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都一乐 (内蒙古民族大学美术学院 028000)
试论油画教学中少数民族元素的应用价值
王都一乐 (内蒙古民族大学美术学院 028000)
油画起源于15世纪以前的欧洲,是西方的一种主体绘画方式,于康熙年间经由传教士引入中国,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发展历史。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油画家将我国所特有的民族元素融入到了创作过程中,从而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创作特征。本文中,笔者就以“少数民族元素在油画教学中的应用”为具体的切点,从地位、趋势、价值等不同的方面对少数民族风情油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论述,以期能够实现民族文化和油画教学较好的融合。
油画教学;少数民族;应用
项目名称:油画创作教学中的民族符号应用研究,项目编号:NMDYB1414。
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合而成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发展历史进程中产生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历史内涵,并逐渐融入到油画的创作过程中,从而使得民族化的油画在世界艺术史上备受瞩目。在具体的油画创作中,将我国所具有的民族气质和精神内涵融入到油画创作中,汲取民族精髓,使之具备浓厚的民族韵味,能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绘画艺术表现形式。而为了更好地实现民族化与油画的融合,首先就需要从油画教学入手,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少数民族元素源源不断地融入到日常油画教学中,使得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形成一种民族化油画的思维理念,这对于油画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就目前状况而言,我国少数民族元素在油画创作中的应用始终处于一种不温不火的缓和发展状态,且在近年来的油画展览中很少见到有强烈冲击力的融入民族元素的油画作品,究其原因得知,现在人们普遍比较关注社会现实形态、注重对油画创作技巧的深入研究,忽略了对民族美的发现。针对这一问题,我国油画家对此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得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其一,随着艺术多元化的发展油画创作领域呈现出不断拓宽的趋势,相对来说留给民族化油画的创作空间就比较少了。其二,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民族风情的油画曾经兴盛一时,因缺乏创新的表现元素而发展缓慢。其三,虽然我国是由不同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但是大部分的油画作家都不是少数民族,他们对少数民族文化以及少数民族元素缺乏正确的了解和认识,所以在进行创作的时候省略掉了少数民族元素的融入。其四,在现代油画界中,各种色彩主义作品日渐兴盛,它们对民族油画作品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使其困入了举步维艰的境地,严重阻碍了民族油画的发展和进步。鉴于此,我们更加要在教学中加入少数民族元素,以扭转这种局面,从而促使中国油画呈现出鲜明的特色,这样也才能促使我国的油画作品在世界舞台上经久不衰。
虽然少数民族风情油画发展缓慢,但其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将少数民族所具有的独特元素引入到现代油画教学和油画创作过程中,不仅可以拓展思路、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推动我国油画教育教学事业的创新发展,而且还能够促使我国油画创作形成特有的艺术风格,有利于提升其在国际绘画界中的地位。下面,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油画教学中少数民族元素的应用价值进行详细的分析说明:
1.有利于提高地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西方文化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方法渗透到我国日常生活中,严重左右了我国国民的文化思想,从而产生一种“文化殖民”的危险迹象。作为文化思想形成与传播的学校自然也逃脱不了文化殖民的影响,对于西方文化与西方油画创作理念的照搬照抄,不仅没有领会到其原有的精髓,而且还严重影响到本民族文化的传播与思想理念的形成。在油画教学中将民族地区所具有的元素融入到教学过层中,将地方少数民族元素与内涵授之于课堂,不仅可以促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到不同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和自然人文元素的了解认识,而且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当然,这也为油画教师的教学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其要求教师必须要对各个民族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和研究,这样才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将地方性、民族性的文化注入到教学过程中,并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学生的民族情节。
2.有利于民族文化与地方自然景观的传播
少数民族元素往往代表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内涵和风土人情,不同民族的不同图形符号、色彩以及图案构成等都具有不同的思想内涵,将这些少数民族元素融入到油画教学中,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材料,同时还对少数民族文化与地方自然景观进行了传播,加深了学生对该地区、该民族的了解和认识。如我国著名油画家靳尚谊的油画作品《塔吉克新娘》就是以新疆女性形象为原型进行塑造的,其将新疆地区塔吉克民族妇女的着装绘制得详细清晰,从而为我们展现出了新疆人民独有的气质。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因此为范本,鼓励学生将不同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与自然景观表现在油画创作过程中,然后互评互赏,学生的文化知识就会在无形之中得到大幅度提升。
3.有利于让学生了解到油画创作的独特个性
将少数民族元素融入到油画创作中是我国油画发展的一种必然,其赋予了油画作品独特的个性,学生在欣赏、学习的过程中透过这些民族化的元素就能够了解到油画创作的独特个性。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具有的丰富的艺术形式、民族文化符号以及民族艺术传统,其以一种原生态的形式且封存完好的状态存在,这就为艺术创作者提供了一种性的契机。我国幅员辽阔,并且少数民族地区分布较,,故而各个民族在样式和象征符号上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服饰的纹样造型、符号等方面。这样油画艺术家就可以将各种元素融合来获取自身所需的画面。再者,一些少数民族地区都具有本民族的工艺品,或源自对民族图腾的崇拜、对宗教的信仰等,因此油画创作者在进行创作时候,可将这些元素融入到作品中,以体现出自己的创作个性。总之,这些元素都可体现出油画作品的鲜明个性,在油画教学过程中,加入这些民族性的元素不仅可以让学生顿悟到我国油画的独特魅力,能有效地让学生对油画作品进行审美、解剖,同时还能够实现少数民族元素互通互融的目的。
总之,将少数民族元素融入到油画教学中是当今绘画教学的一种主流趋势。为此,各个院校在教育教学油画的过程中要在继承西方基本的油画教学体系的基础之上融入地方性的、民族化的传统文化元素以及自然元素,以使得我国的油画创作兼具世界性和民族性。
[1]赵峰.多元化教学在中国高校油画教学中的应用价值[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
[2]张素芳.河南省高师美教专业美术理论课程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2009.
[3]吴梁君.中国南北风景油画地域风格比较试析张冬峰、陈和西、赵开坤、白羽平的油画艺术[J].湖南师范大学,2012.
王都一乐,女,出生年月:1974.6.4,单位:内蒙古民族大学美术学院讲师,蒙古族美术教育研究所秘书,研究方向:美术教育,学历: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