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 鑫 (燕山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066000)
艺术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太熟悉的字眼了,那么,什么是艺术呢?对于艺术的解释,从古至今,从柏拉图到丹纳等哲学大师,解释有成千上万种。
笔者认为它是丰富多彩的,这里面包括了实用艺术、造型艺术、表情艺术、综合艺术以及语言艺术。
其中,表情艺术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艺术门类,主要是指音乐、舞蹈这两门表现性和表演性艺术,通过一定的物质媒介(音响、人体)来直接表现人的情感,直接反映社会生活的这一类艺术的总称。
舞蹈艺术是最接近生命感的,它不像音乐、雕塑、建筑等艺术用乐器、线条表现,舞蹈艺术是用人体的动作来表现的情感的,这是需要舞蹈通过身体语言表达的主题、面部表情。闻一多曾说过,舞是生命情调最直接、最实质、最强烈、最尖锐、最单纯而又最充足的表现。最开始的舞蹈,并不是一个表演性的艺术,而是一群人围着火焰,手舞足蹈的自娱性艺术。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舞蹈逐渐成为了一种为他人表演而自觉创作出来的。经过这么多年的历练,舞蹈艺术已经发展成为多个流派,如中国的古典舞、民族舞,西方的芭蕾舞、踢踏舞、现代舞等,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
舞蹈作为一种时空艺术,具有抒情性与表现性;表演性与形象性;节奏性与韵律美这三方面的特征。所以,力度的强弱、节奏的快慢,都可以用形体动作来表现细腻多变的情感。舞者们可以通过服装、舞台布景、造型等多方面来塑造形象,比如杨丽萍的舞蹈《雀之灵》,一条布满羽毛的裙子代表着孔雀的羽翼、修长的手指代表孔雀的爪、舞台上绿树林荫的布景则生动的衬托出了孔雀生活的环境,这些都是帮助杨丽萍成功塑造舞蹈形象的必要手段之一。而舞者要想充分的表达舞蹈的内涵,必须通过节奏和韵律来表达,这是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舞蹈作品里,节奏和韵律是必不可少的。比如踢踏舞《大河之舞》,通过舞者们脚上节奏的不同变化,来推进舞蹈情节的发展。
接下来,则通过西方的芭蕾舞来具体的对舞蹈艺术进行具体的阐述。
浪漫主义时期的芭蕾舞,有许多种表演形式,如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等,在这里,我们也可以从舞台、舞蹈设计等多方面入手来简要分析一下这一时期的特点。
从舞台上来讲,这一时期的芭蕾舞有一个独特的表现方式,舞台上采用了瓦斯灯的照明和大幕,使舞台变得十分唯美、有意境,产生了仙境般的感觉。并且,在芭蕾服装和舞鞋方面进行了改善。其中以塔莉奥妮为最著名的浪漫主义女芭蕾舞舞蹈家之一。她主演的《仙女》不仅从足尖技术有所改善,更从服饰上加以改善,成功的塑造了仙女希尔菲达的形象,产生一种诗意轻盈的风格。这一形象受到了观众和舞者们的欢迎,此后,这一形象流传下来。法国的文学家维克多·雨果曾盛赞她的足尖技术为“会飞的翅膀”。
从舞蹈设计方面看,对比的手法是这一时期多运用的,大量的对比使舞剧的表演更为丰富。在舞剧《吉赛尔》中,帅气的伯爵在第一幕中的舞蹈动作以哑剧式为主,而在第二幕中,运用了对比的形式,采取了古典芭蕾舞动作,精准、充分的体现出了伯爵的内心,加强了舞剧是爱情悲剧的感染性。可以看出吉赛尔的动作轻盈、优美,形象的代表着正面的人物形象;而代表着反面人物的守林人,则跳的是丑陋、滑稽的民间舞。在浪漫主义后期,一部最具代表的舞剧《葛蓓莉亚》出现了,它的出现不仅突破了以往以悲剧为结局的时代,更开辟了木偶题材的芭蕾舞剧。《葛蓓莉娅》是一部有趣的舞蹈,也是新芭蕾木偶主题的代表,有许多不同种类的舞蹈的片段的舞蹈,比如战争舞、时计舞、婚礼舞、祈祷舞以及加洛普舞等。
音乐舞剧中一个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吉赛尔》为例子,这部舞剧的作曲家是阿道夫·亚当,这部舞剧的音乐充满了旋律性和戏剧性,流畅、变化多,带有一种浪漫主义色彩,充分的体现了浓厚的意境。在舞剧中,作曲家首次使用了一个特殊的手法——主题旋律贯穿。运用复调音乐来丰富音乐素材,客服了音乐的独立性。比如说第一幕里,吉赛尔回忆她以前的美好时光时,旋律反复出现,生动形象的体现了吉赛尔的心里。仔细欣赏舞剧,会发现在描绘阿尔伯特时,作曲家引用了贝多芬《命运交响曲》中的“命运主题”,大胆、创新,着重体现了主人公阿尔伯特的悲剧色彩。可以说,音乐的选择与配合可以提升一部舞剧、升华一部舞剧。《吉赛尔》这部舞剧改变了以往舞剧中的音乐独立的特性,给今后舞剧音乐的发展铺好的道路。
在舞台上,不论是从从音乐、舞蹈设计方面,还是从表现形式、舞台方面来讲,这些要点都是缺一不可的,只有各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一部优秀的舞剧才能展现在观众面前。而浪漫主义芭蕾这一时期的舞剧,就充分、有效的利用了每个要点,使舞剧更加具有观赏性。如,在舞剧《吉赛尔》中的第二幕中,我们首先看到的就是一片墓地。而此时的吉赛尔在十字架上。舞台上的月光、雾气等都给人一种阴森恐怖的感觉。当女鬼跳起变奏时,非常形象的刻画了她的性格。之后,女鬼们出现,通过变换队形和变奏跳等渲染的阴森的气氛。最后,由两个领舞和群舞共同跳为结尾。
如何让舞蹈艺术更广泛的传播?怎样才能让舞蹈艺术被更多的大众所接受呢?这一直是需要深思的问题。许多的人宁可去看两千块钱一场的明星演唱会,也不会走进大剧院去看一场两百块钱的舞剧。所以,这就需要一个更大众的平台来传播这一艺术。
我们都知道,电视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而电视艺术,是比电影、广播更加的年轻、更快的发展,对艺术的影响更大。电视的发展虽然只有短短的70年,但是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却发展迅猛,已经是人们首选的休闲娱乐项目了,它使人们的生活联系的更加紧密。电视可以说是参与最广泛的艺术了,人们只要坐在家里,就可以知晓天下事。所以,要把舞蹈艺术与电视艺术有机的结合到一起,那么舞蹈艺术则会被更多人所知、所了解,传播也会更加广泛,更加有利于舞蹈艺术的传播、发展。
当一个舞蹈作品展现在电视上的时候,这也是对舞蹈作品的一个二次创作。运用了许多手段将舞蹈作品呈现到了电视机上,比如剪辑、全景、近景等等,让舞蹈作品更加的有魅力。比如在杨丽萍的舞剧《雀之灵》中,先从一个全景入手,展现了孔雀在林中的一个静态美。随着音乐的进展,镜头又从杨丽萍的身上不时的转移到小彩旗的身上,每当播放到小彩旗是,都代表着季节的变换。同时,远景近景的交替,丰富了舞剧的视觉效果。所以,如果没有电视艺术的加工,观众在现场可能不会这么深刻的理解舞剧的内涵。
当然,电视艺术也增强了舞蹈艺术的娱乐性。比如现在非常火的节目,《舞林争霸》《中国好舞蹈》等娱乐节目,都深深地让大众爱上了舞蹈艺术。让大众们知道舞蹈不只是专业舞者才能参与的艺术,也是我们平民百姓可以积极参与的艺术。如果不是电视艺术的帮助,大多数人是不会坐在电视机旁或走进剧院来观看舞蹈的。
所以,当舞蹈艺术和电视艺术非常完美的结合到一起后,就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影响。舞蹈艺术需要电视艺术的支撑,电视艺术也需要舞蹈艺术的帮助。舞蹈艺术会在电视艺术的帮助下发展越来越完善,越来越流行,逐渐走向千家万户。
舞蹈是人类艺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一古老又典雅的艺术需要流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