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学生“错误”,提高教学实效

2015-07-12 11:25万向阳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5年13期
关键词:错误利用资源

万向阳

摘 要 学生在学习中的错误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师不但要宽容学生的“错误”,更要把学生的“错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和资源,借“错误”增强学生自信心,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探错、纠错的习惯,从而提高教学实效。

关键词 错误 资源 利用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3-0046-02

黑格尔说:“错误乃是达到真理的一个必然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因为知识本身的抽象性和学生自身能力水平有限,出错是在所难免的。我在多年的政治教学实践中深深体会到,如果能巧妙地利用学生课堂发言和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一、宽容“错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在平时的学习中,多数学生不能正视自己的“错误”。课堂上不敢举手发言,怕说错后,老师批评,同学笑话。于是,只要老师问题一提出,除了少数几个同学跃跃欲试,其他同学都慌忙低下头,唯恐与老师眼神对视而被点中发言。做作业时一遇到没有把握的题,要么抄参考答案,要么美其名曰借优生作业参考。这些状况的出现,除了学生自身缺乏学习主动性外,教师不能正确对待学生错误,上课和批改作业时不注重评价方式,也能导致学生缺乏自信,作业有畏难情绪,课堂上不敢各抒己见。要想改变现状,就要求教师转变思想观念,认识到学生发言和作业中出现错误是难免的,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当学生发言和作业中有误时,在指出错误前,先肯定他们勤于动脑、善于思考的一面,让学生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始终充满自信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教师能宽容学生的“错误”,学生自然在学习上就不怕犯错。学生自信心增强了,学习会更主动,就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八课《消费者的权益》一课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八年级学生小明在商店购买了一双名牌运动鞋,后来,小明发现那双鞋竟是假冒产品,十分气愤。小明应该怎么办呢?请同学们帮小明出出主意。课堂上如平时一样,只有少数几个学生与老师互动。我有意找了班上一个成绩不太好、平时不爱举手的同学回答,该同学站起来,想了想回答道:应该找老板退货。随后他还补充道,如果老板刁难,就让家长出面训教训他。他说完后,同学们看着我,估计我会批评他。他对问题的回答正好暴露了他性格的特点——粗暴、鲁莽,我没有直接否定他的做法,也没有当着同学们的面指责他,而是和颜悦色地问他:“如果老板被打伤了怎么办?老板也找一帮朋友来报复你怎么办……。”我一连串的发问和随机地引导,他自知理亏。随后我有组织大家讨论,遇到这样的问题究竟如何解决。通过讨论和引导,大家都知道了,如果我们遇到消费争议时,不能意气用事,要通过合法的手段、正当的途径来解决,否则,就有可能做出违法的行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问题解决后,我专门表扬了这位同学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是好样的。整堂课,课堂气氛和谐而热烈,教学重点得到了很好的渗透和落实。

二、巧用“错误”,促进课堂动态生成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学生学习过程中出错具有不可预见性,而这样的错误往往是学生思维的真实反映,蕴含着宝贵的“亮点”。教师如果能独具慧眼捕捉到学生发言中出现的有价值的“错误”,生成有利于教学的新的问题,课堂必定会高潮迭宕,精彩纷呈。如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身边的诱惑》一课时,我提出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怎么看待游戏机对我们成长的影响?”有个男同学站起来说:“游戏机和黄、赌、毒一样都是不良诱惑,对我们的成长非常不利。”该同学的话音一落,班上顿时炸开了锅,有的同学说:“玩游戏可以开发智力,怎么说是不良诱惑呢?”有的同学说:“说得太严重了吧!游戏机怎么可以和黄、赌、毒相提并论呢?”见大家议论纷纷,意见分歧较大,我想:何不以此为契机,让同学来一场辩论赛呢?于是我迅速确定了辩论主题:游戏机是福还是祸?并让认为“游戏机是福”的同学为正方,认为“游戏机是祸”的为反方。同学们立刻饶有兴趣地投入到辩论赛中。经过一阵唇枪舌战,大家终于得出了结论:对于游戏机,关键在于如何利用,如果玩游戏成瘾,那将会耽误学业,影响身心健康发展,严重的还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如果我们利用得好,它可以成为我们休闲娱乐的工具,还可以起到开发智力的作用等。一个同学发言中的一个“错误”,通过我的有效利用,生成了一个利于教学目标达成的新的问题,让课堂高潮迭起。课堂上学生兴致高,参与面广,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三、利用“错误”,培养学生探错、纠错的良好习惯

写作业、答试卷是学生巩固新知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发现一些同学试题做错了,老师在试题旁边写下了答题提示,可订正后交上来的答案还是不如人意。有时老师干脆帮这些学生进行订正,写出正确答案,让他们去读、去记。这样虽然省事,但是学生未必明白自己的答案错在哪里。长此下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提高。我在平时的教学发现当学生作业中出现问题时,总是先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弄清楚错在哪儿,为什么错?应该怎么改正。通过我细致的引导,让学生掌握探错、纠错的方法。掌握探错、纠错的方法后,我放手让学生自查自改,还让学生可以同桌之间互查互补,或小组内成员讨论交流,互帮互学。 这样,教师轻松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教学效果自然就好了。

猜你喜欢
错误利用资源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错误》:怎一个“美”字了得
可爱的错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