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驻足,不能自拔
——文本分析木心《从前慢》

2015-07-12 08:58李春燕河南大学文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名作欣赏 2015年21期
关键词:木心诗歌文本

⊙李春燕[河南大学文学院, 河南 开封 475001]

久久驻足,不能自拔
——文本分析木心《从前慢》

⊙李春燕[河南大学文学院, 河南 开封 475001]

2015年羊年春晚一曲《从前慢》广受大家好评,迅速走红。这首诗歌得到大家肯定,并非偶然,不仅仅是因为其曲调的悠扬动听,更重要的是作为诗歌,其文本本身的艺术魅力。本文便试图通过对这首诗的语言、情感与哲思三部分的分析来探讨其诗歌艺术魅力,以期在分析中体悟诗歌之美,并获得情感的共鸣与慰藉。

木心 《从前慢》 语言 情感 哲思

木心,本名孙璞,字仰中,号牧心。1927年生于乌镇富商之家,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毕业。1982年移居纽约,在外漂泊多年后,于2006年返回浙江,2011年逝于桐乡。木心初以画闻名,近年来,随着其文学作品的陆续发表,如《素履之往》《鱼丽之雁》《西班牙三棵树》《云雀叫了一整天》《温莎墓园日记》等,以及陈丹青、陈村等人的大力推荐与激赏,在学界引起关注,逐渐被世人所知。其中发表于2009年木心诗歌集《云雀叫了一整天》中的《从前慢》近年备受关注。比如这首诗分别在微信公众号“为你读诗”的2014年1月14日第230期与2014年8月23日第449期中被朗读。再如,《从前慢》还在综艺节目《中国好歌曲》第三季第二期由刘胡轶谱曲传唱,更是在2015年羊年春晚上被艺术家刘欢所演绎后广受好评而迅速走红。《从前慢》能得到这么多人的喜欢,并非偶然,不仅仅是因为其曲调的悠扬动听,更重要的是作为诗歌其文本本身的艺术魅力。木心本属于世人眼中体制外的、小众的作家,其文学作品在得到赞美的同时,也不乏朱伟等人的批判,颇具争议。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去感受、体悟其诗歌的美。特别是其广为流传的作品,一定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所在。正如陈郁所言,“木心的到来是迟缓的”,但他有“让人在其文本久久驻足的”“高妙的智性”。直到读得“几册木心作品集”才“校正了我的一些观念,自叹天底下还有这样的文字在,似乎是民国遗风的流动,带着大的悲欣直入人心”。而《从前慢》,便是这么一首流动着民国遗风,带着悲欣低诉,能让人久久驻足而不能自拔的小诗。

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是一句

清早上火车站/长街黑暗无行人/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了

《从前慢》只不过短短85个字,为何有这般魅力,令人久久驻足、为之动容呢?下文将以文本为核心,分别试从其语言运用、情感抒发、思想表达三方面论述与分析。

一、语言中流动着民国文风的优雅与从容

木心生于1927年,正处于新旧思想交替更迭的时代,体现在其诗歌语言中便是文言与白话并存,古典与现代交融,从《诗经》到《圣经》充满包容性。或许也正是木心先生知识体系的中西交融,才使得其诗歌语言往往流动着民国风似的优雅与从容。《从前慢》中的词汇“早先”“一句”“一人”,省略助词,言简意赅,而这种用法多见于晚清或民国时期,使人读之似有一股淡淡的古旧之风盈上心头而又含蓄、隽永无处言说,不自觉地便也内敛、含蓄、温情起来,语言流转,辞藻品味间如风吹过湖面,涟漪阵阵而终归于平静。诗歌一词一顿,甚至是一字一顿,放慢了诗歌的节奏。如“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车/马/邮件/都慢”“钥匙/精美/有/样子”,看似冷冷的语调,远离着人世,端着贵族式的姿态,于静观中过滤掉烟火气,但又带着乡土的记忆,满目深情,一停一顿间,温温吞吞地、不紧不慢地、优雅从容地低声细语起来。同时,双声叠韵词的运用也拉慢了诗歌的基调。如“大家/诚诚恳恳”,“大家”为叠韵词,“诚诚恳恳”为双声叠韵词,读来有连绵之趣;“说/一句/是/一句”中的“一句”重复使用有强调之感,声调徐缓悠长,使得整首诗从一开始便慢下了节奏,字里行间浸透出悠悠的情韵来。另外,诗歌中连续轻声地使用如“钥匙”“样子”“懂了”等所达到的省声的效果,于云淡风轻间延长了诗歌的传递空间,给人以无限遐想和满腹柔情。

二、情感里透露着沁入人心的温暖与纯真

诗,就是以最少的语言,去表达最多的文字,从而传递给我们最多的情感。同时,好的诗,是有画面感的。木心先生初以画闻名,缘画入诗自是必然,这也是其诗歌的重要特点之一。有了画面感,便会生出故事来,有了故事便有情感,而情感的共鸣则是读者与作者之间最大的幸福了吧。《从前慢》尤其是这样,那冒着热气的豆浆小店,暮色里暖暖的光,走过千山万水的车、马、邮件还有那精美的或许沾染了铜锈但仍然可爱的锁,铺满了整个旧时光,于是木心的诗变成了一副泛黄的画、一壶陈年的酒,又或者是暮色里一杯半凉的茶,引得我们停下来,久久驻足,安静思索:这画的主人去哪儿了?谁酿得这般陈年的酒?这半凉的茶后又有怎样悲欢离合的故事呢……

木心曾于1982年移居纽约,《从前慢》创作于木心先生居美期间,多年的漂泊使得木心先生的作品中总是透露着一种强烈而深沉的思乡情。只是鉴于学识、修养以及各种人生阅历,他总是以幽远的、雅致的方式表达。看似轻描淡写、浅唱低吟,实则内心恐早已是波涛汹涌,不可遏制了吧。这种感情体现在木心先生诗歌里的便是情感的节制。品味这其中浸透的感情,能给我们带来安静的力量,于不知不觉间,整个人的内心都变得柔软。因为节制后的感情,变得不那么浓烈,不那么尖锐,不那么惊天动地、撕心裂肺,但却有着如春风化雨、涓涓细流般的浸入人心的力量。而这种情感的抵达也是平和的、温暖的、让人不能忘怀的。《从前慢》中,木心先生幽幽地怀恋着,从前人的诚诚恳恳,从前清晨的温馨安静,从前人们爱情的苦难与坚贞,他只是怀恋,怀揣着对美好事物的依恋。因为对现实有所不满,所以我们才会常常怀念过去。但木心先生在怀念的同时并没有横眉冷对地指责现下生活的浮躁不安、匆匆忙忙,街道的车水马龙、熙熙攘攘,人们的阴险狡诈、圆滑世故,而是选择了一种优雅的方式,用语言、用诗句传递自己内心的期许、情感的温度与纯真。

同时,在《从前慢》中,我们还能看到两种目光的交织:老人和孩童。经历了从前,对比着现代,所以诗中有老者的目光,它慈祥、怀旧、依恋,就像暮色般温暖地抚摸着一切;但又有着孩童的惊奇,从前的日子都是小时体验过来的,在以老者姿态娓娓道来的时候,仍用的是儿时清澈纯真的目光,打量着这旧日的世界,长长的黑街、冒热气的豆浆小店、精美有样子的锁……实在难得。读者不由自主地也跟着木心先生体验着温暖与纯真的感情。

三、思想上浸染着片段式的哲理与光辉

木心的作品不只是语言、辞藻的堆砌,它在传达特定感情的同时还闪烁着理性的光辉。《从前慢》中的“车”“马”“钥匙”等都是再平常不过的物件,但木心先生却从平常中为我们制造惊奇与哲思。“车、马、邮件都慢”,信息的传递必是跋山涉水、历经艰险,而等信的人则不免闲看花落,翘首以盼而度日如年,但妙的是,正是因为昔日晨昏交替懒,车,马,邮件往来迟,反而成就了“一生只够爱一人”爱情的坚贞。这种看似戏谑的表达,实则浸透着那个时代的无奈与美好,同时又反衬着现代社会通讯便利下的人情冷漠与人心浮躁。

怀乡是木心作品的重要题材之一。《从前慢》便是此种题材的代表之一。在木心怀乡的过程中,不仅仅只是思考某一地、某一时、某一人,而是“个体以纯粹本真的姿态追寻着精神的家园。这一持续深远的精神旅程,充满着深层的本质性对个体人生之处身、处世的拷问,是对生命存在与宇宙自然、社会文化之间孤绝又纯然的本真关系的探寻”,“充溢着对人类文化曾经的矜贵品性的怀恋”。比如《从前慢》在回忆中展开的对生命的再体味,他对过去的生活节奏的凝视、对比中对现代人诚信品质迷失的勾勒,婉转多致而弥漫着说不出的情韵,既不呼天抢地,也不故作悠闲,靠情韵的展开,关注生命状态,来诉诸读者感官,而绝非故事和理念的排列,浸染着片段式的哲理与光辉。

四、结论

笔者在写作时心中是怀着探索木心的《从前慢》为何迅速走红,以及读之令人驻足、动容的原因的目的,用探索美的目光进行写作,自是赞誉之词颇多。然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木心诗歌受到赞赏的同时,也不免有批评、质疑的声音。如《三联生活周刊》的主编朱伟便认为木心的作品有做作之嫌。但是,若能在通过分析木心先生《从前慢》的语言、情感、哲思的过程中,欣赏到诗歌的美,并获得一丝情感的共鸣与慰藉,便是价值所在了。

[1] 孙郁.木心之旅[J].读书.2007(7).

[2] 木心.云雀叫了一整天[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

[3]滕云.浅论木心诗歌艺术特色——从诗歌的语言、意境和内容三方面来看[J].参花(下).2013(5).

[4] 周恩宏.“会吾中”——评木心诗歌《从前慢》[J].大众文艺,2013(22).

[5]张艳艳.以幽雅的方式“怀乡”——木心作品的“意趣”初探[J].华文文学.2007(3).

作 者:李春燕,河南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典文献学。

编 辑:曹晓花 E-mail:erbantou2008@163.com

猜你喜欢
木心诗歌文本
诗歌不除外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木心《从前慢》
张岪与木心
张岪与木心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那个写从前慢的木心,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诗歌岛·八面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