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军[江苏省苏州高新区第一中学江苏苏州215011]
试论贾平凹散文的创作元素
⊙高军[江苏省苏州高新区第一中学江苏苏州215011]
本文通过贾平凹部分散文的具体分析和论述,探寻其早期散文诗意境界的酝酿特色;中期的以写风土人情,展示商州等陕南乡村风景、文化和生活情态为特色;以及后来的描述当代世俗生活中的世态人情的散文特色。找寻贾平凹散文中细腻灵敏、视角独特、浓郁的乡情、孤独的灵魂和精神探索等创作元素。
静虚独抒性灵寻根大散文精神突围
在中国当代文坛,贾平凹的文学创作无疑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有人称他为“老人的意识、娃娃的脾气、道家的风骨、农民的形象”,他自称为“静虚村主人”。这位用生命创作的作家,在不断改变着自己艺术轨迹的过程中,时时给人以新的阅读快感和新思考。我们可以按照他特有的艺术轨迹去寻觅作品中那灵敏细微、独特视角、乡土情绪和孤寂心灵等特有创作元素。
“我愿是这石滩上的一颗小小的石头,是这首音乐中的一个小小的音符,以我有限的生命和美丽的工作,去永远和谐这天地、自然、社会、人的流动的音乐!”贾平凹在散文《当我们路过这石滩》中这样说。在他与四川作家金平畅的谈话中也提到“一块石头,一片沧桑;一块石头、一部历史。宇宙人生、艺术文学倘能有经石般的魅力,该有多好”!①从他的《丑石》到《雨花台拣石记》,再从《自在篇》《山石、明月和美中的我》到《小石头记》,这一类作品无一不体现出作者那艺术感触的细微灵敏和石破惊天的气度,以及点石成金的笔法。冯有源教授曾评价贾平凹:“他喜石不是为了玩,为了赏,为了钱,为了沽名钓誉,而是一种艺术的追求,他追求自然天成。”苏东坡有一段来自于艺术实践的经验之谈,他说:“求物之妙,如系风扑影,能使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呼!”在这些短小精悍的散文里,《丑石》可谓经典之作。这篇托物言志的散文表述了贾平凹对生活的体验与感悟,即美是平凡的,只是缺少发现。那块石头,外观上实在是不美丽的,惹得人人嫌弃它,咒骂它,而这种想法亦正表征着世俗者所欣赏的在于功利性,在于外观造型的美丽悦目,所以他们无法挖掘出平凡的,一种超价值的美,一种“加西莫多”式的美,一种庄子之美。他的这类散文与单纯、明朗无缘,他多写一己之感,有时是朦胧的、混沌的,因此也使得解读多角度,多层面。例如我们可以这样解读:用科学的眼光来看待事物,常常可以透过平庸而见其灿烂辉煌之景。正如天文学家所揭示的道理,正是古人所谓大智若愚。在日常生活中一个有理想的人,将全身心投入事业的人,必然没有兴趣作雕饰媚俗之举,故多为世俗者讥笑;而那些抚拍钻营者,却为人艳羡,这正是一种美与丑的颠倒、错位。其实“丑石”也许是作者自况,它无疑也是作者内在美、人格美的物化象征。在《孤独地走向未来》这篇散文中他写道:尘世不会轻易让一个人孤独的,群居要一种平衡,嫉妒而引发的诽谤、扼杀、羞辱、打击和迫害,你若不再脱颖,你将平凡;你若继续走,终于使众生无法赶超了,众生会向你欢呼和崇拜,尊你是神圣。神圣是真正的孤独。同时这篇文章也表达了身处误解、讥骂、寂寞之境而不失襟怀博大,于功成名就之后而乐于淡泊无为的人生态度。
贾平凹比较自觉的、即具有比较明确的文化价值目标的灵魂追求应当说是从“商州文学”开始的。他自认为在写“商州”的过程中,不仅把他当成一个行政区域名,更是作为他建造意象世界的载体。当他体察到现实生活的复杂矛盾和历史发展的基本意向之后,马上产生了“一种美妙的设想”:“欲以商州这块地方,来体验、研究、分析、解剖中国农村的历史发展、社会变革、生活变化,以一个角度来反映这个大千世界和人对这个大千世界的心声。”这种比较自觉的“商州意识”或曰“商州情结”,正如作家所说:“商州成全了我作为一个作家的存在。”一方面,他作为早已跳出商州的城市文化人,有可能以文化人的身份及超然的心境、超然的态度来重新观察审视商州的历史与现实状况,而另一方面,他与商州毕竟有一种血脉联系,不仅在商州山乡生活了十九年,而且父母亲人仍生活在家乡,因此他重回商州是真正意义上的“寻根”。他相继发表了《商州初录》《商州又录》《商州再录》,这一系列的散文不外乎作家的所见所闻,广泛涉及商州的历史和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天文地理、山川景物、经文方志、民间传说、风俗习惯、世俗人情等,用作者自己的话是“内容杂泛而有趣”。当然贾平凹将小说的素质引入这类散文,其中最吸引人的还是各种传闻中的人物故事,这些人物故事使商州的历史和文化“活”起来。作者写作意图十分明了,概而言之,就是让“外边的世界知道了商州,商州的人知道理自己”。“意在面对现实,旨在提高当今”。②作者仿佛只是实录其人其事,力图避免先入为主表达某种审美价值评判,或许正是为了保持这一文化标本和镜子的原始形态及其实性,“三录”才获得了特殊的价值。其中更深一层的含义便是文化反思与变革,作者看到了商州乡土文化中交织着淳朴美好与劣根弊害的东西,这些东西都不是简单的可以取或者可以舍,而是需要改造,需要扬弃,而传统文化形态的改造和扬弃则又依赖于提高人的素质。总之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曾不乏“乡土文学”传统,如沈从文的湘西,孙梨的白洋淀,莫言的山东高密东北乡等。无论就其整体规模,还是文化开掘和艺术表现的广度和深度,以及文体视角的多样性等方面而言,贾平凹的作品都可以说是空前的,这便是贾平凹的“寻根散文”。
“做到神形于虚,才能不滞于物;心境才能站得高看得清,胸有全概,犹如在太空观地球。③”贾平凹说,他的“静虚”不是消极遁世,也不是虚无缥缈,而是一种更高层、更成熟的思想文艺境界。贾平凹对中国古典美学精神感悟颇深。他的部分散文常以儒道糅合的“静虚”态度对人生世事作静观默察,接纳鲜活的形象世界。如《静墟村记》《静》《月鉴》《访梅》和后来的《造一座房子住梦》。这类作品空灵纤婉,深受陶谢王孟诗歌影响,例如,其中一篇名为《游寺耳记》的散文,通篇使用文言文共286字,短小精悍,结尾为:“吾曰:‘清静值一角,山明值一角,水秀值一角,空气新鲜值一角,买得今日吾之高兴也。’”给读者以当代桃花源之感,易使人想起“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此中有真意,欲辨以无言”。作家的心情天然自然,语言表现不显任何斧凿痕迹,好像顺手拈来那般飘逸。景物——性情——语言,和谐浑化,通体融贯,这种物我统一、天人合一的境界,也是作者追求的那种至高而美的境界。人们善于趋同、喜爱热闹的本性,而作者却能冷静地从平凡中感受和思考,去发掘美好的东西。正如《访梅》的结尾:“只有这白色是无极的,是丰富的,似乎就无极的无有,丰富的荒凉了呢。”正所谓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作者在寂寞中追求着自己的理想,去寻找一种“真正的宁静”。《造一座房子住梦》这篇散文的结尾这样说:“但我是固执的,我坚持要在那里造房子,既然我不去常住,那么,就住蛇,住我的梦。”这种散文的创作正如高行健所言,我们不要当社会的代言人,要表现出真正的自我;也许表现出的声音会很弱,可他恰恰是最真的。在这平凡的世界中,贾平凹的散文率直、自然、感情充沛,却又令人回味不已,动人的原因在于它里面藏着作者的真性情。作家三毛在给贾平凹的信中说:“看到您的散文部分,一时里有些惊吓。”“散文是生活的部分,作者没有窗帘可挡,我轻轻翻了数页,合上书有想退的感觉。散文是那么直接,更明显的真诚,令人不舍得进入作者的家园。”正是这种物质性和思想性的高度统一造就了贾平凹不平凡的散文特色。作家知道,世界对思考者是喜剧,对跟着感觉走的人是悲剧。九十年代以后,社会变革转型加快,乡村文明与城市文明、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冲突日益加剧。福斯特说:假如散文衰亡了,思想也将同样衰亡,人类相互沟通的最好道路也将因此切断。当时代的喧嚣和变革很快打破了这种宁静时,作家贾平凹试图变革自我,总是在寻找变化和前进的可能,为自己建立新的写作难度,并付出卓越的努力进行一种文学的精神突围。
贾平凹的散文中这种精神探索的趋势在八十年代就已经很明显,他花力气去寻找中国古典艺术中那些与西方现代派文学相似的方法。他认为:艺术世界是相同的,存异的只是民族气质决定下的不同的表现罢了。从他们相同相似的地方进行比较、探索这或许是一条最能表现当今中国人生活和情绪的出路呢。作家耐住寂寞和孤独,心中铭记“取经唯诚,伏怪以力”④的原则,深悟“虚静”。然而他毕竟不是庄子,最终还是要“入世”,它的“商州寻根”最终也以小说《浮躁》告终。以《散文就是散文》为例,这种在艺术上寻找出路一直未停息过。在《关于(美文)》中作者论述道:还原到散文的原本面目,散文是大而优之的,散文是大可随便的,散文就是一切的文章。1992年《美文》创刊时,贾平凹作为主编旗帜鲜明地提出“大散文”的概念。同时极力地扩大写作队伍,扩大写作素材,提倡“美文创作”。贾平凹认为:在散文这块园地上,你可以抒发天的宏论,你可以阐述安邦治国之道,可以进行生命的沉思,可以行文化的苦旅,可以谈文说艺,可以赏鱼虫花鸟。其中“美文”的“美”,我们可以认为是真与善,是生存的需要,是一种情操和境界,是时间的一切和大有。我们可以看到贾平凹正用散文的力量来反对那种甜腻的,花花草草的,鸡肠小肚的一类文风,倡导散文的大气、清正。1998年《美文》又提出了“行动散文”的概念,目的在于打破近年来学者型散文一统天下的格局,号召作家们走出书斋和精神后花园,行动起来,进入生活,焕发出一种与社会相合拍的丰富与激情。导演张艺谋曾在媒体上说:中国的生活已经沸腾了,但中国的作家还在那里无病呻吟。贾平凹的“行动起来”某种意义上是对此话的感应与回答。这种现象我们可称之为“以散文拯救散文”。
在文学创作过成程中,“越是地域性,越有民族性,越有民族性,越有世界性。”贾平凹在《商州:说不尽的故事》中提出:不追求一种新的思维的艺术境界,我们是无法与世界对话的。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无疑是宏大的,而传统文化也需要发展和超越,超越传统的人必是会心于传统这种神妙体验的人,孜孜地进行精神探索。20世纪90年代是一个文学转型时期,文学主体和创作精神充分强化,写作个体化、商业化、世俗化趋向日趋明显。作家贾平凹的人文精神和文化价值理念逐渐轰毁,走入自我迷失的境地。此时期的他,散文的内容多表现当代世俗生活中世态人情。《说生病》《人病》《谈病》和《四十岁》等便是此类作品。同时贾平凹为了解释自己小说的创作意图,防止他人误读还写了一类小说后记和访谈录,我们也可以把它们称为一类散文。如《〈白夜〉后记》《〈高老庄〉后记》和《给尚某的信》等这一类作品可以说直接记载了作者的创作历程和文学感悟。《白夜》后记中写道:生活着是美丽的,写作着是欢乐的,人世间有清正之气,就有大美存焉。但是文化反思也使作者内心时时充满着寂寞、彷徨。在以后的《高老庄》后记中,他提到由于作品失去了往昔的优美、清新和形式上的华丽,所以失去了一部分最初的读者,要对自己的写作重新定位,再一次征服读者。虽然作者在溯寻一种新的思潮的根源和背景,属中西文化的异同之处,从而确立其根本和灵魂。总之从贾平凹的这类散文中我们看到:中国的传统文化遭到冲击,正在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而作者认为:应在作品的内涵、境界上向西方优秀文学借鉴,在作品的形式结构语言情调上坚持本民族的做派,力图传达东方的味道,中国的味道。
综上所述,贾平凹的散文是一边学习、借鉴、一边进行尝试创作的。博采众长、辛勤耕耘,渴望丰收时常歉收,他不时地给读者以新的思考,作品充满了哲理、革新和时代文化的忧患意识,形式多变,色彩丰富。虽然他的散文有一些可挑剔之处——部分作品气象不够博大,过于纤巧;表现形式多限于结尾处引出一哲理,意象过于神秘,语言雅俗相间,内容芜杂等不足。然而他的散文于传统散文写作中,取得了大突破——凡对社会、人生的独特体察,个人内心情绪(爱与恨),或偶尔感悟到的某些哲理等都呈现文中,那种坦诚、不摆架子,不高调等作风,也是他赢得读者的方法之一,在他的文中,不难发现其赤子之心,在现今复杂的社会里的确难觅,而且贾平凹对美感的追求,于字里行间清晰可见,他不单在乎自我领略,也愿把这审美路径向读者介绍及实践。同时在他的散文中那种革新意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忧患意识和对现代文化的反思尤为可贵。在新世纪中,愿他个人的精神突围早日成功,也期待着我们中国传统文化和本地文化突出重围!
①张景然:《俗事春秋》,中国盲文出版社2001年版,第99页。
②王庆生:《中国当代文学》,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261页。
③赖大仁:《贾平凹论》,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42页。
④张景然:《贾平凹三毛》,中国盲文出版社2001年版,第72页。
[1]孙见喜.鬼才贾平凹[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4.
[2]张景然.三毛、贾平凹[M].北京:中国盲文出版社,2001.
[3]赖大仁.贾平凹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4]贾平凹.散文自选集[M].桂林:漓江出版社,1992年.
[5]贾平凹.造一座房子住梦[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
[6]朱栋霖.中国现代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7]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8]李丕显.自然美系统[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杜,1990.
[9]王家伦.现当代精美散文品读[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99.
作者:高军,江苏省苏州高新区第一中学高级教师。
编辑:曹晓花 E-mail:erbantou200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