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风景油画中的人文精神及其呈现分析

2015-07-12 12:25:09孙程鹏渤海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121000
大众文艺 2015年17期
关键词:人文精神油画风景

孙程鹏 (渤海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121000)

当代中国风景油画中的人文精神及其呈现分析

孙程鹏 (渤海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121000)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对于物质的追求,而忽略了人文精神世界。当代中国风景油画创作也受到社会发展大潮流趋势的影响,比较注重对于风景表象的呈现,而忽视了其中的人文精神,这种现象已经引起广大油画艺术家的重视。因此,开展有关当代中国风景油画中人文精神的分析研究十分必要。本文将结合当代中国风景油画人文精神呈现的实情,分析研究当代中国风景油画人文精神的体现以及呈现人文精神的手段,改变当代中国风景油画创作的观念。

当代;中国风景油画;人文精神

风景画创作主要是为了体现人与自热的关系,在工业文明之前,风景画主要就是体现自热的美好,工业文明之后,由于人类对自热的破坏以及人类对于自然美好认知的缺失,使得风景画创造更多的是对于自然景观的再现,缺失人文关怀,当代中国风景油画的创作也是如此。本文结合中国风景油画创作的实情,探讨风景油画中的人文精神,研究当代中国风景油画中人文精神的体现和精神取向的成因,分析当代中国风景油画呈现人文精神的手段。

一、风景油画中的人文精神探讨

1.风景油画发展中人文精神的内涵

在14世纪到16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风景油画中的人文精神开始被人们所重视,可以说文艺复兴时期是最早在风景油画创作中体现人文精神的。文艺复兴时期将风景油画中的人文精神定义为对于人的关怀和尊重,主要体现的是以人文本的精神。风景油画中的人文精神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狭义的人文精神就是比较重视人存在的意义,是对古希腊古罗马思想的一种推广。而广义的人文精神就是强调人道主义精神,强调人性,将人文学术观念进行推广,改变人们传统的神学思想,提倡人性的自由发展。在这一时期大多数油画作品的创作都能体现出人文意识,但在这一时期没有单独的风景油画作品,风景大多只是以背景或特定场合的形式出现在一些其它类型的作品之中。

在17世纪到18世纪的启蒙运动时期,风景油画中的人文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这一次的发展是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基础上进行的,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精神,但又在这一基础上进行的发展,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精神更多的是在从理性主义出发,对现实社会进行批判,强调的是对于政治民主、人身自由的追求。这一时期的作品大多体现的是对封建制度和宗教思想的不满。

在19世纪的后半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自然科学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这不仅对社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也影响了艺术创作流派的发展。其中以印象派最为典型,印象派在这一时期对于人文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是在科学的基础上进行的,其风景油画作品主要是体现的是对当时欧洲艺术“统治者”的不满。发展到后印象派时期,其艺术作品创作主要是为了揭示主观世界,是自我的一种表现。

在20世纪,野兽派逐渐接过风景油画中人文精神继承和发展的接力棒。野兽派与以往的艺术流派不同,它受到塞尚艺术创作思想的影响,比较注重画家个人思想情感的表达,而这些无形的情感要通过有形的事物体现出来,这也是人们第一次将绘画创作提升到主观情感表达的高度。20世纪德国的表现主义受到社会巨大变革(世界第一次大战)影响,精神世界饱受摧残,他们也开始通过油画创作来表现画家的个人精神世界。

20世纪以来,由于社会发展的重大变化以及工业革命的快速发展,使得艺术家们开始逐渐注重起社会生活。艺术创作也开始逐渐打破宗教、历史的束缚,开始以艺术创作的形式反思人类社会的发展,加强了对于艺术创作中人文精神的重视。

2.油画发展中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对人类文明和人类价值的一种表现形式,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文精神也是不断变化的。在油画中,人文精神是对人类真实情感的表达,是一种现实的精神状态。油画创作这种形式传入中国后,其人文精神的体现就与中国的传统文化融合在一起了,使其得到了升华。中国油画创作中的人文精神具有中国文化的特点,而后经过多年发展形成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人文精神。时至今日,人文精神就是真善美等崇高思想的化身,其目的是对现实社会的进行批评和反思,追求理想社会。

二、当代中国风景油画中人文精神的体现

在当代中国风景油画的创作过程中,画家已经逐渐摆脱“主题”创作思维的束缚,不再过分强调对于风景事物的描述和呈现。无论是哪一流派的画家,也不论采取何种创作形式,风景只是画家表达个人精神思想的一个依托,更加注重的是思想、精神的呈现。目前,中国风景油画作品大多是画家对于中国时代文化的感悟,通过风景油画作品和观众进行精神层面的沟通交流。而中国风景油画中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历史与民族文化的感怀

中国风景油画中体现对于历史和民族文化的感怀主要以许江、朱沙、汪鹏飞、石建军等人为代表。如许江创作的《历史的风景》是以风景为媒介传达作者对于过往历史的感悟。而汪鹏飞的一系列风景油画作品则是通过对于老城建筑的描述传达出作者对于老城往昔岁月的追溯和感怀。石建军创作的《文明的遗迹》是通过描绘黄土高原的风景,表达作者对于人类历史发展的反思和感悟。其中许江是较为典型的历史反思和文化感悟型画家。他所创作的大多数作品都是以当代人的历史文化视角通过风景景观去分析研究历史和文化,其作品具有较为鲜明的人文关怀色彩,其中一部分是对于历史场景的描绘,如他的作品中出现过的圆明园、上海外滩等,场面恢弘,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沉重感;还有一部分是通过对于现代社会风景的描述,表达作者对于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希冀,如《葵园》。

2.社会进程中的风景追忆

当代中国风景油画中体现对社会进程中风景追忆的画家主要有赵晓佳、王岩、崔国泰、张晓涛等人。他们通过描绘现实世界,记录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变迁,从而表达画家个人对于时代发展的感悟。赵晓佳的作品大多数是对工厂荒废场景的描绘,其作品会让观赏者有一种压迫感。这种类型的作品是对我国大时代发展的记录,反映出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心中的焦虑与恐惧。崔国泰的作品主要是对中国重工业地区历史的描绘。他的作品中总会出现工业厂房、烟囱等典型的具有重工业时代色彩的景观,使人感到压抑,这也是对历史发展的一种反思。我国重工业时期对于自然的破坏及其严重,也是人文精神较为缺少的一个时期,画家以这种景观描绘的形式表达出自己对于这种城市化进程的追忆。

3.生存状态的反思

城中十来家大小照相馆,属高美影楼和春风照相馆是行业翘楚。年纪大些的人习惯捧春风照相馆的场,年轻一代多数是高美影楼的拥泵。

当代中国风景油画中对于生存状态的反思主要是对于当今社会发展的反思。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愈加富裕,物质需求不断增加,而这种对于物质生活的过分追求却导致人们对于自然的破坏不断加大,使得人们精神世界缺失,随着城市高楼大厦的不断崛起,自然景观不断被破坏,人们心理上的失落感无处排解。其中较为典型的画家有徐晓燕、杨诚等。徐晓燕的作品不是对于自然景观的描绘,而是描绘人类社会的发展对于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是对现代社会人类生存环境的一种反思,带给人一种精神上的冲击感。她的作品《开发》让人看到了人造景观取代自然景观的一个过程,使人们逐渐意识到人类自身生存问题。上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加快城市化进程,大量土地被开垦,出现城市蚕食农村的现象,对自然造成严重的破坏,徐晓燕通过手中的画笔将这一幕幕生动地记载了下来,引起人们的反思。

4.个人内心体验的表达

除了上述对于历史、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反思,当代中国风景油画作品中还有一部分是对于画家个人内心体验的表达。他们进行风景油画创作的目的不是对于风景的描绘,而是通过风景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其中较为典型的代表画家有朝戈、丁方、段正渠等人。朝戈的作品大多数是对较为广阔的自然风景的描绘。如荒漠、草原、云朵等。画法趋于朴实,这种绘画方法主要体现的是作者对于宗教思想的领悟,使观赏者也能感受到作者内心的静穆与高贵。丁方的作品是结合了东西方文化后对于社会发展不同历史时期文明和艺术的研究与表达。其作品更多的呈现出的是悲剧性的氛围,展示了作者内心的忧虑与悲观,这种思想是那个时代的总体展现。

三、当代中国风景油画中精神取向的成因

1.受西方艺术思想的影响

中国“85思潮”的出现是中国对于西方艺术思想的一次学习和效仿,这对于中国艺术思想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使得中国社会出现百花齐放的局面。这同样也对中国的艺术家产生重要影响,改变了他们艺术创作的思想。上世纪90年代,很多艺术家选择去西方国家学习先进的现代艺术思想和表现形式。这种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促使大批具有鲜明个性风格的艺术家和作品诞生。如许江于上世纪80年代去德国学习艺术创作,其思想受到德国新表现主义思想的影响,创作的作品多是对于民族历史和文化的反思。孙纲受西方艺术思想影响,创作的《艺术区》等作品中,以当代艺术区的某一特点场景为创作背景,表现出一种无意识的艺术创作状态。当代中国很多画家创作的风景油画作品都可以看出西方艺术思想的影子。

2.本土风景油画中人文意识觉醒

中国传统的风景油画创作大多数是对自然风景的再现,即我们所说的写实风景油画。但颜问梁的风景油画作品受到西方艺术思想的影响较大,整体构图比较严谨,典型的代表作品有《湖畔》。另一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风景写实画家是刘海粟,他主要受印象派创作思想的影响,比较喜欢用较为鲜明、靓丽的色彩,使其形成了独特的个人绘画风格,其主要的作品有《北京门前》《雪雾》等。上世纪90年代后,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艺术市场也逐步得到开发,各种外来艺术思想文化开始冲击本土文化,使中国风景油画逐渐形成三种类型,第一种是继续呈现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第二种是描绘具有典型代表的地域景观,如湖泊、高原等,第三种是对现代城市人文景观的描绘。这三种风景油画创作类型几乎可以概括当代中国风景油画中人文精神的体现方面。并对当代中国风景油画中人文精神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时代文化需求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社会的发展逐渐开始走向现代化,这不仅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对中国的文化发展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使中国文化逐渐向多元化发展。上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同西方的文化交流不断增加,中国油画创作的方向也逐渐发生变化,画家开始研究绘画技巧和绘画风格等问题,不再一门心思研究中国社会的变化,创作的艺术作品也不再局限在对时代发展的描述,这就是时代文化发展的需要。在这种背景下,艺术家有责任承担起艺术发展的责任,将人文精神融入到风景油画创作中。这不仅是人文精神的艺术体现,也是对人类精神世界的尊重,是人存在于社会中的意义。这就要求艺术家以人类历史文明为基础,对现代社会中的人文精神进行创作,以艺术形式体现当代社会时代的需求。

四、当代中国风景油画呈现人文精神的手段

1.指向性内容

所谓指向性内容就是指当代中国风景油画画家进行艺术创作的过程中要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以时代鲜明事物为代表进行艺术创作,来表达画家对于当代社会、文化发展的感悟与反思。如尚扬的风景油画作品就是一个时代发展的过程的缩影。在1991年尚扬开始意识到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文化与以往文化的不同,并通过《大风景》完成艺术转型,使自己能透过风景来描绘自己的内心世界,这也与中国文化的走向相一致。1994年,尚扬创作《诊断》,来表达当时人们受到商业化社会的影响而导致的心理矛盾。随后在2003年,尚扬受到“非典”的影响,创作了《董其昌—2》作品,2004年受到沙尘暴突袭的影响创作了《歌谣》。尚扬的作品是紧随时代发展的步伐,以时代热点事件为创作灵感,通过对风景的描绘来表达自己对于社会发展的感悟。

2.暗示性符号

所谓暗示性符号就是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采用较为含蓄的语言和手法来营造一种氛围,使人能领会到画家的意图,即通过一种符合来表达作者对于某一事件或问题的看法和感悟。如许江创作的《翻手复弈之二》,就是通过抽象的棋盘形式来表达作者对于现实社会的感悟,每个人都如棋手,只有看穿生活的本质,才能赢得人生的胜利。而棋盘上错综复杂的关系更是对现实生活中复杂人际关系的隐喻。此外,采用暗示性符号的奇妙之处不仅在于画家通过符合向人们展示出什么思想,还包括人们通过观赏这种创作形式的作品能获得什么样的感悟。

3.象征性语言

象征性语言是画家对于自然景观进行不同形式的阐述,即画家采取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对风景景观进行不同的象征性阐述。如德国的基弗曾用稻草作画,认为稻草是希望的象征,但实际上也可以把稻草理解为脆弱。许江也曾用同样的手法描绘了科索沃轰炸事件。徐晓燕在进行《活在别处》的创作过程中通过黑色的枯萎的植物等形象来象征“死亡”。此外,在朝戈、丁方等作品中也有这种类型的表达形式,即采取一定的描绘方式来传达出画家的创作目的。

五、总结

总之,在当代中国风景油画创作过程中融入人文精神是现代艺术创作的需要,也是中国时代发展的需要。只有采取这种形式的风景油画创作才能将人文精神推广到更高的层面上,使之与当代文化的发展相匹配,唤起更多人对于人文精神的关注。为了促进我国文化的发展与进步,广大艺术家们应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相关的研究。

[1]王治平.中国风景油画与人文精神[J].美术大观,2011(2):103.

[2]宋志江.浅析中国油画风景的山水情结[J].大众文艺,2010(4):91-92.

[3]杨雁楸,平军.论中国油画中人文精神的体现[J].电影评介,2008(8):91.

孙程鹏,1992年生,男,辽宁省朝阳市,蒙古族,渤海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美术学(油画)专业,本科生。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油画风景
一张油画
油画《塬下》
油画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新闻传播(2018年9期)2018-08-01 06:37:14
眺望心中最美的风景
现代妇女(2018年6期)2018-06-10 15:38:26
不可错过的绝美风景
《岁月长又长》(油画)
海燕(2017年4期)2017-04-11 13:52:18
随手一画就是风景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