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雯
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
提高高职二外德语课堂效率方法的探究
谢雯
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
为适应当今社会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更好地提高高职二外德语的课堂效率,可以通过在课堂上合理运用记忆机制理论和语言迁移现象,提高记忆和学习效率;采用任务教学法,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语言习得。此外,在课堂上适当插入游戏训练,寓学于乐,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一门语言。
高职高专;二外德语;课堂效率;教学方法
1.高职二外德语课堂教学现状
(1)学校对第二外语重视程度不够,课时安排偏少。对于学习一门全新的语言而言,课时偏少,如果按照大多数国内教材的编排,枯燥的语音部分就将占据大半个学期的学习,这往往导致了学生对于学习一门新外语的新鲜感丧失,兴趣锐减。
(2)学生对第二外语重视程度较低。二外德语课程通常是针对英语专业学生开设的,由于课时较少,课程性质多为考查课,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较低,课下时间多用来巩固和完成本专业英语的各类复习作业,用于二外德语的时间非常少,这就要求二外德语教师必须利用好课堂的每一分钟,将讲解和练习有效的融为一体,提高课堂效率,提升教学效果。
(3)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英语专业仅开设一门第二外语,学生没有选择的余地。笔者曾对所带几届学生进行过统计,有近45%的学生表示他们更希望以日语作为自己的第二外语。而希望选择德语作为自己第二外语的同学,更多的是因为对德国的汽车、足球等感兴趣,希望对德国文化进行深层次的了解。他们往往在学习初期兴致高涨,但德语是一门入门相对较难的语言,枯燥繁琐的语音和语法知识往往会打击大多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如何提高二外德语课堂效率,让学生保持对课堂的新鲜感,对二外德语教师来讲是一个迫在眉睫的任务。
2.掌握二外德语的优势
(1)为专业的拓展深化搭建桥梁、建立渠道
目前高职应用英语专业通常分为两个方向:商务英语和机电英语。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英语专业的方向为机电英语。考虑到德国在工业、汽车等领域处在世界顶尖的位置,学生以后就业可能更多接触到机电工程领域,学好第二外语德语,对于拓展和深化本专业的知识搭建了桥梁,如可以直接读懂德国原装进口机器的说明书等,避免二次语言转换,减少理解偏差度等。
(2)增加新形势下就业砝码,提升竞争力
在目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多语种复合型人才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在面对一年又一年的“更难就业季”,多掌握一门外语,不仅在就业时就多了一份竞争力,更可以让企业看到你较强的学习能力,在就业时多一块叩开企业大门的敲门砖。
1.利用记忆机制理论,提高单词记忆效率
由于地理位置相距较远,且多数外语学习者是在12岁之后才开始接触外语,很难在一定的外语环境下发生外语习得,因此学习外语必然面临着大量的记忆语言材料,因此合理利用记忆机制理论的规律,加深记忆,克服遗忘,正是提高外语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之一。
2.合理利用语言迁移现象,提高二外德语学习效率
第二外语德语的课程通常是针对英语专业开设的第二外语课程,学生的英语掌握能力普遍较高,而英语与德语同属于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的西日耳曼语支,两者在语音、词汇等很多方面都具有相似性,因此在德语二外的教学过程中,合理利用语言迁移现象,会使德语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曼海姆德语研究所2004年的统计,十年间德语产生的新词中,有40%直接来自英语或英语和德语的混合词。这些特点直接简化了德语单词的记忆,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帮助下迅速有效地掌握德语单词。
3.采用任务教学法,在过程中产生语言习得
任务教学法是在20世纪80年代交际法被广泛采纳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任务型教学法运用“做中学”原则,设计和组织任务,让学生在理解对方和表达自己的过程中检验已有的假设,建立新假设,修正或重组原有的中介语系统,从而促进语言习得,极大地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
目前我校二外德语课程采用的教材为《交际德语教程》(stu⁃dio d),这套教材是外研社引进的最新的德语作为外语的原版教材。教材所有话题都围绕日常生活和工作展开,以一个生活在德国的外国人会遇到的各种语言交际情境为大纲,如问候、咨询、邀请、致谢、道歉、同意和拒绝等,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而每一课的语法部分不再是传统教材的系统性呈现,而是根据各类语言交际情境的句型需要呈现语法。这样的教材设计更容易设计交际任务,让学生可以在真实或者模拟真实的情境中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知识和能力,在交流中把注意力集中在意义的表达上,从而降低学习心理压力。
4.游戏训练,寓学于乐,活跃课堂氛围
以设计课堂游戏而闻名的美国人Clark Abt曾指出:“课堂游戏最明显的优势就在于它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因为教学内容与自己的生活经历毫不相关而表现得无精打采或坐立不安,这时课堂游戏会让学生原来感到枯燥的东西有趣起来。”德语的学习涉及大量单词和语法知识点,加之德语语法较为复杂,学生很容易产生倦怠感。如果在课堂上适当结合游戏,用灵活生动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就可以有效减少学生学习的障碍。课堂游戏正是利用了学生爱玩的天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外语课堂的游戏设计要遵循一定的规则。一是游戏要有一定的教学目的,要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起来,起到“现学现用”的作用。在游戏规则的限制下,学生必须要把所学的通过游戏的方式马上表现出来,使教师马上得到反馈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运用能力,实现了教学互动;二是游戏的难度要适中,要设计全体学生都能参与的游戏。三是游戏时间要“适时”,掌握好游戏所占的课堂时间,时间过长会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此外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起到监督和掌控的作用,做到收放自如。
此外,在外语课堂上经常被采用的还有分角色扮演游戏。小型的角色扮演游戏可以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按照要求进行语言训练;大型的角色扮演游戏则可以通过编排话剧等进行语言的综合运用。
[1]吴刚.我国高职高专二外德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4,(30):84-85.
[2]胡延新.游戏在外语课堂教学中运用的理论依据和实践[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5):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