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意莎视角下《艰难时世》中功利主义的悲剧

2015-07-12 08:58冯天立余高峰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上海200093
名作欣赏 2015年21期
关键词:焦煤功利主义狄更斯

⊙冯天立 余高峰[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 上海 200093]

露意莎视角下《艰难时世》中功利主义的悲剧

⊙冯天立 余高峰[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 上海 200093]

《艰难时世》是英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的不朽之作。狄更斯在这部著作中不仅描写了英国工人的贫困状态,而且对当时盛行的功利主义哲学,以及相关的道德、法律、教育、婚姻等方面进行了猛烈的抨击。本文从小说中露意莎的视角分析两个典型的功利主义者——葛擂硬和庞得贝的功利主义哲学,揭露和批判了功利主义对人性的摧残,并最终导致他人的悲剧性结局。

《艰难时世》 功利主义 露意莎

一、引言

19世纪英国伟大作家查尔斯·狄更斯在1854年发表的长篇小说《艰难时世》,是一部反映宪章运动时期劳资斗争的作品。当时的英国处于维多利亚时期,功利主义哲学在英国社会生活中居于主导地位。这部小说基于作者对19世纪中期英国曼彻斯特工业状况的深入观察和对资本主义社会人类状况的透彻思考,通过对不同阶级的典型人物形象进行对比分析,生动刻画了一个压抑和摧残人性的资本主义社会,对当时的功利主义浪潮进行了有力的抨击和辛辣的讽刺。

在《艰难时世》中,狄更斯“看到了维多利亚时代文明的残酷无情乃是一种残酷哲学培育的结果;这种哲学放肆地表达了一种没有人性的精神”①。狄更斯在小说中把强烈的讽刺瞄准了资产阶级功利主义的代表人物葛擂硬和庞得贝,通过对他们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的描写,以及他们与其周围人物之间的种种矛盾冲突的展现,深刻地揭露了功利主义哲学的毒害性。“在小说中,葛擂硬是资产阶级功利主义者在思想领域的代表;而庞得贝则是实业界号称‘硬头皮,铁拳头’的凶狠人物,是葛擂硬哲学思想的坚定支持者和追随者。他们沆瀣一气,狼狈为奸,主宰着那个烟雾弥漫,象征大不列颠的焦煤镇。”②正是这两个极端的功利主义者造成了以葛擂硬的女儿——露意莎为代表的其他人物的悲剧。

二、葛擂硬的功利主义哲学

葛擂硬是压在焦煤镇劳动人民头上的一座“大山”。他曾经是一个五金批发商,退休后成为焦煤镇的议员。葛擂硬是一个典型的功利主义者,他代表了工业革命的精神:人是可以简化为几条科学原理的机器。他把生活中的一切甚至人性都归为“一个数字问题,简单的算术问题”。小说深刻剖析了葛擂硬所信仰的资产阶级功利主义哲学的精髓:“人从生到死的每一步都应该是一种隔着柜台的现金买卖关系。如果我们不是这样登上天堂的话,那也就没有我们的事。”③葛擂硬不仅是功利主义哲学的信奉者,还是兢兢业业的践行者。在功利主义原则的指导下,他只用“事实”这一能用来赚钱或与金钱收益关联密切的东西来教育焦煤镇的孩子们,而从不考虑是否应该在成长过程中给予孩子们所需要的关爱和温暖。小说用尖锐的语言简洁犀利地描写了葛擂硬的功利主义哲学,并淋漓尽致地将其展示给了读者。在小说开端部分,葛擂硬就说:“事实。除了事实,其他什么都不要教给这些男孩子和女孩子。只有事实才是生活中最需要的。”④他沉迷于功利主义,认为人与人之间只存在着金钱、买卖关系,而想象、浪漫、情感、仁爱等等这些与金钱无关的、精神层面的东西应该绝对抛弃和禁止。葛擂硬一生中都在追求理性和事实,实现功利主义就是他的自我理想,并试图把这种思维运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要求自己的家人以及其他社会成员都遵循这一原则。“葛擂硬的功利主义人生哲学的错误性恰恰体现在他对子女及他人教育的失败上。”⑤他紧抓“事实”教育,随身携带尺子、天平等丈量工具,准备随时测量人性。他在焦煤镇开办学校,借此把焦煤镇的孩子们都培养成逆来顺受的小绵羊,以便将来能随意让资本家剥削。在他的功利主义思想的毒害与摧残下,他的女儿露意莎和儿子汤姆失去了童年时期应该享有的快乐,与外部世界完全隔离,几乎过着囚徒的生活。葛擂硬为了与当地的资本家相互勾结,将露意莎嫁给了年近半百的庞得贝,这一赤裸裸的交易直接导致她婚姻最终的悲剧性结局。

三、庞得贝的功利主义哲学

功利主义思想的另一个捍卫者就是工厂的厂主庞得贝,如果说葛擂硬是一个抑制天性和强调事实的“教育家”,那么庞得贝就称得上是一个毁灭人性和制造事实的实干家。“虽然同样信奉功利主义和曼切斯特派经济学理论,但葛擂硬倾向于理论,搞宣传,办教育,表现为利他;而庞得贝主要是实践,千方百计谋求个人的利益。”⑥他是号称实业界的“硬头皮,铁拳头”的凶狠人物,是英国19世纪中期工业资本家的典型代表,是葛擂硬功利主义哲学思想的坚定拥护者,也是小说中彻底批判和否定的对象。如果说葛擂硬在无情的事实面前,对自己错误的教育方法有所认识和悔改的话,那么,庞得贝就是至死不渝的顽固派,他绝不会承认自己的错误和失败。在他看来,教育就是“推出大门外,什么都尽量少给他,只给他老拳吃,这就是我所谓的教育”。庞得贝宣扬一种无情的哲学,他认为世界对我曾经是无情的,所以我就有绝对充分理由对这个世界也无情。他一直保持着无情无义的姿态,咄咄逼人。这一特点体现在他的讲话风格上:先声夺人,斩钉截铁,沉重压抑,铿锵有力,却没有丝毫的友爱与同情。因为不以感情基础理解和分辨事物,他便可以轻易地得出结论,完全主观臆断。作为焦煤镇的重要人物,他控制着焦煤镇的经济命脉。庞得贝是一个令人憎恶而又令人难忘的人物,他贪婪、自私、愚蠢而又顽固。功利主义的思想压制甚至泯灭了庞得贝的人性,使他完全丧失感情。庞得贝的最大特点,就是蔑视感情。由于极度蔑视感情,致使他完全麻木不仁。小说通过对庞得贝形象的塑造,揭露了资产阶级功利主义反动实质的另一面,“庞得贝代表的是维多利亚时代最粗鄙、最顽固的赤裸裸的个人主义”⑦。强烈的功利主义思想压制了庞得贝的天性,使他长期生活在自我中心里面。在小说中庞得贝表现得相当冷酷和没有人性,狄更斯把他贪婪、凶狠、刚愎、顽固和不近人情的性格刻画得栩栩如生。庞得贝很早就看上了露意莎,等到她成年以后,就利用自己的金钱地位,娶了20岁的露意莎为妻。而他们的结合极不相称,没有爱情作基础,正因为这桩婚姻和爱情毫无关系,导致了露意莎精神上十分痛苦和空虚,最后演变成了一幕婚姻悲剧。

四、露意莎的悲剧

露意莎原本是一个天真活泼、美丽善良的姑娘,她对一切仍怀有强烈的好奇心,不满足于老师灌输的冷冰冰的事实。可是信奉功利主义的葛擂硬不允许女儿插上想象的翅膀,固执地认为这些精神方面的东西对于孩子的成长都是有害的。在葛擂硬的功利主义思想的摧残下,露意莎默默地忍受着无尽的精神痛苦,最后变得精神空虚、感情匮乏。她与庞得贝的婚姻揭开了她悲剧命运的序幕,因为她的婚姻完全是父亲安排的一桩买卖,这桩买卖最大利益就是弟弟汤姆可以获得在庞得贝银行工作的机会。露意莎和庞得贝毫无感情可言,因此婚后的生活孤单而寂寞。经过心灵的风暴之后,露意莎试图逃脱丈夫的羁绊。她回到家中与父亲的事实教育进行抗争,向父亲控诉自己所受的教育,“就是你的哲学和你的教训把我弄到这步田地”,这种教育让她本来像花园一样的心灵变得像沙漠一样荒芜。“你怎么能给予我生命,却又剥夺了我所有的希望、恐惧和想象。”露意莎终于知道父亲的事实教育剥夺了她对美好生活的感受力和想象力,明白自己的生活是多么苍白乏味。露意莎身边只有无边的黑暗,完全把自己包围,使她对一切失去了信心,无力使自己从这种教育的恶果中摆脱出来。她很迷惘、困惑,甚至恐惧,不知如何重新拥有希望和想象。赫德豪士设法接近露意莎后,庞得贝和葛擂硬大闹一场,断然抛弃了露意莎,使露意莎的生活雪上加霜,苦不堪言。面对婚姻的失败,露意莎心如死灰,只能潸然泪下。“她婚姻的悲剧赤裸裸地揭示出资产阶级功利主义哲学摧残少年儿童,葬送其爱情和幸福的罪行”。⑧

五、结论

《艰难时世》能够成为一部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著作,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就是有着简朴却强大的哲学作为有力支撑,对当时的社会进行了有力的鞭挞。狄更斯在《艰难时世》中通过对葛擂硬和庞得贝这两个功利主义的坚决拥护者的刻画,深刻地讽刺了当时流行的资产阶级功利主义思潮,批判了资本主义教育制度压抑人性摧残少年的腐朽本质,揭露了资产阶级功利主义的冷酷性、非人性化以及毒害性。本文分析了葛擂硬和庞得贝的功利主义哲学,两人沆瀣一气,狼狈为奸,顽固地信奉并践行着资产阶级功利主义哲学,指出正是这种极端的功利主义造成了小说中的代表人物露意莎的人生悲剧。小说中的这种悲剧性的结局揭示出当时盛行的极端功利主义是资本主义的重大弊病,是造成人生悲剧和社会灾难的根本原因。

①⑦ [英]F.R.利维斯:《伟大的传统》,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②⑧ 赖干坚:《试论长篇小说〈艰难时世〉》,选自罗经国:《狄更斯评论集》,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版。

③④ [英]狄更斯:《艰难时世》,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

⑤ [英]大卫·洛奇:《〈艰难时世〉的成就所在》,选自张中载、赵国新:《文本·文论——英美文学名著重读》,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年版。

⑥ 尹德翔:《宣扬人性精神的持久艺术》,《国外文学》1999年第4期。

作 者:冯天立,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及翻译研究;余高峰,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编 辑:水 涓 E-mail:shuijuan3936@163.com

猜你喜欢
焦煤功利主义狄更斯
论狄更斯小说的广告叙事
焦炭专业化设备多货类作业高效技术研究与应用
不能将功利主义标签化
福柯眼中的微观权力
功利主义理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柔和
当代大学生功利主义价值观成因及其对策
狄更斯、透纳与大海
焦煤连跌背后
狄更斯作品《远大前程》的人物形象分析
提高焦炉用煤灰分稳定率的措施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