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院校声乐教学探析

2015-07-12 18:39杨国亮中南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430000
大众文艺 2015年21期
关键词:元音美声唱法唱法

杨国亮 (中南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430000)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管理部门,主要集中在教育部。但有一类高校隶属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它们就是民族院校,这是我国民族政策在民族教育中的具体体现。在56个民族团结奋进的今天,各民族灿烂的文化和艺术得以发扬,在国家民委直属的六所高校中,除大连民族大学外,其他五所均已开设有音乐学科,少数民族音乐艺术在这些平台上得以绽放,民族声乐艺术在这里得到了研究和发展。

一、民族高校声乐教育的特殊性及重要性

民族高校声乐教育与普通高校声乐教育的本质都是艺术教育,在艺术教育的基础理论上没有异议,问题在于办学特色和办学宗旨不同,民族院校立足并服务于民族地区,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民族倾向性。如中南民族大学地处华中地区,主要研究和服务的是土家族、苗族、瑶族等中南地区的少数民族;西南民族大学地处西部地区,主要研究和服务的是藏族、彝族等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西北民族大学地处西北少数民族聚集地,主要服务和研究维吾尔族、回族等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由此可见,民族高校的特殊性在于不同区域性的民族高校所服务的少数民族群体不同。针对这个特点,不同地区民族高校声乐教育的特征应该以所服务区域的少数民族群体特征为依据。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民族人民团结一心,为祖国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但由于各民族间文化背景不同,带来了不一样的认同感,为了增强各民族间的民族认同感,文化艺术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各民族人民能歌善舞,其中声乐艺术交流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现状分析及解决手段

民族高校的声乐教育大多沿用了普通高校的模式,笔者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法。

1.人才培养形式。民族院校声乐教学沿用了普通高校声乐教育形式,采用个别课或者小组课进行精英培养,其优势在于点对点式的精英化教育,教师和学生关系更像的师徒关系,不仅是教师个人的技术特征传授给学生,包括人格特征,审美特征等人生观、价值观也都潜移默化的被学生吸收。因此,民族高校的声乐教师不仅需要一般歌唱者的风格特征,更需要有着少数民族的风格特征,这样才能以身作则,使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切身实地的在老师身上感受、学习本民族的优秀文化。

2.人才培养内容。民族院校声乐教学的内容由于受到美声唱法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借鉴了美声唱法的元素。第一,元音训练。在发声练习中,使用了“a、e、i、o、u”美声唱法元音练习进行训练,在此过程中,分为单元音、双元音以及多元音。单元音是将每个元音单独在有规律的旋律上进行技术能力的训练,目的是建立歌唱腔体、位置,拓展歌唱音域。双元音以及多元音训练,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元音进行组合型练习,目的是将元音与元音之间进行连接。每个字的组成都是辅音和元音的结合,元音在形成字的过程中尤为关键,如“我”字,拼音为“wo”,元音是“o”,所以必须将单元音“o”音发准确,那么“我”字才准确,再如“我爱你”三个字组成的主谓宾结构的短句,拼音是“wo ai ni”,三个字元音分别为“o”“ai”“i”,可以看出,第二个字是双元音“ai”,这时涉及到元音之间衔接,在衔接过程中,要做到腔体稳定,位置统一,才能是用于歌唱的乐音,所以在练习时需要进行不同元音的组合训练。第二,作品演唱训练。民族院校声乐教师师资情况分为两类,一是民族唱法教师,二是美声唱法教师,在作品曲目选择上,两者截然不同,美声唱法的曲目以意大利、法国、德奥艺术歌曲,歌剧咏叹调为主;民族唱法以中国艺术歌曲、中国歌剧咏叹调为主。以上可见,在发声练习阶段基本一致,主要问题在作品演唱环节。笔者认为,民族院校声乐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少数民族声乐人才,发扬少数民族声乐艺术。不可排除有想从事美声艺术工作的少数民族同胞,但是大多数情况下,民族声乐在民族院校中的作用更为明显。所以,民族院校应遵循民族高校办学宗旨,为少数民族服务,大力发展民族声乐艺术。

三、“民族唱法”与“民族院校”

“民族唱法”与“民族院校”都有“民族”这个词,但是“民族唱法”与“民族院校”的“民族”在意义上存在区别。“民族”在辞海里是指“历史上形成的、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的共同体”。由此可见,不同种类的人组成了不同种类的共同体,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民族历史、文化背景、语言、文字、审美均不同,“民族院校”里的“民族”正体现了上述含义。然而“民族唱法”的来源追溯到1986年,由中央电视台举办的第二届全国青年歌手大赛,其中对比赛进行了“美声唱法”“民族唱法”“流行唱法”的分组比赛,由此三大唱法的提法在神州大地深入人心。但“民族唱法”多年来的成果来看,表现出千人一面的结果,演唱风格、演唱曲目都是那么的雷同。在声乐学界,普遍认为民族唱法要借鉴美声唱法的科学性,但就目前看,都是那么类似的科学,缺少的却是特色和风格,目前的民族唱法仅是用美声唱法的发声方法进行中国作品的演唱,是一种中国的美声唱法,并没有涵盖“民族”真正的意义。

笔者认为,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唱法”,首先应该是某种能够包含56个少数民族风格特征的声乐元素,其次是一种能体现声乐学科,有理论依据作为支持的声乐技能方法,两者结合方能称之为“民族唱法”,但现实是当代“民族唱法”没有一种能包含56个少数民族声乐风格特征的音乐元素,就连语言都不再是本民族语言,例如哈萨克族民歌“可爱的一朵玫瑰花”,在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声乐曲选集》中国作品(二)中,全曲两段词全部都是翻译之后的汉语,演唱出来之后的语感、语气、字韵均已失去了本该有的哈萨克族风格;现代“民族唱法”完全借鉴了“美声唱法”的理论依据,没有一套独有的训练方式来完成自身技术技能,所以才出现了目前民族声乐演员在舞台上都是“千人一面”的风格。笔者就“民族唱法”在声乐学科中的称呼是否科学提出质疑,笔者认为 “民族民间歌唱”更能准确体现民族院校声乐课特征。我国少数民族声乐艺术主要集中体现了民间文化,例如土家族的“哭嫁”歌,是在土家族婚嫁习俗中演唱的民间歌曲,“撒叶儿伙”则是在土家族丧事中演唱的民间歌曲,这些歌曲来源于各民族的民间文化,不像意大利艺术歌曲或者歌剧咏叹调,讲究作曲技法,和声对位,它们的产生是来源生活,并非创作,传承是靠一辈辈的口口相传,难有深厚的理论依据,所以不应上升到“唱法”高度。

四、结语

民族院校开办声乐课,其目的是服务少数民族地区的声乐艺术发展,理应以立足于少数民族文化特征。然而诸多现实阻碍了民族院校声乐课的发展,其中“民族唱法”称呼有待改革,民族声乐学科体系有待建立。只有拓展思路,树立科学的学科发展观念,民族院校声乐人才培养才能良性发展,民族声乐艺术才能有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现代汉语辞海.[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 .

猜你喜欢
元音美声唱法唱法
中国美声唱法的发展及对民族声乐的影响
“中国唱法”不如叫“中式唱法”
元音字母和元音字母组合的拼读规则
浅谈民族唱法与通俗唱法的融合
美声唱法在我国艺术歌曲中的应用
美声唱法中国化的历程及现状探析
元音字母和元音字母组合的拼读规则
高校声乐教学中跨界唱法的应用探讨
美声唱法在中国的发展趋势
浅谈流行唱法的演唱特点及特殊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