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书臣[南京大学文学院, 南京 210097]
他创造的世界 万物静默如谜
——读《雕刻时光》有感
⊙孟书臣[南京大学文学院, 南京 210097]
《雕刻时光》是苏联导演塔可夫斯基将关于电影的反思理论化的一本书。本文通过对他书中内容的具体介绍,探析他的写作思路,分析他的写作风格,将他创造的世界分为充满理性思维和感性文字的书的世界,独特、真实的电影的世界和充满生命意识和责任意识的人的世界,借此来反映塔可夫斯基的个人特色。
塔可夫斯基 雕刻时光 书 电影 人
《雕刻时光》是安德烈·塔可夫斯基根据自己的拍片经验写的电影反思,共十一篇文章,探讨包括了创作的动机,艺术的理想,时光的地位,电影的意义,电影的特性,大众的心理,导演的责任,乡愁的灵魂,牺牲的信仰,生命的真谛。
全书的框架是按照逻辑思维的发展进行建构,采用比较归纳的方法,符合人们对于事物规律的认知顺序,而在举例过程中又有着发散性思维,十分感性。文章整体倾向于散文化风格,有着如同日记般的坦诚与细腻,但又不乏理论分析的严谨,涉及了作者论、本体论、接受美学、符号学、现象学等理论的阐述。从书中可以看出他深受苏联文学作品的滋养,比如列夫·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普希金的作品对他有着深刻的影响。另外他喜欢日本的俳句,熟读了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对绘画也十分了解。大概是源于在生活中的观察、思考、体认,在文章里他喜欢不断用比较、提问、举例、引用、比喻的方法来呈现自己的观点。
看他的书最直接的感受是脑海中不断产生许多问题:诗是什么?艺术是什么?时间是什么?梦是什么?电影是什么?影像是什么?真理是什么?自由是什么?美是什么?审美是什么?幸福是什么?乡愁是什么?信仰是什么?爱是什么?快乐是什么?电影的意义?生命的意义?
他给出读者答案,归纳如下:诗是一种对世界的了解,一种叙述现实的特殊方式,是一种生命的哲学指南。艺术是一种精神的语言,是人类追求绝对真理的过程中借以了解世界的工具。时间是我们的“我”存在的一个条件,是一种主观、精神的类属,是一种状态,道德存在其中。梦是反射于彻夜不眠的意识底层的所有现实元素;而电影是以现实来运作的艺术。影像是对时光中生活事件的观察,是真理的印象,是在表现生命本身,具体化它的独特风貌。自由的真谛是为大爱而牺牲,是终极的、道德意义上的自由。宗教真理的意义就是希望;追求真理即是美;幸福存在于对幸福的追求中;乡愁是自己对过去的依赖,仿佛难以忍受的病痛,近乎一种爱国的责任;信仰是相信什么很重要,比如爱和希望;爱是单面的,是完全的施与,极致是上帝之爱;快乐不是物质主义者对金钱与利益欲望的满足,而是爱与心灵的平和;电影的意义是让一个人置身于变幻无穷的环境之中,让他与数不尽或远或近的人物错身而过,让他与整个世界发生关系;生命的真义是爱与牺牲。
其实这些问题已经属于哲学范畴,是关于人的存在与意义的困惑和思考。如同在哲学里提出问题的过程比给出结论更重要一样,连塔可夫斯基也承认这些没有绝对的答案,他并不强迫观众接受他的观点,他希望借提出问题写下自己的思考轨迹来启发观众,让读者自己去思考。
安德烈借其他艺术来反衬电影的独特性:与文学比较,电影让我们完全直接地从情绪感觉来领会其作品。与音乐比较,电影拥有时间,并由时间以及牢不可分、时时刻刻环绕着我们的物质世界共同完成。与戏剧比较,电影反对理念,反对演绎,需要给人生活其中的自然感。与绘画比较,电影使观众意识到投射在银幕上的实物是实实在在地出现在他们眼前,会以现实人生的法则来评断。与科学比较,电影作为一种艺术,纯粹的技法不可以变成艺术的意义和目的,而是以观察和发现的方式去孕育艺术。
他一再强调电影的真实性,这里的真实既包括外在世界也包括内心世界。他心目中作为艺术的电影的标准就是电影是否能够具体而真实地反映生活。他与当时的同行存在很多分歧:他反对爱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论,反对苏联官方虚假的诗意电影,反对继续固守艺术传统中的一些由于时代的发展而演变成的不必要的偏见,因为此种偏违背了电影直接观察现实的特质。他强调作者论和本体论才能契合电影作为导演个人雕刻时光、烙印时光的载体的特性。比如他的电影里喜欢使用雨,然而雨的拍摄不是因为象征或隐喻,而是用来创造一种特殊的美学场景,这源自于他对自然的热爱。他认为:电影与其被称为综合艺术,不如说是一门独立的艺术更好。时间是电影的基础,电影最基本的元素是观察。电影影像最有力的决定要素便是节奏,是呈现于画面之内的时间,而不是剪接。场面调度紧扣生命,即人物的性格和心理状态,演员需要用心生活并信赖导演。
他还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分析了受众观影心理:在很多观众看来,作为商品的电影只是用来消遣和娱乐,已非艺术,而是大众文化。在物质消费至上的现代社会,人类精神无能,大部分观众已经失去了把自己完全交给直接的、感情的美学印象的能力。而在他眼中,理想的观众是看电影时就像面对世界本身,相信有灵魂生活在其中,可以看见深度,可以从各个角度去理解,能与导演有共识,可以对话。但是因为这世间并未赋予我们每人同样的机会以发展我们的审美知觉,因此观众可以随兴选择导演,导演却不能责怪观众没品位。而且电影固然有记录时间的优势,但其诞生的目的仍和其他艺术相同,都是源自对生命的思考、理想的渴求。电影作为艺术的一种,仍然是为了沟通,为了使人们得以在最高的知识情感心理和哲学层次上互相了解。因此,导演依然需要担负起引导观众的责任。
他坦言这些只是自己的主观看法,别人可以接纳他的看法,也可以不同意他的看法,但他希望观众和读者可以因此去思考。
无论从书的世界还是电影的世界都可以看出塔可夫斯基是一个喜恶分明并且极其坦诚的人。他不喜欢主义,比如形式主义、象征主义、前卫主义、结构主义,也不喜欢标签、类型,在他眼中那些都只是工具、手段、方式,重要的是去捕捉生命动机和效果。他喜欢黑白的艺术真实、电子乐的暧昧潜力和无法适应现实功利生活的人物,因为在他看来它们更接近于生命本身。从书里可以看出他喜欢杜甫仁科,厌倦爱森斯坦,布列松、伯格曼、黑泽明、布努埃尔是他常常参照的导演,这些导演风格迥异却有着相似的生命态度和责任意识。对美国电影视而不见,坚决地站在北欧电影行列,崇尚缓慢的节奏而非精湛的技艺。他认为电影体现的不仅仅是一种美学和技艺,而更应该是一种伦理。在他的七部长片里,表现弱者、尝试去建立联系人民的环节、根的主题、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以及俄罗斯文化传统,对他而言很重要。他想证实电影的诗意本质在于能够以其连贯性来观察生命。他自认为自己只不过是用影像来思考和表达的诗人,专注于观察和发现,想借作品里人物的迷失与救赎来启蒙观众,完成自我聚焦内心之旅。
就范畴来看,《雕刻时光》中的“电影”指代的都是艺术电影、作者电影,“艺术家”“诗人”指代的是呈现个人观点的导演,其实也就是指他自己的作品和他自己。这里可以看出他的艺术追求,性格里的自信,甚至过于自我的地方。不能说是缺点,只能说是不完美,因为正是如此,他的坚持才显得难能可贵。但他也不是极端地固执己见,在创作中想法前后也会变化,会有着自相矛盾的地方,比如《乡愁》的结尾的确有隐喻的成分,违背了他一向喜欢的自然呈现事实。对此他自我辩解:“艺术家本来就可以创造规则又打破规则。”“艺术品的孕育发展与艺术家的理论有着错综复杂的互动。”当然他也有反思,怀疑自己的规则是否已逐渐成为一种局限。这体现了他性格里的优点:喜欢自省、会承认自己的困惑和无知。他还对观众抱着开放的态度,体谅观众因个人经验和审美差异的不同可以对作品有不同的诠释,但是又极其在意自己作为艺术家所应担负的责任。他在结论里总结过:“因为不只作为一个艺术家,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人,必须正视我们文明的普遍状况,以及每一个人作为历史的参与者所应负的责任。”他始终不以卖座为衡量标准,希望自己表达的是源自于自己文化和历史传统深处的理念,希望作品能够顺应时代的节拍,与电影观众息息相关,并触动观众心灵最深处。不去讨好观众,但是祈望观众能够接受并且喜爱自己的作品。
最初想要看这本书,单纯地源于《雕刻时光》这个名字很好听,并且耳闻过这个导演的诗意,看完之后如获至宝,受益匪浅。从他的电影作品和书里的文字可以感受到他崇高的人格魅力——直面人生的苦难,追求真理和真实,相信炽热的直觉艺术和爱的力量。塔可夫斯基创造的世界,万物静默如谜,一如生命本身,让人热爱,给人困惑,引人思考,启发表达。
[1][苏]安德烈·塔可夫斯基.雕刻时光[M].陈丽贵,李泳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2] [法]安托万·德·贝克.安德烈·塔可夫斯基[M].方尔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张宗伟.一个经典电影理论文本的当代阐释——重读雕刻时光[J].文艺评论,2007(9).
[4]高旭.时间的力量——论烙印时光中塔可夫斯基的时间观[J].电影文学,2008(22).
作 者:孟书臣,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电影学。
编 辑:曹晓花 E-mail:erbantou200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