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陈华 (缙云县新建镇文化站 321402)
陈慧芬 (缙云县七里乡文化站 321402)
八仙戏最早源于南戏和宋元杂剧。 缙云流传的“八仙”戏俗称“叠八仙”,演出中的魁星、财神、加官,都是戴特制的面具上场,这种表演形式可以追溯到?傩舞、傩戏时代,并与宋元时期缙云杂剧中的“八仙”戏有渊源关系。
宋、元时期“八仙”戏表现的是“神仙道化”和“隐居乐道”,到了明初,则主要表现神仙庆寿和献瑞、驱邪,成为歌舞升平的吉祥戏。所以“八仙”戏形成了民间邀请戏班演戏,不管是祝寿戏、还愿戏、平安戏。而首夜开场,必演八仙戏,已成俗例。
八仙源于民间,以其独特的形象深得世俗百姓的喜爱。成为人们祈求健康长寿、祈福、求财、和合欢乐的对象。八仙戏缙云民间称之“八仙”或“叠八仙”。目前尚存的传统剧目有:文武八仙、天官八仙、九头八仙、蟠桃八仙、对花八仙等。根据演出的规模和阵容,可分为大八仙和小八仙,在社戏开场的头夜表演的必须是文武八仙或天官八仙称“大八仙”。而蟠桃八仙缙云人称九头八仙或平地八仙,通常在庙会、节庆以及殿宇开光等场面表演,俗称“小八仙”。
在缙云民间,人们对“八仙”的崇拜可谓由来已久。据著名戏剧先贤梅子仙之高徒胡定才先生介绍:缙云从有婺剧表演就有“叠八仙”戏。之所以几百年来在我县农村“叠八仙”已经家喻户晓无人不知,成为地方戏必不可少的剧目,也可以说在缙云民间若有婺剧演出就有“叠八仙”表演:一是凡逢年过节、红白喜事、求雨祈福、佛殿开光、大桥落成等。二是年长者生日或者生意人还愿。三是许多企业、商店开业祈福等等。都要邀请戏班演叠八仙,而首夜第一场戏开场,必须先演叠八仙。“叠八仙”2009年7月缙云“叠八仙”戏就已经列入丽水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浙南一带,各种“八仙戏”的表演形式大体相同,或繁或简,但都离不开天官赐福、蟠桃庆寿、魁星点斗、加官进爵、财神进宝等喜庆片段。
八仙戏曲目众多,我县的剧团基本采用点绛唇、新水令、混江龙、天下乐、步步娇、油葫芦、折桂令等曲牌;声腔大多以昆腔为主,表演形式大同小异。缙云传统叠八仙主要流程有:华堂会、跳魁星、跳加官、跳财神、送子、拜堂等章节。演出中的魁星、财神、文武加官,其舞蹈表演动作与戏曲表演中的手、眼、身、法、步多有不同。“跳加官”是一种独特的舞蹈;“跳财神”又像一出哑剧小品表演;“跳魁星”左手捧方斗,右手执笔,脚踩矮步(马步)上场,表演以舞、旋、踢,集优美、滑稽、力量为一体。虽有固定的表演程式,但生动活泼,又不完全受程式所局限,肢体语言非常灵活,整个八仙就能体现每个演员的基本功。
在缙云民间“叠八仙”戏它有着传统的表演特点:1、缙云民间剧团演出,第一晚上开场戏必须叠“文武八仙”或者“天官八仙”,因为这两个八仙场面盛大,气氛异常热烈喜庆。如“文武八仙”,几乎剧团的全体演员都要上场,通过“文武八仙”演出观众就能看出该剧团演员和行头的实力。2、表演“叠八仙”中,百姓为表示对神仙的敬仰祈求平安发财,在众神仙跪地叩拜天地时,观众就要放烟花鞭炮,有的地方鞭炮要放半个多小时,演员跪地必须要等小鞭炮放完才能起来,如果小鞭炮没有放完演员起来东道主就要对剧团罚戏或者罚戏金。3、有些地方八仙戏表演流程只演华堂会、跳魁星(点魁星)、跳加官(点白面)、送财神(送元宝),不演送子、拜堂等章节。而缙云的叠八仙必须有送子和拜堂。送子娘娘头戴凤冠,着红女官衣,伴“天下同”曲牌上场。先送凤冠,示意赐东道主荣华富贵。后送子,祝愿东道主“多子多福”。如台前有的观众要求子,他们送上红包直接邀请送子娘娘送到家里去,保佑自家添子添孙等。“八仙戏”最后是“拜堂”,由小生、花旦二人拜团圆。旦穿凤冠霞帔,生戴宫花纱帽、红官衣,二人上场向观众行拜堂礼,并在热烈的唢呐声中圆满结束。
随着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越来越好,观众的欣赏水平越来越高,缙云民间“八仙戏”的剧目在非遗传承和挖掘上有了创新。
据了解, 缙云婺剧艺术传人、著名戏剧先贤梅子仙之高徒胡定才先生,继承传统,去粗存精,与时俱进,开创新品,挖掘民间曲艺精华。在2010年以来,编写了《三星八仙》(亦名《福禄八仙》)《五星八仙》(亦名《蟠桃仙》)、《和合八仙》三大八仙戏。为适宜中小班社及元宵节走门串户的演出,集《文武八仙》《天官八仙》之长而作《三星八仙》;新《蟠桃会八仙》又在《三星八仙》的基础上,结合处、温、台、明四州各剧种八仙之特点而成。2010年在缙云壶镇姓汪村演出时,老艺人看后评曰:“这个八仙有我们浙南文化特色,风格独具,系缙云八仙戏的代表之作。《和合八仙》根据时代精神结合地方特色实际创作,其表演形式为歌舞结合,人物造型、器乐配置、演唱方式及曲牌运用,独具匠心。唱腔韵味醇厚,节奏鲜明,结构严谨,旋律优美,场面恢宏,堪为经典,深受各地观众欢迎。在继承民间传统,传承非遗项目的挖掘把八仙的人物融入舞蹈中去。如:获全国大学生艺术表演类舞蹈一等奖的节目《婺魁》利用“魁星”的特异形象,使《婺魁》中“魁星”的形象更现代,富有戏剧性,充分启发大学生热爱传统艺术,重视“非遗”的传承与发展。
在民间人们对“八仙”的崇拜可谓由来已久,而“八仙戏”罕见于正规的剧院演出,而只有在民间的演出场所才能看到,是因为“八仙戏”迎合了广大民众趋利避害、祈福禳灾的心理,在民间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让人们能看到对实现世俗人生福禄寿喜等愿望的共同追求和表达方式,所以在民间久演不衰。
总而言之,一个地方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生产方式等都是戏曲衍生和发展的基础,戏曲也承载了多元的民间文化。缙云婺剧“八仙戏”以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独特的地方特色成为当地最喜闻乐见的草根文化的代表,缙云婺剧在漫长发展过程中,浸透着浓重的乡土气息,折射出民族地域文化风采而成为艺术大观园里一枝奇葩,繁荣和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当下关注“八仙戏”如何创新、传承、发展已经成为当代戏曲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