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少婷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艺术系 150025)
艺术设计与环保项目研究
林少婷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艺术系 150025)
随着大家对环保与生态平衡意识的增强,绿色环保设计作为一种与时俱进的设计思考方式,出于对人类的自身利益与生态环境的长远发展的考虑出发,将环境保护加入到新时代的设计思维过程中。通过新型的设计思路实施设计方案,将艺术设计和环保与生态平衡巧妙的结合,通过改变设计方案,替换设计用材,实现环保与产品设计的全新融和,并通过环保产品设计更加全面的改变人们的生活。
设计思维;环境保护;艺术设计
本文系黑龙江外国语学院2014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艺术设计与环保项目进行结合的实践性研究”,项目编号:201413296027。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观念的转变,大家对环保与生态平衡意识有所提高。但是设计用材的浪费及污染仍然严重。中国每年产生垃圾总量为60多亿吨,其中废纸约占3.3%,在城镇固体废弃物中,包装垃圾占到了30%。仅北京市每年产生的近300万吨垃圾中,各种商品包装物就占到了28%左右。包装材料的处理,已经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由此可知在除了运用可循环利用的包装材料,加强产品的环保功能,从事设计行业的专业人士不仅要对产品包装设计进行全方面的改良,也应该发现并运用新型的绿色天然的材质,使之融入生态环境的循环发展之中。使产品设计成为生态系统中新陈代谢的一部分,达到设计用材的可循环利用;而不是强取之自然,再以垃圾的形式返还于自然。由上可知,设计师们进行产品设计时所考虑的重点就是拥有运用可循环的设计用材的观念与能够将艺术设计产品与环境融合的理念。
1.创造使用新型纸制品包装
纸质包装种类多,可回收,能承担多类产品包装,价格合理,质地较好,易印刷和密封,对人体无害 ,干净卫生,适合手工包装,而且包装不易变形,可再利用,成为垃圾后,自动降解变质并能改良土壤。在一些发达国家,多用纸制品,少用塑料及塑料衍生品的包装。曾被广泛应用的“利东砖无菌纸盒”,它可以使饮用食品在常温情况下保鲜半年,所以这种材料被应用于多类饮用食品的包装,在完成包装任务后,经过回收处理被制成了用来制作家具,玩具原材料——彩板。
2.运用可降解包装
可降解是指在自然条件下,转化为对环境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或其它小分子物质,再次成为自然界生态循环的一部分。因此大家都认为这种可降解材料最具有发展前景。类似材料如可降解快餐盒、药物胶囊,这些被应用于食品类包装和药用类包装等领域。如德国人发明出具有快速降解性质的食品专用杯子,主要是用“聚乳酸”作原料,它具有快速降解性质,为绿色包装开辟了新方法,使原来一次性的塑料材质的包装物难以降解的问题被解决了。
3.运用绿色包装材料
所谓的“绿色包装材料”是指天然生物包装材料,如天然的麻类棉织品、稻草,竹编材料、木材等等。绿色包装不仅本身具有独具特色的民族包装风格,也带有亲近大自然的内涵,经过后期加工处理使用。绿色包装通过对废弃物的二次循环利用,不仅可以减轻包装对环境的污染,还可以节省木材进而减少对森林资源的滥用和破坏,并且还可创造经济利益。
当今时代发展快速,由于新时代观念的更新和转变,建筑物原有的一些功能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人的需求,我们应在建筑设计的领域里开发和应用新型多功能材料。同时还应重视创造和应用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比如可以将建筑中的应用材料与纳米技术找合适的方式进行结合,尝试开发出具有抗菌、除臭等多种功能的生态环保建筑材料,其根本的目的就是通过运用新型的环保材料试图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提高人们的居住、生活质量。
“绿色天然”“原生态”“可持续”等逐渐成为了时尚界的常用这些词汇。在很多时装周上,曾举办过关于生态性可持续的时装的展览。绿色的时装展览——“热爱可持续时装”,是一个用于展出大学生们设计制作的生态环保服装的时装展览。服装设计里有举办“可持续时装发布会”,此发布会要求设计师制作出具有自然纤维的时尚衣物并且服装是以“可持续发展的方式”。
当今的室内家居装饰也不断将绿色环保的元素开始考虑进去,具有工业气息的过于冰冷的家居产品已经不是现在室内设计的常用物品。室内设计师们通过运用经过处理的天然生物的包装材料如藤、竹、与原木材质等绿色材质,将亲近自然的美感也加入到了生活中的家居设计,营造出了更加自然亲切的氛围。由此可以看出,绿色环保设计为低碳环保的家居设计做出的设计是科学、环保、可持续的,并且为人们营造出了更加优质舒适的生活。
伴随新时代科技的发展,我们应该在科技的基础之上,不断的改变设计思维与设计方案,改良设计用材,实现艺术设计与环境保护的完美融合,并通过绿色环保设计产品,更加全面的完善人们的生活观念,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从而实现艺术设计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有序结合,让生活因为好的设计更低碳环保、生活更健康美好。
指导教师:孙秀英
[1] 王琼.《产品包装设计与环境保护》.人民论坛,2014.06.
[2] 刘佩.《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豆丁网,2014.05.
[3] 杨贵军.《浅析未来产品的绿色包装设计》.中国包装,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