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的并存

2015-07-12 12:25:09高县图书馆645151
大众文艺 2015年17期
关键词:数字化数字图书馆

杨 梅 (高县图书馆 645151)

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的并存

杨 梅 (高县图书馆 645151)

本文介绍了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概念、区别、对比,然后从读者群的比较、阅读方式、馆藏等几方面进行了比较,最后得出数字图书馆不能取代传统图书馆,它们对读者都有各自的需要,相辅相成。

传统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概念;对比;关系

随着知识经济,网络经济的飞速发展,人类已迈入了一个以数字化为中心的崭新时代。数字图书馆是在我国90年代中期产生的一个新概念。随着计算机的迅速发展,网络技术,数码存储与传输技术的普及,使得人们对文献信息的加工、存储、查询、利用等方式有了更高的要求。数字图书馆应运而生,它的方便,快捷,资源共享冲击着传统图书馆。但是,无论怎样发展,图书馆的基本职能和宗旨都不会改变,不会被取代。数字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的必然结果,它们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一、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的特点

图书馆的目的在于收集和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基本职能和宗旨是对文献的采集、存储、处理、检索与传播,并采取一切手段为社会提供最大限度的服务。文献信息的检索与传播是图书馆的最终职能。另外,图书馆还具有传递情报的职能,图书馆丰富、系统、全面的图书信息资料,成为从事科学情报传递工作的物质条件。

由古代藏书楼成为传统图书馆并发展到今天的现代图书馆,它主要是收集、整理、编目,保存图书资料,并利用计算机实现自动化管理,为读者提供便利及良好的学习环境,方便读者查询或借阅图书。传统图书馆文献的书写和传播主要是通过载体而实现的,纸张仍然是图书馆文献的主要载体,它拥有丰富的藏书和建筑,由图书馆员进行管理和服务,读者到馆阅读的场所。

数字图书馆是以组织数字化信息及其技术进入图书馆并提供有效的服务,它是指利用互联网或其他网络为其馆藏品和服务作为主要渠道,向信息需求者提供数字化信息服务的图书馆。它有两大特点;一是网络化,它的信息传递、服务实现都依赖互联网技术的高效快捷来完成,其中互联网、无线互联网、广电网等都是它的业务渠道;二是资源数字化,将馆藏资源数字化,最终形成海量数据库,实现资源共享。

二、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的对比

1.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读者群相比较

数字图书馆的读者是网民,网民中大部分是青年人,它以在校学生为主,他们和互联网一起成长,网络阅读渐成习惯,但是对于来说,数字网络不一定适合所有年龄段的人,年龄相当大些的读者对于网络数字阅读就会缺少兴趣。而传统图书馆的读者不分年龄大小,任何人都可进馆阅读,能满足不同层次的读者的需求。还有一些边远山区的人现在还不具备上网的条件,所以乡镇图书馆就成为了这类读者主要的阅读途径。

2.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阅读方式比较

数字图书馆是在线阅读、手机阅读、手持式阅读,它的优点是快捷方便,信息丰富,而且信息储存空间小,不易损坏,信息查阅检索方便,远程迅速传递信息,同一信息科多人同时阅读使用,缺点是容易疲劳,不适合深度阅读;传统图书馆的阅读是纸质阅读,具有随意性、方便性、老少皆宜性和观赏性。因传统图书馆的收藏范围很广,所以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具有传统的文化气息,有助于培养读者的抽象思维能力。由于采用纸质为载体,会出现破损、残缺的现象,容易造成打量资源浪费。还有占用空间大,藏书发展受经费和馆舍的制约,读者利用图书馆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信息资源共享难以真正实现。

3.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馆藏比较

数字图书馆存贮空间小,收藏不经出版的原创图书,吸引了青年读者在线阅读或下载阅读,它把信息以数字化形式加以存储在电脑光盘或硬盘里,占地小,方便实用;传统图书馆拥有绝对优势,藏品历史悠久,藏品种类丰富,藏品经典众多,尤其是孤本、善本、名人字画,作家手稿等,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是人类历史和文化遗产保存中心,蕴藏着人类各民族,各历史时期知识精华的各种信息。

三、数字图书馆不能取代传统图书馆

传统图书馆主要是占用空间大,藏书发展受经费和馆舍得制约,读者利用图书馆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单一图书馆满足度者需求的能力有限,信息资源共享难以真正实现。而数字图书馆是在传统图书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传统图书馆的继续,是图书馆自动化,现代化的高级阶段,是图书馆发展史上的一次深层次的变革。与传统图书馆相比,数字图书馆是高投入、高能耗,管理难度大,相对较底的利用率,读者使用的便利程度有待提升,所以它不可能取代传统图书馆,二者可以和谐共存,共同为读者服务,为读者创造良好的氛围,让读者有来图书馆的心情,让大家愿意来图书馆阅览和学习,为读者交流提供场,所从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阅读环境。

四、结语

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相辅相成,互相弥补不足。由于物理空间的馆藏限制,以及纸本可被阅读面的限制,传统图书馆的功能将逐渐过渡为收藏和信息查询。随着数字媒体的兴起,传统图书馆的图书借阅主流功能朝着数字化的变迁也越来越明显,数字网络的发展打破了时间和空间对于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束缚,面对数字技术全新的服务环境和服务手段,对图书馆而言能够从网络中学到很多,利用数字技术可以做到很多,两者在根本目的上是相同的。我们不仅要看到它们的本质区别,更要看到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传统图书馆在逐步实现向数字图书馆转型的过程中,两者不是互相替代,而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

[1]李丰梅,朱鸽昀.国内外数字图书馆研究综述[J].中华医学图书馆杂志,2001(02) .

[2]王伯秋,祝业.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面临的挑战和对策[J].中华医学图书馆杂志,2001(06).

[3]孙承鉴.数字图书馆 书海航行的罗盘[J].中国科技月报,2001(08).

[4]刘佑平,鄂云龙,张晓明.传播的革命数字图书馆与中国文化数字化[J].中国电子出版,2001(Z1).

[5]张树中.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共性与个性比较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01).

[6]程守民.从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比较看图书馆的发展方向[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19).

杨梅,女,汉族,1965年9月出生,四川自贡人,专科,宜宾市高县图书馆助理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管理。

猜你喜欢
数字化数字图书馆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图书馆
小太阳画报(2018年1期)2018-05-14 17:19:25
答数字
飞跃图书馆
数字化制胜
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 13:22:30
数字看G20
南风窗(2016年19期)2016-09-21 16:56:12
去图书馆
成双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