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方
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是当下政府较为关注的一个主题,也是电子商务跟信息化研究的领域。电子商务成功的关键是选择一个适合的发展模式,只有选择一个适合农村经济的发展模式,同时制定一套农产品的特色营销对策,才能促进农业发展,否则只会适得其反。由于当前农村在经济发展上仍存在诸多问题,这就需要研究人员深入研究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有效策略,帮助农村建设信息化的产业链,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与进步,进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近几年电子商务的发展中可以看出,我国电子商务一直呈现上升的发展趋势,通常都是以国民经济百分之七到百分之九的速度增长。尤其是网络上的零售市场发展较快,在2012的时候增长到13110个亿,根据美元与人民币的汇率计算,也就是2068个亿美元,而那时美国的网上零售是2255个亿美元,所以我国的电子商务零售当时与美国的发展较为接近。在2013的时候,我国在网络上的零售交易规模达到1.85个亿元,电子商务发展顺利挤进世界第一,且2013的双十一,阿里巴巴产生的交易额是350个亿元,可以看出我国在电子商务的网络零售方面有很大的潜力。
此外,从政府出台相关电子商务市场的发展趋势报道里分析可以看出,在2013我国整个电子商务在市场交易方面的规模是10.2万个亿,相比2012的8.5万个亿增长率达到百分之29.9。就电子商务细分行业来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交易规模在总规模中占到百分之80.4,在2013达到8.2个万亿的交易额,增长率为百分之31.2,网上零售的交易额在总规模中占到百分之17.6,高达18851个亿元的交易规模,增长率达到百分之42.8,网上团购占百分之0.6的比例,其他的交易额占到百分之 1.4[1]。
当下农村并不缺乏电子商务的网站,只是这些电子商务网站在内容与形式方面相似度较高,没有自己的特色,以及缺乏实用性跟专业性,且现在农业发展缺乏一个完整的信息服务体系,无法真正的用电子商务实行农产品出售。就目前而言,地方网站的建立水平较低,基本都是模仿别人的网站实施建设,内容没有新颖性,缺乏创新。只能简单的对农产品进行宣传,或是服务领导,真正适用与指导农业发展的有用信息比较缺乏;通常都是直观反应信息,能帮助决策层、与协助农民生产的信息不多。与此同时,在我国大部分农村的商务网站只是简单的发布信息与行情,基本上不能对市场情况进行预测,也没有一个较好的评价系统,地方种植的基本信息情况不能更好的呈现出来,无法正确指导农业生产与农产品销售[2]。
因为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紧密相连,所以农业的发展不仅关乎经济发展还影响着环境保护。我国占地面积较大,各个地区之间的差异较大,加之原先基础工作相对落后,建立大型的数据库,就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与资金,这方面还不够不完善,还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虽然目前数据库基本上普及各个地区,但是可以真正投入使用的较少。尤其在科技落后的农村,使用数据库更加困难。此外,制作单位为了自身利益,在数据库保密的问题制作上不够严谨,数据库真正的作用难以发挥,导致大量的资源浪费,这对农村经济发展非常不利[3]。
农村人民对当下的互联网没有一个较为系统的认知,在网络技术方面更是没有做好充分准备,无法更好的理解电子商务与网络知识,在农产品的流通、物流与配送以及农业的生产资料相关方面认知度欠缺,可以直接运用网络销售产品的人更是少之又少。而一些农村领导往往会因为自身的素质与工作限制,无法兼顾与推广网络技术跟电子商务应用。此外,近些年政府在农村建设方面投入的人力、物力与财力不足,缺乏相关的基础设施,建立起来的项目没有及时更新,与城镇比起来相对落后,农村的电信网、广电网与互联网设备也较为落后,致使网络通信无法满足电子商务发展需要。曾经的部分农村电视网络也覆盖到每一个家庭,但是后期维护的经费欠缺,农民因为享受了免费的电视网络,也就不愿意出力维修,数字电视就只能中断,因此,农民就必须自己购置卫星电视,只是卫星电视的技术没有实行统一,农户的卫星电视没有任何联系,就形成了各顾各且被动的局面,导致农产品不能进行系统的销售,从而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只有强化农村电子商务在物流方面的基础设施,才可以保证电子商务的正常运行。电子商务在物流方面的基础设施不只包含网络,还有农产品的保鲜地、物流的集散基地以及商品支护的平台等都是农村电子商务的物流基础设施。通过从多种渠道凑集资金的策略,制定一些优惠的政策,融入大量资金,全方面建设农村电子的商务物流。此外。政府也应该大力支持农村电子商务的建设,拓展农产品营销渠道,从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与进步。
传统的企业与企业交易,或是企业与消费者模式对农村电子商务有很大的限制,导致农产品销售受到严重影响,从而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为了使农村电子商务取得更好的发展。通常采用以下两种方式。
3.2.1 农村电子商务实行第三方的平台模式
第三方的平台模式结合了商对客 (B2C)与企业对企业 (B2B)的优势,实行的一种新型电子商务。但是第三方平台模式并不是实体农贸市场也不是商务的信息网站,是提供农产品服务交易与农业信息的一个平台。同时第三方的平台模式还建立中介体系,为了方便农产品在电子商务平台上更好的进行销售或是方便农户及时选购自己满意的产品。
3.2.2 B2F的模式
B2F的模式事实上也就是从企业到家庭的模式,通过这种经营模式,农户可以向指定的人家提供产品,B2F平台较常使用许多LAN(内部的局域网)计算机的基站跟因特网结合构成一个网络销售的平台,计算机基站不只是B2F平台的因特网总站,还连接着其他站点,其主要发挥系统的管理、资金结算与数据支持作用。一般都是通过中心站点与销售企业及生产单位相互连接,再连接到农产品的销售站点,进而构成推广农产品的平台,给农民的产品销售提供特有服务。其中B2F操作的流程如下面所示:首先,农民在购物之前的相关准备。(1)电子商务平台可以自动的将一些流动资金预先存入相关的银行之中,银行再将资金转换成电子的货币。(2)销售的企业首先就要在电子商务平台上建一个网站,再将自己农产品特有的性质介绍出来。
其次,农民的消费购物。(1)农民要学会上网,尽可能联系距离较近的基站,全面了解商品。(2)农民购物过程中,直接将钱交到基站,然后基站工作人员会开具相应的发票,发票可以作为农民的凭证。(3)基站的工作人员能直接输入密码,将转账的指令发到银行。 (4)银行确认基站工作人员的身份无误之后,再向企业账目转入等量的电子货币,并及时告知基站的工作人员,以便工作人员可以成功划账。(5)基站的工作人员再将产品销售与转账成功的消息告知企业。(6)销售的企业把商品配送到基站的站厅。(7)基站将企业配送的商品给农户配送。
对于农产品特色营销来说,电子商务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促进农产品的物流设施建设,其中包含市场流通的冷藏设施、农村的公路设施、储藏设备、产地的预冷设施、农产品的运输设施与低温物流的设施等,构建和市场相符合的农产品保鲜、质量分级、包装、清洗与消毒等材料配套的基础设施。构建农产品的物流服务中心,尤其是一些重要消费地区与产业产地应该建立专业、综合型物流配送的中心,充分应用第三方的物流平台搜索与处理相关信息,全方面、及时认识农产品市场的信息,确保农产品实现专业化的配送。
为提高农产品销量,应该制定农产品保鲜标准,拉动绿色农产品的HACCP认证与资格认证,并且农产品主要品种正逐渐向着种植、包装标准化方向发展。同时要制定农产品生产经营的技术标准规范,将农产品产后、产前与产中全过程都纳入到标准管理与生产中,根据选优、统一与简化原则制定并贯彻落实农产品的品质等级规范标准、农产品的加工标准、包装规格与标准、检测技术规范标准等,确保在农产品商品化的过程在相关标准监控下,能够合理定位、科学的引导,避免出现盲目创牌、一哄而上的情况,必要时使用扶持性政策,对于一些假冒的伪劣产品要严格打击,始终建设建设农产品品牌,然后应用世界经济贸易组织组织中的规则,进行农产品原产地的保护,从而给品牌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推动农产品的发展与扩展。
3.5.1 充分应用新媒体。
可以应用社交论坛与博客等新媒体来推广和宣传网店,而且可以这些媒体中适当加入特色的农产品养生功能文摘,这样不仅能够达到宣传效果,而且可以使人们充分了解到农产品特色。例如:微信可以添加很多朋友,这样就可以在朋友圈中传播特色农产品;人们也可以在社交论坛发布自己的观点。通常情况下,特色的农产品主要是生活的必需品,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至关重要,而微信、微博这类新媒体又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在各种新媒体中宣传特色农产品,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将特色农产品推广出去,促进农产品发展。
3.5.2 重视广告投放和投资
将电子商务的平台应用来推广与销售特色的农产品时,需要充分结合传统广告的技术与新媒体技术。其中传统广告技术,在产品推广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可以打动消费者的内心,从而让消费者接受与认可。而新媒体技术能够加大特色农产品宣传力度,让越来越多消费者了解到农产品。因此,需要综合利用广播、电视、微信、社交论坛来推广与宣传农产品,这样不仅可以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综上所述,当下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是势在必行,电子商务充分运用在农业生产中,对农村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此外,农村的电子商务不是传统的实体销售,而是一个新型销售模式,对信息化发展有重要意义,也符合农村建设需要。因此,农民要及时摒弃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观念,积极的投入并勇于创新变革,创造一套农产品的特色营销策略,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产品销量,这样才可以更有效地促进农村电子商务的推广与运用,进而提高农村整体经济水平。(作者单位:河南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
[1]李海平.基于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特色农产品营销探究[J].网络与信息工程,2013,24(22):106-107.
[2]宗玉萍,李青芮,李学坤.山西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的营销策略[J].经济研究导刊,2015,25(21):91-92.
[3]刘成江.淘宝网“特色中国·贵州馆”农产品网络营销模式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14(02):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