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宏莉
利率市场化是指在市场经济中,中央银行逐渐放松和消除对利率水平及其结构的管制,任其由市场自发供求力量来决定。货币当局只能通过采取各种间接措施来影响利率水平,如:进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等。
1973年,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金融自由化浪潮在世界范围内掀开了帷幕。这场金融改革的风潮很快席卷了世界各地,世界各国陆续开始启动了利率市场化改革。在这一领域中,主要的代表人物有美国的两位著名的经济学家麦金农和肖[1],他们提出了著名的“金融抑制理论”与“金融深化理论”,且这两种理论已成为发展中国家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理论依据。后来也有诸多的学者对利率市场化改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众多的计量模型开始崭露头角,如利率风险计量模型、久期分析、利率敏感性缺口分析等。
相较于国外对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较长研究历史,国内的研究时间相对较短。王世伟等(2005)[2]认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本质就是逐渐减少政府对利率波动的控制,使利率的变动随着资金供求的状况、经济活动的风险、通货膨胀以及其他市场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刘胜会(2009)[3]运用实证的研究方法对利率风险管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持续期”这一重要概念。毛克娟(2012)[4]在对利率风险的研究中,对样本数据运用利率敏感性缺口分析法进行分析,并得出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变动的原因,进而便于商业银行进行风险的控制。
利率市场化改革作为衡量一国金融市场发展与成熟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在党的十八大和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的要求,因此国内各大商业银行都急需正视此项改革,并对此进行深入研究。
1、有利于促进商业银行的业务转型。商业银行原始的业务有: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其中负债业务与资产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而中间业务的发展规模较小。但是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银行以往的盈利模式已不再适应市场变化的需求,因此,此进程将促进商业银行不断地扩大中间业务所占的比重,进行业务转型。
2、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的信贷质量。从历年来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可以看到不良贷款额一直居高不下,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由于商业银行面临着“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现实,其会更加重视不良资产的存在规模及状况,主动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本行的信贷质量,降低经营风险。
3、有利于增强商业银行的获利能力。利率市场化以后,商业银行本着“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理念,一般都会提高本行的存款利率,降低贷款利率,且会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不良贷款率。而商业银行业务的转型,非利息收入比重的扩大,贷款质量的提升,服务质量的改善,使商业银行的获利能力提高了。
1、商业银行的经营压力增加。一般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以后,各大商业银行的普遍做法是:提高本行的存款利率,同时降低贷款利率来吸引客户的瞩目,但与此同时会使得银行的存贷款利差逐渐减小,从而商业银行的原先利润空间也会随之缩小。在这种情况下,中小商业银行由于其本身规模、声誉等各方面的限制,其所面临的经营压力可能会有所增加,有些小的商业银行甚至会因此而破产倒闭。如日本在70年代后期开始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2、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增加。在原先利率管制的情况下,基准利率由中国人民银行所决定。商业银行的风险主要是系统性风险,但由于我国特殊的金融体制,系统性风险发生的概率较小。但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利率开始由市场的自发供求力量所决定,利率对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增加,且金融市场上存在的“逆向选择”[5]会使银行的违约风险加大,因此,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也随之增加。
3、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本增加。利率市场化改革是国家的一项长期战略,一味的追求速度是不可取的,甚至会带来巨大的灾难,如拉丁美洲智利的改革。因此,在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各大商业银行为关注宏观经济动向,制定长期的经营战略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而使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本增加了。
利率市场化改革是把双刃剑,在其改革的进程中,商业银行必须贯彻“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方针,立足本行,统筹他行,综观经济发展状况,制定稳妥、有效、有序的措施去应对改革进程中的不确定性。
(一)商业银行应加快业务转型。在原先商业银行的收入中,利息收入所占的份额较大,而非利息收入所占的份额相对较小。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商业银行的利润空间缩小,因此,商业银行应加快业务的转型,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以吸引更多优质客户,并扩大中间业务量提高非利息收入在银行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从而维持自身的利润水平与市场份额。
(二)商业银行应加大对利率风险的监控。在原先利率管制的情况下,由于利率完全由中国人民银行所决定,波动性较小,但利率市场化改革使得任何轻微的经济波动,都可能引起利率的巨大变化。面对利率“易波动”的这一特性,商业银行应从总体出发,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率定价机制,并制定适合本行实际情况的利率风险管理机制,对利率进行时时监控与合理预测,从而提高本行经营的稳健水平。
(三)商业银行应大力引进人才,提高服务的质量。现今企业间的竞争,更多的可以归结为科技的竞争,而科技竞争的本质就是人才竞争,商业银行也不例外。因此各大商业银行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从本行外部大力引进人才,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力度[6],提高本行员工的素质水平、服务水平和业务能力,以此来吸引更多的优质客户,进而在市场的公平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总之,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的稳步、有序推进,我国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我们应知道利率市场化改革是国家的一项长期战略,世界上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国家,失败的也不在少数,不能因暂时取得的一点成绩而骄傲自大。因此,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商业银行更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妄想一劳永逸,应谨慎思考、从容面对、采取措施、克服困难,勇登胜利的高峰。(作者单位:安徽大学)
[1]高霞.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抑制与深化理论及对利率市场化的启示[J].北方经济,2008年第7期.
[2]王世伟、赵保国.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前景分析:理论依据与经验借鉴[J]金融论坛,2005年第5期.
[3]刘胜会.持续期模型、债券价格预测与利率风险管理:数字实证与发展趋势[J]金融利率与实践,2009年第8期.
[4]毛克娟.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计量与控制研究[D]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29-50.
[5]安镝、谢馥谦.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应对措施[A]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第18期.
[6]龚立伟.利率市场化背景下的商业银行业务转型探讨[J]金融经济,2013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