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的视觉形式美初探

2015-07-12 13:33:56只红伟哈尔滨师范大学150000
大众文艺 2015年6期
关键词:感观笔法观者

只红伟 (哈尔滨师范大学 150000)

中国画的视觉形式美初探

只红伟 (哈尔滨师范大学 150000)

中国画运用独特笔法,以形写神、形具神生、神形兼备,给人们在视觉上的一种形式美和内心里的一种意境美。本文从构图、笔法和感观三方面来探讨中国画的视觉形式美,以期加深人们对中国画艺术审美的认识。

中国画;视觉;形式美

中国画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中国画的写意,将画家的内心感受和审美情趣淋漓尽致地表现在画面上,给观者一种视觉上的形式美,使观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获得艺术美的享受。中国画的构图形式美、笔法形式美和感官形式美,体现了中国气质、中国韵味和中国风范,是值得后人永远探究的课题。

一、中国画的构图形式美

中国画在构图上常用散点透视法,不局限时间与空间,空间布局根据画家需要,灵活自由构图,视野宽广辽阔。中国画大师齐白石在画虾时,画面上大虾小虾都布置在画面上,没有近大远小之分,在平面上呈现动态画面,每个虾都活灵活现、畅游水中、栩栩如生,给人一种妙不可言的视觉形式美。《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著名风俗画,在构图上,以散点透视法把超越时空的物像巧妙布置在一幅画面中,犹如一组动态画面组合在一起静态呈现。画面呈现出汴河两岸延绵几十里的繁华景象,这种全景式构图就是运用了高度概括凝练的表现手法,实现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中国画在构图上还常用简略笔墨描绘丰富内容的手法,如山水画中“以大观小”,花鸟画中“以小观大”。中国画在构图上还常用留白方法,计白当黑,在使观者视觉得到缓解、消除视觉疲劳的同时,还给观者留下发挥想象的空间,让观者享受无穷无尽的形式美。

中国画画家们在长期的绘画实践中,摸索总结出一些构图方式方法,主要有“井字四位法”确定构图中心,让观者在欣赏画面时,一眼就盯住画面的最精彩之处。“之字形”构图法,合理有效安排画面物象,画面物象呈现顺畅流动、柔和迂回、婉转起伏之形式美,观者欣赏视线 流畅动感。“开合呼应”构图法,作品通过起承转合、开合呼应来完成,使章法和构图融合为一体。开合要有气势、有走向,使画面和谐统一,形成开阔的视觉张力。“交错变化”构图法,布置物象,各种物象姿态发生不同变化,并呼应联系,使画面生动优美、丰富多彩。

二、中国画的笔法形式美

中国画用毛笔作画,用水墨做颜料,毛笔绘画软硬兼施,画面色彩润泽和谐、流动节奏富有韵律,画家精心组合点线面体,使画面具有感情色彩,引发人们无穷的意趣和绵绵的思绪,增强画面的视觉形式美,给人们一种愉悦轻松美感。点线面体笔法技巧,相互结合、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既可以综合运用表现技法,也可以以某一种表现方式为主,体现画家的绘画特色风格,体现中国画技法的多样性。中国画以线造形,运用独特笔法,用线勾勒出物象的轮廓、质感和体积。无论是山水破线还是衣服纹线,都有丰富的线型,画家巧妙运用点线面,描绘出各种形态各异的物象,获得程序固定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中国画画家长期研究、提炼笔法,使笔法技艺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也形成了“以形写神”“形具神生”“神高于形”的美学观,如人物画,画面中的人不仅仅形似.更要是神似,要画出人的精神面貌。画山水、花卉、虫鸟都要动态十足、栩栩如生,不仅给人们一种视觉形式之美,更要给人一种动态传神之美。

中国画的传统笔法形式多样、风格各异。如点有大混点和小混点、有破笔点和介子点、有菊花点和松叶点等等,线有高古游丝描和琴弦描、也有兰叶描和柳叶描等,面有没骨法和减笔法等等。这些笔法巧妙灵活地运用在绘画上,画面上能产生韵味美和律动感,可以把大自然描绘得惟妙惟肖,生动自然,给人们在视觉上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产生视觉形式美。

三、中国画的感观形式美

中国画虽然不是写实画,但清透律动的画面,总会愉悦人们的感官,给人们一种无以言表、妙不可言的意境美。中国画讲究“六法”,“气韵生动”是“六法”之首,本质就是“以形写神”,就是作品完成之后,画面给人的一种视觉感观,通过画面的形式美刺激观者的视觉感官,让观者感知画面背后蕴含的意境美,这种意境美就是“意存笔先、画尽意在”的精神状态。欣赏中国画的感官形式美就是从画面简约的构图形式中获得丰富的精神感受,这种精神感受主要表现在画面的精、气、神三方面。如吴冠中的作品《母韵》,大师游刃有余地运用了中国画的笔法技巧,将点线面体刻画得淋漓尽致,笔法用笔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画面无论从视觉感观上还是从内心情感上都给人一种形式美的享受。中国画的感官形式美就是画家控制笔墨、调节画面的有无、实虚和形神,使画面达到和谐一致、辩证统一,使画面虽给人以有限的感观,背后却给人以无限的遐想,产生中国画的艺术美和意境美。

中国画的感官形式美还体现在把诗、书、画、印四门艺术同时布置在一幅画中,使中国画艺术更加丰富多彩,中国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画、诗画结合,可以准确表达画家的思想情感,画面丰富多彩、富有诗意,诗文意蕴直观、形象浅显,诗画交相辉映、相得益彰。观者在欣赏画作的同时,可以想象诗的意境;在吟诗联想时,可以看看与诗意相对应的情境画面,再欣赏中国的书法和印章,观赏者自觉不自觉地就陶醉在中国画的诗情画意之中,获得情操陶冶、艺术享受和精神满足。在营造中国画的感官形式美中,画家注重“取舍”,根据创作意图,选择、提炼、裁剪画面素材,“有舍有得”,使画面达到画家想要表达的艺术审美效果。在绘画中画家同时注重“呼应”,云雾缭绕、依山傍水等就是“呼应”。在中国人物绘画的构图中,有人与人、树与树、云与水、花与鸟之间的呼应,使画面整体达到统一和谐、遥天共水光一色的感官形式美。中国传统绘画还注重“虚实”。特别在中国人物绘画当中,使用虚实结合的构图手法,适度留白,使画面布局有致、气韵生动,达到艺术意境。齐白石大师画虾,整幅画面没有水,只有主体虾,却把虾画得栩栩如生、淋漓尽致。大师主要就是利用留白技巧,大片留白就是水,虚实结合,相辅相成,把中国画的韵味、气势、意境酣畅淋漓滴表现出来。

四、结语

中国画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形式唯美,在构图上、笔法和感观上都给人们形式美和意境美的享受。中国画借物写心、因物立意,观赏者通过画面形式获得视觉感官享受,透过画面形式还能获得无限畅想,有限的画面和无限的自然,浑然一体,交相辉映,唯美绝伦,获得更高层面上的精神享受,升华画面的视觉形式美。

[1]吴冠中.吴冠中文集.四传美术出版,1989.

[2]宗白华.美学与意境.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03.

[3]王令中.视觉艺术心理.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8.

[4]韩玮.中国画构图艺术[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感观笔法观者
《李思训碑》笔法临析(十)
老年教育(2023年10期)2023-10-30 12:19:34
木质材料视觉感观语义分维量化评价研究
包装工程(2023年16期)2023-08-25 11:36:32
端午节观龙舟赛
浅谈初中英语单词妙记法
人间四月天,恋恋桃花源
几多笔法写思情
中华诗词(2018年9期)2019-01-19 01:11:00
笔法与临摹
老年教育(2018年12期)2018-12-29 12:42:58
俱天成,极奇妙!——闲聊画面石的独特笔法
宝藏(2018年1期)2018-04-18 07:39:34
光影行者
大众摄影(2016年8期)2016-08-01 13:27:15
心中的景致
大众摄影(2016年7期)2016-07-08 13:2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