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学视野下张大千文化资源的民族特征研究

2015-07-12 12:25:09兰州交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730070
大众文艺 2015年17期
关键词:图形符号张大千符号

杜 娜 (兰州交通大学 艺术设计学院 730070)

符号学视野下张大千文化资源的民族特征研究

杜 娜 (兰州交通大学 艺术设计学院 730070)

民族文化是贯穿张大千文化的主线,本文从符号学的角度,对张大千文化资源中的民族文化特征进行研究。分别从图形符号、色彩符号、文字符号三个方面,解构和提炼张大千文化资源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民族视觉符号,并分析了这些符号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特征。最后提出对大千文化资源的民族符号进行传承和创新应用。

张大千;文化资源;民族;符号

引言

张大千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艺术家,其杰出的艺术成就构成了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宝贵文化资源。在今天,张大千文化资源是一个文化宝库,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象征,也是一个文化品牌。对于大千文化资源的符号化解读,特别是研究符号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特征,不仅是对大千文化的传播,更是对民族文化的弘扬。

一、张大千文化资源的民族符号化

张大千的各种文化形式构成了大千文化资源。大千文化资源丰富,如果对大千资源进行分类,可以按照大千文化资源存在的形式分为三类,内层是大千文化的精神资源,中间层则是大千文化的主体,即张大千创作的各种艺术形式,包括张大千创作的各种书画、诗词、园林、敦煌学等文化作品,外层是大千文化的附加层,包含与张大千生活、创作有关的人际关系、人文环境、地理环境等,以及对张大千文化进行探讨研究的各种专著、展览等文化形式。可以发现,对于大千文化资源的研究,应是由内层资源到外层资源的研究,也就是从大千文化的精神内核着手,把握大千艺术创作和研究大千文化的主线,而概括来说,大千文化的精神就是其民族文化精神。研究张大千文化资源,特别是其中的民族文化特征,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内涵和艺术风格具有重要意义。

符号是文化的表征,也是文化的载体,是信息传播的重要表现形式。当今信息时代,文化传播越来越依赖于各种视觉符号,具有民族特征的文化符号成为应对西方文化冲击的重要元素和手段。而张大千文化符号,不仅是一种艺术符号,一种情感符号,更是一种民族文化符号,是可以传播民族文化,推动现代设计的符号资源。所以,对于大千文化资源的研究和开发,可以从符号学的角度出发,在把握大千文化资源的民族特征本质的前提下,基于符号学的视角逐层对大千文化展开研究。从符号的民族精神内涵到符号的民族表现形式,抛开固有的文化表现形式,通过解构和挖掘大千文化的民族视觉符号特征,可以提炼大千文化的民族文化语言,构建大千文化的视觉符号体系,将大千文化品牌化,由此更好的传播和继承大千文化。

二、张大千文化资源的民族视觉符号

将大千文化资源中,那些具有代表性的民族视觉符号抽取和提炼出来,成为大千文化的象征,有利于大千文化品牌的传播和识记。大千文化资源内容丰富,大千创意艺术形式多样,而最具代表性的则是其书画作品,因此本文以大千的书画作品为例,分别从图形符号、色彩符号、文字符号三个方面,解构和提炼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民族视觉符号。

1.民族图形符号

绘画艺术可以看成是图形符号的创作过程,而中国传统绘画则可以看成是民族图形符号的创作过程。张大千是我国二十世纪画坛中最具传奇色彩的大师,他的绘画创作,从广泛的题材(如山水、人物、花鸟等),到惊艳的视觉效果,都是民族文化、民族图形符号的表现,而不论是具象的图形还是抽象的笔触都是典型的民族绘画元素,共同构成了具有民族特征的视觉符号。

从视觉符号的角度来说,点、线、面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所以既可以从构成大千画作中的一个墨点,一条线描,一片墨色来提炼符号,也可以从大千画作中的山水、人物、花鸟素材中提炼具象的图形图案符号。如张大千一生钟爱画荷花,画荷无数,他认为“中国画重在笔墨,而画荷是用笔用墨的基本功”。对于形态各异的大千荷,虽每幅作品的笔法、构图均有不同,但是超然灵动,娇艳不俗的荷花神韵是大千荷不变的符号特征。构成荷花和荷叶的一点一线一墨,以及用笔的力道,墨迹的干湿,线条的粗细都是张大千对自然之形的艺术符号的提炼和概括,因此,可以将这些构成画面的点、线、面的符号提取复制,成为代表大千荷的典型符号元素。而从宏观角度讲,具象的图形符号,可以直接截取大千荷的荷花、荷叶、花梗等图形作为代表性的符号,如提取典型的水墨荷花、勾金红莲、没骨粉荷等作为图形符号,都是极具识别度,能代表大千文化资源的视觉符号。

2.民族色彩符号

色彩符号是最具情感表现力的视觉符号,因此,对于色彩的大胆运用和把握是大千绘画冠绝古今的一个要素,那些极具视觉冲击力和辨识度的色彩符号元素,构成了大千独特的色彩语言体系。可以说,大千的绘画艺术始终保持了“以情感染人、以美打动人、以浓丽的色彩吸引人”的艺术特征1。纵观大千的绘画,其泼墨泼彩的色彩运用风格,是最具代表性的色彩符号,尤以石青石绿为主要用色符号。张大千的泼墨泼彩风格使用了丰富的东方性色彩颜料,将其泼洒渲染于墨色打底的山水之上,层次丰厚却仍显清丽雅妍,不但表达出山水自然之远近晴雨的物理空间,也表现了色彩质感本身的层次空间2。通过墨、水、色的交融,使色彩成为了丰富的视觉表现符号,形成浓艳华丽的色彩效果,将幽谷远山、云水飞瀑的灵动神韵,层次分明的写意再现。对于大千绘画的色彩符号的提炼,不是单纯的色彩提取,而是需要结合色彩的层次、晕染、流动等肌理效果,保留大千绘画的色彩特征,这样的色彩符号才能成为大千标志性的色彩语言。

3.民族文字符号

张大千不仅是国画大师,也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在研习中国传统书法的基础上,他开创了独具一格的“大千体”书法。中国绘画艺术讲究的是诗、书、画相结合的三绝,张大千也继承了这种传统,做到了题画书法与绘画作品的相得益彰,相互衬托的效果。“大千体”书法既具有碑的古朴、厚重、苍劲,又有帖的秀丽、飘逸、圆润,做到碑、帖相融3,表现出“字圆方有致,刚柔并济,结构多是左低右高,左松右紧之特点更彰显跳荡灵动、豪迈之气;浓墨枯墨、裹锋蓄势,节奏快慢,行笔施展之变化,末端转换之收势皆能意会也。集字成篇,形成内敛、古拙多变,结构清新俊朗,超然脱俗4。”是一种极具创新性和审美性的书法字体。从视觉传达角度而言,中国书法既是文字符号,也是能传递情感和艺术特征的图形符号。因此,“大千体”的文字符号,是具有民族文化特征,和美学价值的符号,是能代表大千文化资源的典型符号。

三、大千文化资源的民族符号特征

大千文化资源的各种符号,不仅是具有形式美的视觉符号,更是富有民族文化内涵的精神符号。可以说,大千文化资源,是具有浓烈民族文化色彩的艺术资源,为我们营造了传统民族文化的语境。丰富多彩的大千文化,蕴含了民族文化的精髓,我们在研究和传播大千文化的时候,更应挖掘其文化符号背后所蕴含的民族特征,这是大千文化创作的主线和源泉。

1.民族美学特征

张大千的创作大致经历了“师古”“师自然”“师心”三个阶段,虽然每个阶段的创作风格各有不同,从对名人古画的学习,到对敦煌壁画的潜心临摹,再到独创泼墨泼彩画法,不变的是张大千对民族美学精华的追求和表现。张大千的绘画符合民族审美要求,用传统的绘画工具,毛笔、宣纸来呈现,借传统的绘画技巧,利用水、墨、色的交融来表现虚实有度的空间,这些都是中国绘画的韵味。虽然,大千的泼彩画法被认为是融入了西方绘画艺术风格,但是其创新的出发点和表现的绘画意境,笔墨虚实所传递的国画神韵,仍然是中国内在审美风格的体现。另外,大千绘画中的书法、篆刻、诗文,都有机融入了画作之中,浑然天成般的形成了一个中国水墨文化的视觉艺术盛宴,这些都是具有民族美学特征的艺术符号,是大千文化资源的象征。

2.民族文化内涵

大千文化资源的各种视觉符号,是承载了民族文化信息的符号,是传承了民族精神和品格的符号。例如,中国传统文化中,荷花具有特殊的文化内涵,荷花被赞具有“君子之风”,是品质高洁的象征,张大千曾说“赏荷、画荷,一辈子都不会厌倦!”。荷花是张大千笔下最多的绘画题材,在张大千的笔下,荷花不仅是单一绘画题材,也是传递民族文化和精神的艺术形式。再如,中国的山水画也可以归纳为一种“山水文化”,古人对山水画的热爱,体现了崇敬自然,热爱自然,渴望“天人合一”的理念。大千的山水绘画,既有继承又有创新,但是都寄托和表现了这种传统的民族文化情感。

四、大千文化资源的民族符号的传承应用

对于现代设计而言,大千文化资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民族文化素材,是具有超越时空和语言的民族文化语汇。在全球化的语境背景下,大千文化资源的民族视觉符号具有更为重要的价值,它不仅是大千文化的传播,也是民族文化的传播。同时,这些符号背后体现的大千艺术精神,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师古却不泥古,在保留传统民族美学精华的基础上,融入西方美学思想,大胆开创时代艺术风格,这些更是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此外,对大千文化资源符号化,提炼其中的民族文化符号,是打造大千文化品牌,树立大千品牌形象,将大千文化产业化的重要手段。例如,传播和推广大千文化,首先需要的就是建立一套完整的视觉形象系统。视觉形象系统的建立,在依赖于图形、色彩、文字等视觉符号表现的同时,还需要借助符号的语义内涵来传递特有的文化信息。大千文化资源的视觉符号系统通过寻找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大千文化视觉符号,特别是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视觉符号来构建,在达到受众视觉审美和识别记忆的前提下,还能通过这些符号传递大千文化的特点及民族文化的内涵。

五、总结

民族文化是贯穿大千文化的主线,构建大千文化资源中的民族符号体系,是研究和继承大千文化的新思路和新视角。通过解读大千文化视觉符号的民族文化内涵,并加以传承和创新,将赋予其新的时代语言和永存的民族精神,在促进大千文化产业的发展的同时,也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播途径的有益探索。

注释:

[1]彭永馨.张大千的绘画艺术对复兴中国画色彩的启示[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9):17-19.

[2]董小蕙.张大千泼墨泼彩画风之色彩空间探讨[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5):17-19.

[3]叶自明,方忠泽.论张大千“大千体”书法的影响[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7):27-30.

[4]张近生.宗师法书开新风[A].见:汪毅主编.张大千的世界研究[C].四川美术出版社,2009.3:246-247.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张大千研究中心2013年青年项目(编号ZDQ2013—18)

杜娜(1981—),女,甘肃兰州人,讲师,研究方向:产品设计、视觉传达等。

猜你喜欢
图形符号张大千符号
传奇大师张大千
金桥(2022年2期)2022-03-02 05:43:00
学符号,比多少
幼儿园(2021年6期)2021-07-28 07:42:14
曾熙&张大千:得弟,吾门当大
艺术品鉴(2020年9期)2020-10-28 08:59:24
GB/T《流体传动系统及元件 图形符号和回路图 第1部分:图形符号》征求意见
液压与气动(2020年2期)2020-02-18 12:13:13
“+”“-”符号的由来
“吃货”张大千
川鄂盐道白菜柱头图形符号意义分析
变符号
我的最牛老爸
手机界面中图形符号的发展趋向
新闻传播(2015年11期)2015-07-18 11: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