不上有感情的朗读了。
症结一:应试的功利心是制约朗读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
初中阶段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时期,在升学指挥棒的引导下,师生的心态都趋于功利。教研活动时几乎没有人把朗读教学作为研究课题,教师集体备课时,也很少将朗读教学作为讨论的主要内容,朗读教学成为教研领域中一个被遗忘的角色。初中阶段,学生要学的知识多了,加上语文课本中学习的文章长了,要理解的内涵深了,朗读显得“费时费力”。所以有人公开提议,语文教学少些花哨,多些实在,而这里的“实在”应理解成多做点阅读理解。殊不知,语文能力和素养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所能造就的,而其核心能力中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尤其如此。
症结二:朗读缺乏指导是制约朗读水平提高的关键所在。
初中学生接触的文章篇幅变长,情感也细腻丰富起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心智的发展,学生对其中的情感和知识的领会能力与日俱增,但却不能用优美的朗读去传达这种感受。高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处于一个特殊的时期,他们中的很多人由原来的天真活泼转为腼腆含蓄,其中还有不少的“留守学生” (父母长年在外打工),由于长期得不到来自父母的关爱,性情更为内敛,他们不愿在老师和同学面前展现自己不太成熟的朗读。当前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缺乏扎实的朗读基本功,一些语文教师虽有指导学生朗读的愿望,但力不从心,有的完全用录音代替范读和指导,表面上看是运用了电化教学手段,其实学生只是机械地模仿录音,并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读。因此,学生的朗读水平没有大的提高,收效甚微。
症结三:朗读没有美感是制约朗读水平提高的情感因素。
“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激昂处还他于激昂,委婉处还他于委婉”,便是叶圣陶所推崇的“美读”,他还说,倘“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了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心灵相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法都有莫大的收获”。可是很多时候,朗读不是作为一种教学方法,仅仅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过渡、一种点缀。学生朗读过后便进入文本的分析探讨,教师对读本身缺少指导或指导只是停留在表面,学生只是被动地完成朗读过程,没有心灵的碰撞,情感的激荡,享受不到阅读带来的愉悦,无法与“作者心灵相通”,自然就谈不上美感的享受了。正是这样一种没有美感的朗读,让学生对朗读兴致逐渐冷漠。
针对上文所述乡镇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误区,笔者试以自己的思考和实践谈谈优化朗读教学的对策。
对策一:保证读书时间,精讲多读,注重效率。
“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在读中读出真情实感,拿出充分的时间来品读,要让学生对文本内容充分感悟”。因此教师可根据年级、学情和教材特点等情况充分安排每节课的朗读时间,并自我监控达成度,要有好的朗读效果,必须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读得多,学生才可能自己去思考、琢磨、查字典、查资料、问同学,才能形成自己克服阅读困难的能力”。课文内容的理解是靠学生自己读懂的,不是光靠教师讲懂的。“文贵自得”“自得”才能提高阅读能力。但多读并非是取消教师的讲,让学生一味地多读。相反却对教师的“讲”提出更高的要求,一节课45分钟,学生多读了,教师的讲就必然少了。时间少了,就只能精讲,这就要求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问题。摒弃那些烦琐的内容分析,去掉不必要的提问,把时间挤出来让学生多读。
对策二:精心指导朗读,立足现实,淡化技巧。
立足于普通话基础差,缺少朗读技巧训练的客观现实,应重新确定朗读的标准。让每一位教师、每一位学生摆脱羞涩心理的束缚。放声朗读,因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不断地修正错误。先降低“正确、流利”的标准,鼓励学生大胆地读,再淡化对朗读技巧的要求,重新界定“有感情”的标准。纯粹靠朗读技巧读出来的“感情”是机械生硬的,朗读训练中过多强调哪儿重读哪儿换气,哪儿抑扬顿挫等技巧,有时会适得其反。其实在朗读训练过程中,教师只需巧妙地设计,精心地点拨,引导学生自己去体会,自己去找感觉,自然就会读出感情。
对策三:创设朗读情境,体会情味,感受美感。
“语感、象感、情感,综合形成美感。阅读重要的是‘感’,而学生的‘感’是贫乏的,‘贫乏是语文教学的致命伤’(张志公语)。这‘感’是阅读的心理活动。它是阅读主体对读物文本内容的感同身受,是主体对文本内容一拍即合的呼应,一种油然而生的体验,一种与作者心心相印的认同,一种生活阅历的接轨,一种知识的融合,一种情感的共鸣。”“感从何来,从对课文的反复阅读而来”。这段话告诉我们朗读教学承担着特殊的任务:使学生在兴味盎然的阅读中,从生动的语言材料中获得语感,体会情味,感受理趣。一般来说,朗读教学的情境创设有以下几种:
如读茅盾的《白杨礼赞》则想象我们到了黄土高原,看到了白杨树、看到守卫家乡的哨兵,感受到了白杨树的平凡、人的伟大,在想象的情境中进行的朗读,可以形成课文的物象或意象,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从而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
教师授课时,对所要朗读的材料作精要赏析激发学生的朗读欲望。
如教《紫藤萝瀑布》一课,要求学生朗读文中描写紫藤萝一段,教师可作如下赏析:
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幅神异图画,色彩绚丽、朴实清新,蓬勃怒放,哪位同学能通过富有激情的朗读让我们共同领略一番吗?
教师在设置此种情境时,一要对材料韵致把握准确;二要点到为止,留给学生一定的想象和品味空间。
对语言材料的朗读特点及要求稍作提示,引导学生朗读。
每种文体有各自的特点,因此在朗读时应注意把握语言材料的特色。如诗歌的特点是内容丰富,感情充沛,概括性强;节奏鲜明,韵律和谐,语言精练。朗读诗歌必须注意这种体裁的特点,在透彻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深入的体验和想象,紧紧抓住诗的微妙构思,引发自身的勃勃诗情,再运用富于感情的声音,恰当的停顿,造成鲜明的节奏,并把韵脚的音节稍稍拖长,读得响亮清晰,平仄分明,使人明显地感到前后押韵的地方,产生一种和谐的韵律美,读出诗味。
每位作家的写作风格也不尽相同。在朗读时,对其稍作点拨,可起事半功倍之效。如读李白诗,豪放飘逸,气势磅礴,浪漫主义色彩飘然而至;读杜甫诗,则沉郁顿挫,忧国忧民,现实主义风格呈现眼前。
可以用实物展示或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创设和朗读相关的直观形象的情境。如播放录音,要求学生“依葫芦画瓢”可称作“范读式情境”;老师故意读错语气或感情,要求学生纠正,可称为“误读式情境”。
以上三条对策,只是就教师个体来粗浅地分析一下,如何走出朗读教学的误区,使朗读教学重新焕发迷人的光彩。相对教师个体而言,学校行政和教导部门更应该对朗读给予高度重视,建立切实可行的制度,积极开展语文朗读的教科研活动,并建立起科学的朗读教学评价体系,发挥其在朗读教学研究中的导向作用。
朗读教学作为阅读教学的重要部分,应该实施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真正把“建构式生态课堂”落到实处。针对初中朗读教学中存在的误区,老师精心设计朗读训练过程,科学合理地选择好每一环节读的形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通过朗读把内容与理法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让它们各尽所能,读出语言的韵味,读出语言的美感,从而提高朗读教学质量。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魏书生.《魏书生谈语文教学》[M].河海大学出版社,2005。
4、韦志成.《语文教育心理学》[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