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 林 (安徽省蚌埠市艺术研究所 233000)
关于文化惠民与基层文化发展关系的思考
邵 林 (安徽省蚌埠市艺术研究所 233000)
随着国家文化惠民、文化育民等一系列重大文化发展问题的提出,以及基层文化发展的现状,“文化惠民”为基层文化的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基层文化建设为文化惠民提供坚固载体,本文针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仅供参考。
文化惠民;基层文化发展;坚实保障;坚固载体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富裕程度在不断提升,对文化艺术等精神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基层文化工作也突显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国家的文化创新力,保障国家的文化安全,使我国的文化事业出现了大发展大繁荣的喜人局面。文化惠民重点在基层,与基层文化发展相辅相成,紧密联系。
文化建设在建国以后的社会实践中屡经曲折,我们党对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几经更迭和多方调整。文化建设尽管在国家宏观发展框架内一直予以强调,但由于对发展文化的客观规律未能准确把握,于是对发展文化的具体路径在很长的时间里并不明朗。更重要的是,文化建设的主体——民众,体现在基层,受益在基层,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长期处于被忽视状态。这是一个重要的缺失。回顾建国后我国文化建设的基本历程,即可认识“文化惠民”被提上文化发展的议事日程,实属来之不易。其中包括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农家书屋工程和电视进万家工程等重点项目。这也是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获得了长足的提高以后,人民的生活水平也由“量变”向“质变”的方面的提高,相应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有明显的、大幅的和多元化的诉求,这是一个社会文化建设中不得不予以重视的现象。我国的基层文化建设始终步履蹒跚,不尽如人意,而且在文化体制上也左右掣肘。使得加强基层文化建设迫在眉睫,从而体现文化惠民为基层文化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基层文化是人民群众以自身为活动主题,以自娱自乐为主要内容形式,以满足自身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为目的的文化活动。在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情况下,在文明城市的大环境下,基层文化建设是建设和谐社会,活跃人民群众健康向上的文娱生活,也是提高全民文明素质的重要措施之一。与此同时,基层文化建设也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又一重要方面,是全民建设小康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加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联系的另一条重要途径。
一个人没有文化,那就好比一张白纸,缺乏辨别能力,往往这样的人,很容易走上歪路。这不但造成个别家庭的破碎,也会破坏社会的和谐稳定,加剧社会矛盾。所以说:文化从本质上讲还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没有这个基础,就无从谈起文化。加强基层公共文化建设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一个重要手段,是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个重要方面:当下由于我们农村缺乏健康的文化生活,造成一些地方乡土低俗文化不断侵蚀农民的思想。例如乡村赌博、“脱衣舞”的表演等。这些低俗的文化活动,不但浪费广大群众的金钱,也使我们基层文化的精粹受到污染,更甚者还会让未成年人染上这些陋习,破坏我们基层文化的优良风气,是社会矛盾加剧。所以我们政府应加强对基层文化的重视。可通过资金、措施的投入,各部门联合走访督促文化事业落实工作措施。满足群众,设置文化活动的专管人员,使文化建设走群众路线并注重思路、内容、形式等的创新,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带动群众的参与性。还可以成立监管部门,抵制低俗文化,注重文艺人员的培训,提高表演者的素质。
基层文化建设是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途径。近些来,政府各有关部门对基层文化的惠民的力度不断加大,优惠的政策不断出台,文化惠民与基层文化建设也更加密切,基层文化的资源在政府和市场的双重配置下得到较好的开发与利用,为文化惠民提高坚固的载体。
《群众文化基础知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ISBN978-7-303-157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