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蓝盔”在行动

2015-07-12 12:09◎刘
时事报告(职教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任务区观察员分队

◎刘 强



中国“蓝盔”在行动

◎刘 强

2010年,中国维和女警察和志虹在海地执行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以下简称“维和行动”)任务时不幸殉职。她曾经写道:“大千世界,我也许只是一根羽毛,但我也要以羽毛的方式承载和平的心愿。”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维和领导人峰会上发表讲话时,专门提到“一根羽毛”的故事,以此寄寓中国的和平观。随后上演了特殊的一幕:美国总统奥巴马起身与习近平主席长时间握手致意,英国首相卡梅伦在紧随其后的演讲中,也特别对中国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的贡献表达感谢。

始于1948年的联合国维和行动,是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由各会员国提供人员参与的促进和平与安全的一种机制和手段,目的是防止局部地区冲突的扩大或再起,为实现政治途径解决创造条件。我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是从派遣军事观察员开始的。1990年,5位中国军事观察员首次抵达维和行动任务区大马士革。此后,我国每年至少有40名军事观察员工作在以色列、伊拉克、利比里亚、塞拉利昂等维和行动一线。

1992年是我国参与维和行动标志性意义的一年。应联合国请求,我国向联合国柬埔寨临时权力机构派出了第一支由400名官兵组成的工程兵大队,开辟了我国向联合国派遣分队的历史。

2002年,我国正式参加维和行动一级待命机制,即在联合国请求下派遣人员和装备可在90天内部署完毕。在此机制下,我国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的规模不断扩大,派兵类型先后扩展到医疗分队、运输分队、警卫分队等。2015年,我国首次向联合国南苏丹特派团派出维和步兵营,维和分队类型扩展至作战部队。

资料链接

联合国维和人员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一是装备轻武器用于自卫的维和部队;二是不带任何武器的军事观察员;三是工兵、医疗、运输等后勤分队。各国维和官兵身着本国军服,但为了表明身份,一律头戴蓝色贝雷帽或头盔,佩戴联合国徽章,因而得名“蓝盔”部队。

截至2015年5月,我国共向联合国6个维和任务区派驻15支维和分队2837人,另向9个任务区派有军事观察员、参谋军官89名,合计2926人,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我国维和官兵共新建、修复道路1.1万余公里和300多座桥梁,排除地雷及各类未爆炸物9400余枚;接诊病人14.9万多人次;运送各类物资器材110万吨,运输总里程1200万公里。

在这些数据背后,我国维和人员付出了心血甚至是生命身处异乡他国,他们不仅要战胜恶劣的自然环境、复杂的社会环境、危险的生活环境,而且反政府武装炮击营地、攻击联合国车辆等危险事件时有发生。比如,在联合国伊拉克—科威特观察团的军事观察员,除了要忍受油井被点燃后冒出滚滚浓烟的熏呛,还要冒着贫铀弹残留的辐射以及枪击的威胁。在气温高达50多摄氏度的夏季沙漠中,仍坚持每隔6小时进行一次为时3小时的巡逻观察。

维和分队同样面临着各种安全威胁,曾被派驻到科索沃的女警刘芳深有感触,“从进驻的第一天起,我们就枪不离身。”作为一名刑事技术监察员,刘芳到任第三天就在一座清真寺内发现了一枚手榴弹,而且引信已经烧掉一半,随时可能爆炸。在这种情况下,群众被安全疏散,她却要留在现场提取痕迹物证。这种与未爆炸物不到20米的“亲密”接触,刘芳个人就经历了数次。

在维和地区,我国维和人员还与当地居民结下了深情厚谊。被派驻利比里亚的维和警察杨海波在巡逻时,看到当地一位农民脚背上的伤口已经化脓,但农民舍不得花钱包扎伤口。杨海波从住处取来药物和绷带做了处理,临走前还将这些东西留下。农民全家都很感谢他,每次见到他巡逻就会兴奋地喊:“CHINA,CHINA(中国,中国)!”还亲切地称他为“警察大夫”

中国维和军人在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25年里,“文明之师”“威武之师”形象深入人心,“中国速度”“中国质量”成为维和任务区的标尺和样板,“中国担当”更是享誉国际联合国维和部队司令桑德森中将到中国工地视察,特意留下与官兵同吃中国饭菜。他说:“不吃中国饭,不知中国汉。中国工兵是‘标准的工程兵’。”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也称:“我对中国维和人员所做的工作感到非常自豪,正是他们让我们这个世界变得和平、安全和自由。

未来,国际社会更需要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中发挥支柱作用。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国将建设8000人规模的维和待命部队。今后5年,中国将为各国培训2000名维和人员开展10个扫雷援助项目,向联合国在非洲的维和行动部署首支直升机分队。这些承诺再加上此前已参与行动的3000多人,我国将成为全球贡献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作者为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战略与安全研究所执行所长,曾两次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中国维和医疗分队与七国部队联合开展应急救援演习。

猜你喜欢
任务区观察员分队
寻味利比里亚任务区
新编制下陆军信息通信分队保障能力评估模型
联合国维和任务区 公车管理系统
联合国恩德培基地
在上饶集中营女生分队的日子
俄第二批护航分队返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