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哄老年人玩儿”——老年大学艺术教育探讨(一)

2015-07-12 12:25:09杨培源天津科技大学艺术设计学院300000
大众文艺 2015年17期
关键词:基础老年人水平

杨培源 (天津科技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300000)

偶然的机会参与老年大学的艺术教育,至今已经近十年的光景。对老年人的教育问题的思考逐渐增多,同时也探索了一些适应的教学方法。随着中国社会整体发展的步伐,老龄化社会正在一步步的走近我们的生活,每个老年人在退休后有充分的享受生活的时光,而在这个生活中,达到一个高品质的水平又是与艺术修养分不开的,目前的老年大学的开课情况也正说明了这点,诸如书法、国画、油画、水粉、摄影、器乐、声乐、舞蹈、戏剧、表演等等,已经是几乎全部老年大学课程的全部。由此可以看到艺术教育的普及化在老年大学的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这些年的教学中,也充分领略了这个教育与普通年轻人的艺术教育的不同,同时也对“哄老年人玩儿”这句好似很随意的话,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哄孩子玩儿——最简单的俗语。这是最基本的幼儿教育的基础,如何哄孩子,怎么哄才正确、才适合、才可以达到玩儿的好的地步,其实这里面还是蛮有学问的,因此幼教已经成为一个非常精细的专业,尤其是在独生子女为众的当下,这几乎成为一个巨大的教育领域,每个家长都在努力实现自己对孩子的梦想。

随着社会年龄结构的巨变,老年人占有的比重越来越不能忽视,如果你留意一下,公共汽车上老年人的比例还是十分惊人。随着建国以后的50后加入退休大军,这个队伍就更加壮大,而且他们身体健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充满对退休后生活的想往。因此很多条件优异的老年大学课堂位置甚至要采用抓阄的办法才可以获得,可见大家对再接受教育的期待。那么对于老年大学的教师,应该如何做好这个“哄老年人玩”的工作呢?如何更好的实现这个老教(与幼教的对称)的专业化的研究,应该是一个值得很深入探讨的问题了。

常言道,“老人如孩”,这可能是“哄老年人玩”这句话的基础来源,其实退休后的老年人,已经经历了几十年人生的历练,丰富的人生阅历更加使得他们珍惜美好的生活,如何过好退休后的生活其实是一个人人生的另一个开端,这个开端的品质如何就是看是否可以“玩”好。

玩——看似简单却高深莫测,文字学的解释是我们从字典中很容易的就得到,但看看许慎的《说文解字》可知是:“玩,弄也。”现在的解释本义是以手玩弄,泛指通过获得非直接利益来娱乐自身。由此可见,玩有两个基本的内容条件,一个是要“弄”,一个是娱乐自身,一个是物质的技术,一个是精神的陶冶,而艺术教育正好完整地符合这两个方面,一个是艺的修养,一个是术的训练。由此可以看出艺术教育的品质直接关系到老年大学教学中的质量。看来提高这个“哄”的水平,是教学的关键。

这里我以分析老年大学艺术教育特点开始,从比较与基础教育的不同点来分析教学的特点,并按照这个特点来思考教学工作应该如何展开才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也为正在从事这个艺术专业教学的同行提供一些自己的教学体会,达到我们为提高整体老年教育水平的目的。

1.艺术水平

我们基础的艺术教育,受众基本是从幼年开始,无论是小学、中学、大学、到研究生的教育,都是学习者按照基本的教育学的模式,就可以顺利的完成程序化的教育。置于很多观念的形成,则是要等到受教育者今后成长起来才可以慢慢成立。因此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水平基本一致,观念基本一直,学习的进度以及受教育的效果也基本在一个范围。这样就使得教师可以按照一个通用的管理进行授课,并在作业辅导等各个方面基本趋于一个范围的统一。

老年人由于经历的原因,不同的地域出生、不同的教育背景、不同的职业岗位、不同的生活阅历、不同的各种人文环境,自然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特殊的以往,并在个人的精神生活中自然形成有自己烙印的对待艺术的态度,也即是自己的审美观。这是精神方面的不同。技术方面同样,一个班中,技术水平从一张白纸到有素的训练,可谓存在巨大的参差不齐。不要以为搞级别不同的班就可以把他们分开,其实很多退休后来参加初级班的人,目的是为了让自己从基础学起,并不是他们没有任何基础,当然也有很纯粹的一张白纸,但其中最不缺乏的是幼时的梦想,很多人来老年大学接受艺术教育,其实是早就打算好,退休后有时间来圆梦。

对于这样的艺术水平差异问题,我采用基本概念新解的教学办法。具体就是对大家平时以为很熟悉的基本概念,从更加高的层次理解,而这个理解中,举例是最关键的也是最难的。

这个例子要包含最基本的概念定义,但更要有一定的高度,特别是被一些艺术大师诠释的经典例子更是举例讲解的重点。这样的教学效果对于没有基础的人也很容易接受,而对于有基础但没有很稳固的学员,更可以让他们从一个较高的水平去理解那个看似已经熟悉的概念,从而让他们在教育中得到新的知识和技能。

2.学制与教学内容

基础的艺术教学,在专业教育范畴一般是四年左右,当进入研究阶段也只是增加到七年,基本就达到一个相应的水平,学制的学分满足后,准予毕业,教育阶段就自然结束。

老年大学则不同,这是一个可以没有毕业时间限制的学校。有些学员从退休后就进入学校学习,在一个专业一学就是十年以上,有的还更长。这当中自然有班的不同,从基础、提高、研究等。虽然有些学校也有结业的仪式和一个基本的年限,但结业以后学员还一直在学,确实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很多学校的现状是以教师来解决教学内容的不同,借以解决课程内容问题,但实际的是每个教师只是一个基本的方式方法的改变,但教学的内容范畴还是局限在一个简单的范围。

因此这就带来一个教学的内容的组织问题,而非简单的高级低级之分。我解决的办法是借鉴基础艺术专业教育的整体模式的课程体系内容。

从高等教育的教学培养计划中可以清楚,任何专业的艺术教学,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几门课程来完成的,而是从基本的专业基础科目开始,到专业基础课程,最后到专业课程、乃至研究课程的一个体系,体系中同时包含有技术基础,理论,实践,综合等等。

有效的借鉴这个体系的课程内容,就可以很好的充实教学,在这个内容中尤其是理论的教学更是必须补上的一课。大部分的人对艺术教育基本上都是希望在技术方面得到提高,这对于基础到中级这个过程是必须的,也是有很好的教学效果的。但在中级的阶段就应该加入理论的教学,特别是整体的专业的艺术发展史,艺术概论,美学基础等理论基础课程内容。这对处于中级阶段的艺术教育是一个最好的营养补充,而这个营养的补充还要从这个阶段开始,是学员形成一个良好的接受理论教学的习惯。

实践的引入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一般人认为艺术总是要动手的,也就是我们讲的玩,弄也。但结合教学内容,按照教学明确的目的,结合理论的支撑进行有的放矢的训练,才是高水平的训练。我曾见过画花鸟画的学员,总是在老师的指引下,完成同样构图的作品,可谓十年磨一剑,很多因此而磨灭了原始的兴趣,甚是遗憾。如果教师可以根据学员的不同,引入各个历史时代,各种风格的作品教授,一定会是很好的效果,当然我们并不是要求每个教师有非常全面的技术理论水平,那是不现实的。但如果利用理论支撑,学员眼界放开,自己需找更好的兴趣点,教师给予同类的引导和辅助,不是可以提高这个实践的水平吗!

数年前我曾经以“让我们眼高手低”为由,讲述在老年书法教学中,眼的水平的重要作用,没有眼的高,手是不可能提高的,尤其在精神的层面,提高眼是更重要的。我们的实践其实最关键的不是把作品的水平放在重点,而更重要的是艺术观点的建立和审美水平的提高。

其实以我上课的过程发现,对高水平实践需求是十分急迫的,也很尖锐。开始的简单艺术技能手法的教学,是可以满足的,但随着水平的迅速提高以及学习年限的增加就自然会突出这个问题,任何艺术的创作,如果没有理论的支持,是不可能达到一个高度,而老年人的阅历以及本人的年龄特点,都具有一定的个人审美。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引导他们步入更高的艺术殿堂,是我们“哄”好他们玩好的教学方法。

我曾经按照本科的专业教学课时进行过计算。以老年大学的教学安排是可以有十五至二十年的教学内容,因此我们要放弃简单的单科教学的重复,进行全面体系化的教学。

以上是第一部分二个问题的提出和思考,有很多不足之处还望同行指正。老年大学的教育模式诞生在改革开放之初,至今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从简单小规模逐渐壮大,现在已经发展到占教育总体的一个可观的规模,尤其是经济发展,在硬件上更是可谓达到一个连发达国家老年人都羡慕的程度。尤其是艺术教育,成果还是十分突出,各地的老年人艺术才华展示各种艺术作品展览层出不穷,可谓方兴未艾。这是一个夕阳的辉煌,也是中国人的老年生活的写照。

希望我的这个思考可以给大家一些提示,希望我们可以把老年人哄得好,哄得开心,玩得好,玩出水平。

猜你喜欢
基础老年人水平
认识老年人跌倒
保健医苑(2022年1期)2022-08-30 08:40:44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保健医苑(2022年6期)2022-07-08 01:25:16
“不等式”基础巩固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保健医苑(2022年4期)2022-05-05 06:11:20
张水平作品
“整式”基础巩固
加强上下联动 提升人大履职水平
人大建设(2019年12期)2019-05-21 02:55:32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劳动保护(2018年5期)2018-06-05 02:12:02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海峡姐妹(2018年1期)2018-04-12 06:44:24
“五抓五促”夯基础
中国火炬(2013年9期)2013-07-24 14:1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