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今戏曲艺术与观众之间的关系

2015-07-12 12:25:09赵红丽石家庄市丝弦剧团050000
大众文艺 2015年17期
关键词:剧目戏曲传统

赵红丽 李 晶 (石家庄市丝弦剧团 050000)

论当今戏曲艺术与观众之间的关系

赵红丽 李 晶 (石家庄市丝弦剧团 050000)

戏曲艺术如何在当代社会传承和发展,离不开观众,尤其是离不开年轻观众的喜爱和支持,吸引年轻观众、扩大戏曲在观众中的影响力已经是做好戏曲艺术传承和发展的首要任务,也是现在戏曲工作人员关注的重点。戏曲艺术的存在和延续,都离不开观众这片土壤。任何脱离观众的艺术形式,其生命力和影响力都是薄弱的,只有通过不断改革,培养广大观众、普及教育工作、理论探索和实践考察、戏曲编剧选材多方面分析和解决问题,这是戏曲舞台的重要使命,起到推动和促进戏曲艺术的真正发展的作用。

当代社会;戏曲艺术;影响力;观众关系

在当今各种文化高速发展的环境中如何传承和发展戏曲艺术,各类戏曲院团等艺术团体如何生存?都一直是戏曲业内人士所面临的难题,也是人们广泛关心的内容。从客观上分析,戏曲艺术的传承发展、戏曲艺术团体的生存与改革等工作涉及范围广、情况错综复杂,各个地区情况不同,各个剧种情况也不尽相同,不太可能找出一条适用于解决各类问题的科学而有效的方法。通过不断摸索,大家对传承并发展好戏曲艺术达成一致意见:要积极有效地推动本想工作开展,就要多措并举,从更多的对艺术的传承、研究,教育和培养专业人才,扶持和保护行业团体几个方面着手。

目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不仅体现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精神生活方面随着互联网、有线电视、移动终端等多种形式的迅猛发展也越来越丰富。人们真正走进影院看电影的越来越少,走进剧院看戏的也越来越少。整体的戏曲行业的发展处于向下滑坡趋势,客观上存在一定的原因,主观上存在缺少“精品”剧目,缺少尖子演员,舞台表演上形式不丰富,老面孔、老一套较多,缺少创新和吸引力,让观众看了感到乏味,也导致了看戏的观众越来越少。

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如何破解戏曲艺术发展的难题,需要我们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和创新。没有改革就没有发展,这个道理在社会发展规律中适用,在一切艺术发展中也同样适用,固步自封、孤芳自赏只能慢慢地被时代、人们所遗忘。凡是优秀的艺术家,可以都称得上是革新家,因为没有革新就没有突破,没有突破就缺少吸引力和生命力。当然,在改革的同时也要注重对传统剧目的保留和传承。通过对传统京剧剧目进行录音录像,就是要把各个流派好的代表作品保存下来,留传给后人,同时也要不断进行艺术创作,给传统的、优秀的剧目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出好戏、出精品剧目,是振兴戏曲艺术的目标和标志。只要围绕不断提高精神文化产品质量为中心,开展深入改革、创新和发展,就不会缺少精品剧目,有了精品剧目就不会缺少观众。戏曲的生存、改革、发展离不开市场,而市场的主题是广大观众,归根到底戏曲艺术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观众。

戏曲观众是戏曲剧种生存延续、传承发展的重要和必要土壤,在戏曲的广大观众群体中,年龄偏大的观众群体占了较大比例。随着这一大部分观众的慢慢老去,观众的人数越来越少,当适应戏曲传承和发展的土壤越来越少,将影响到戏曲艺术的正常、有序发展。所以,在培养观众时把培养年轻观众作为重点,才是解决戏曲艺术不断发展难题的根本。如果没有观众的话,我们的戏演给谁看?难道是自娱自乐?

第一,要下大力气培养年轻观众。就是要从教育体系入手,加强对传统艺术形式的普及和推广,如学习和掌握戏曲知识、如何欣赏戏曲艺术等作为学生的必修或选修课程,让戏曲艺术走进年轻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第二,在艺术类院校中开设戏曲课程。可以通过院校与戏曲艺术团体合作的方式,开设戏曲试点班或兴趣小组,在培养和教育艺术类人才的同时,让他们对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艺术形式的学习和了解,感受民族艺术的魅力,对于各方来说收拾十分必要的。同时,通过戏曲教育的系统性开展,不断深入和扩展教育对象,加大对传统戏曲艺术的宣传力度,促进人们对传统艺术的了解,最终达到推动民族艺术不断发展的目的。

第三,要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相信:戏曲的发展离不开观众,尤其是离不开年轻观众,吸引和培养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是传承戏曲艺术发展的迫切课题。脱离了观众戏曲就失去了存在、延续的根基,没有年轻观众的喜爱和支持戏曲就没有发展的动力。戏曲舞台的重要使命就是培养观众和加强教育工作。只有人们爱看、爱学、爱做,才能形成戏曲的良性发展循环。任何事情只有进入良性循环阶段,才会更加具有生命力和影响力。同理,戏曲也是如此。

戏曲演出中有关键的一点一定要明确,就是要让观众能看懂、感兴趣,这样才能通过戏曲表演的形式寓教于乐。当观众看不懂所演出剧目时,或即使曲目能够看懂但节目所反应的不是观众关心的事、与群众关系不大的事,那么不管剧本写得如何好、导演手法如何高、演员的演技如何出众,都不能够深深的打动观众。一旦戏曲无法打动观众,那么戏曲就失去了生命力。戏曲就是演给人看的艺术,这就要求我们戏曲创作演出时以观众为中心关注焦点,一旦脱离了观众,戏曲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失去了延续和传承的生命力。

第四,戏曲创作要注重选材。我国以往的传统戏曲剧目大部分选材于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传说、历史故事和社会中发生的新闻事件等,通过选择与观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题材达到吸引观众的目的。选材如此,导演编排也是如此。在编排节目时,导演要时刻提醒演员做到“四好”(即唱得好、演得好、打得好、舞得好),才能够吸引观众,获得观众的认可和赞誉。我国的传统戏曲曲目之所以能够吸引广大观众,并被较好的传承,主要就是在创作时不忘观众、演出时重视观众,才在舞台上塑造了一批有一批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传统戏曲艺术时刻以观众为关注焦点,这是随着我国综合胜利的不断增长,国家对国民教育的重视、对传统艺术的重视的结果。所以,在戏曲创作选材时,要以观众需求为出发点,才能够创作出吸引更多观众的好的作品。

目前,我国各地的各类戏曲艺术团体,都通过“高雅艺术进校园” 等不同的形式开展活动,通过此类形式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培养年轻观众对我国传统艺术的了解和喜爱,也是培养广大年轻观众基础的必要和有效措施,毕竟观众才是各类剧种延续、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只有不断拓展观众范围和增加戏曲的吸引力,才能够有效地推动戏曲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否则,脱离了观众谈任何发展都是空谈。所以说,加强传统艺术教育工作刻不容缓,传承戏曲艺术、加强吸取知识教育工作势在必行。

戏曲艺术产生于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劳动和生活当中,戏曲就是为观众而存在的、依赖观众参与创作、依靠群众共同推动发展的艺术形式。我们戏曲工作者的一切工作都要以观众需求为创作演出的根本出发点,这样才能保证戏曲艺术的延续和传承,才能保证戏曲艺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猜你喜欢
剧目戏曲传统
舞台剧目
黄梅戏艺术(2022年1期)2022-05-07 02:00:48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中老年保健(2021年3期)2021-08-22 06:52:22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文华大奖”获奖剧目
艺术评论(2019年6期)2019-01-30 09:00:52
老传统当传承
传媒评论(2018年8期)2018-11-10 05:22:12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海峡姐妹(2018年9期)2018-10-17 01:42:44
优秀剧目进校园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戏曲研究(2017年3期)2018-01-23 02:50:39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中国三峡(2017年9期)2017-12-19 13:2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