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休闲广场标识导向系统的现代化探究

2015-07-12 12:25:09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410205
大众文艺 2015年17期
关键词:广场导向景观

陈 凯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410205)

城市休闲广场,不论过去还是当下,不论其规模大还是小,是城市环境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蕴涵:(1)城市中的公共绿地;(2)以城市中的居民为服务对象;然而由于旅游业的发展,当下它既服务于市民,又服务于来自他地的公民;(3)人们休闲、游览、娱乐的场所,且随着城市自身的发展及外在需求的拉力,它已不是本城市民欣赏的奢侈品,而是成为普通公众身心愉悦的活动空间。从其功能来看,它能满足城市居民的休闲需求,为居民提供休息、锻炼、交往、游览和举办集体文化活动的场所。而当下,它在这些主要的传统功能的基础上,扩展了其自身的功能——改善生态和预防灾害方面的功能和以其自身独特的品味吸引旅游者而发挥着城市旅游中心的功能。当下,现代化城市中的许多广场景观,既体现该城市的精神品位和文化品位,又发挥着公众休闲、娱乐、亲近自然、环保和提升人居环境的重大作用。诚然,城市休闲广场塑造过程,一般都会包括了多种的规划设计元素,诸如绿地系统规划,设施设计,景观规划和配套设计等,但其中的标识导向系统那种欣赏性、指向性的细节规划从未纳入其建设的规划之中。现实中,很多地方都是先建好广场后再竖标识牌,哪里缺了补哪里,没有初建的整体计划和设计,凸显出广场在功能的发挥上,场景的布局上,管理及市容美化上存在着不规范,不完整和缺乏人文性。因此,加强城市休闲广场标识导向系统建设的规范化,合理化,特色化,整体化和人文化势在必行。本文着重讨论提升广场标识导向系统建设在休闲广场建设中的几点不成熟的见解。

一、重视标识导向系统的功能研究,增强设计的专业性

标识导向系统是一种视觉性、指向性的细节规划,如何将广场景点标识导向系统的设计纳入景观总体规划,并使之成为其总体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笔者认为可分两步走:规划和设计。目的是为了突出标识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调性。标识应首先根据广场的主题、功能、空间布局等来确定其内容、种类、数量和位置以及其设计造型、色彩和材料。规划侧重于现实标识系统的信息传达功能,设计则从艺术的角度体现标识的美观性与协调性。它以行为学、空间环境心理学、人体环境工程学等为其理论基础,主要研究其景点的功能、结构、环境、特殊需求等数据。结合环境和景点的人文特点,设计须与工艺要求相符合并以此为前提进行艺术加工和创作,使广场标识与周边环境相协调,达到美化广场环境的作用。但是,当下行业情形依然如故。景观标识的设计由专业标识公司负责,其专业设计人员各自擅长与空间类型不对口,与景点管理方、景点使用者长期相脱离,忽视他们在设计、规划上参与性,专业性显然不足。笔者认为,应该将专业标识公司里的设计人员按各自擅长的空间类型进行对口、细化,在各自长期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各类标识设计的理念与思路,不断地与项目方交流、研究广场主题、历史渊源,管理与使用双方意愿,使标识设计与广场整体规划意向保持一致,满足双方的共同需求,提升园林景观标识设计的专业性。

二、研究和表达特定环境,确保标识导向系统的规范性

中国文化名城众多,名胜古迹景观举目吸引着八方游客的眼球,这一中国式的特定环境,表达出各个时代的景观特征与形象,赋予人以丰富的气候、资源、意识、文化、信仰、人情等人文想象力和感受力。一个好的景观标识是特定环境的标志, 体现其环境的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因此,城市休闲广场景观标识的设计,必须考虑其地域性因素,人文特征,其文脉的延续性,亦或说设计必须立足人文资源,将环境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突出的形象特征抽象化、形象化,将人文精神的象征赋予标识个体,把标识系统作为精神传播的载体,追求设计的艺术与功能的统一,标识与环境共荣,历史与人脉相承的审美效果。尤其是在城市化高速进程中和地球一村的国际化进程中,城市公共信息导向系统正发挥着高效、便捷的导向作用:人们入城、城中活动因有它而感到方便和自由。休闲广场景观虽为城市公共信息导向系统的子系统部分,而其作用不可低估。因此,它的标准化,规范化,国际化的研究与应用,是建立既体现中国特色又能同国际接轨这样一种无国界视觉环境与城市公共游览空间的必要途径。在广场休闲景观具体设计过程中,我们要依次使用“符码化”,“代码化”、“文字双语化”之序,促进国际化沟通能力。事实证明,象形方法发展于不同文字的一种符号——图形符号,是自然语言之外的一种图形语言,其突出的优点是“直观简明,易懂易记,便于信息的传递,被不同年龄、文化水平、不同语言的人都能接受、理解和使用。”设计中,我们就能践行 “以人为本”的理念,考虑老人、儿童及行动不便的人的需求,于合适位置建立合适高度的指示标识,为盲人备留触摸式指示标识,文字措词恰当,温和、幽默话语适宜,发挥其劝阻的功能和保持温馨的心境,完善其导向,传递信息和体现人文关怀之理想功能。

三、应用现代化通信技术,完善标识导向系统服务反馈机制

从使用者角度出发,标识导向系统服务反馈机制指设计成功并投入使用的设施进行系统评估的体系,亦称POE评价体系。这一评价体系于20世纪50年代末日益完善,用于检验设计决策的正确性,找出差距,总结经验,提出解决策略和改造建议,促使与此相类似的设计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引入POE评价系统,即能有利地评价设计人员、管理者、游人的标识功能、形象、标准化和协调性、系统的科学性,得出客观的评价结果,又能为标识系统的改造或类似项目的设计提供有针对性的参考依据,是对传统规划设计法的一种有力补充和重要的反馈手段。当下,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现场总线控制技术日新月异,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日渐融入人们的生活。所谓的智能化,亦指有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行业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相汇集的标识导向的应用智能集合。它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其技术含量、复杂性程度且越来越高。它以整个城市休闲广场的设施为平台,以设施、办公自动化和通信网络为三大系统。以结构、系统、服务、管理为优化组合,为人们提供便利、舒适、高效、安全的综合导向系统。智能化的标识导向系统由多个子系统组成,大致可分为两大部分:通信网络系统和信息网络系统。前者指在广场内各智能化标识之间传输语言、数据、图像等与外部网络(如公共电话网、因特网、数据通信网、综合数字网、卫星通信网等)相联结的系统,主要由通信系统、公共广播、有线电视系统、卫星数字电视系统等各子系统相关设施,其中通信系统则包括电话交换系统、电视系统及入网设备。信息网络系统是指应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信息安全技术、行为科学等相关设备,用以实现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共享和各种业务系统的应用,例如,计算机网络、应用软件及网络安全等。可见,标识导向系统已不再是独立存在的系统,在不久的将来,众多的城市休闲广场将会出现这样的场景:智能化服务系统跟前,轻轻点击屏幕上的帮助界面,人就可与实时在线的工作人员展开视频对话,直接回答问题甚至是投诉。因此,除讲究比例、尺度、色彩和质感等一般美学原则和设计手段外,良好的城市休闲广场标识导向系统设计须采取上述相应对策,创造出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反映环境特征、符合规范标准和体现人文关怀的视觉符号。充分利用通信网络系统和信息网络系统,使居住城市里的市民、外来游客从产生兴趣而形成记忆,汇成认同感和吸引力,促使休闲广场这一空间各具景观特色和形象特色,使景观延续城市的传统文化,使塑造的形象符合现代城市发展的需要而鲜活起来,从而使现代化城市更好地为现代之人提供优雅、舒适、有序的现代生活环境。

[1]王喜彬.城市休闲广场设计初探.山西建筑,2007.

[2]李晨.从人性化的角度对城市休闲广场设计的解剖.山西建筑,2009.

[3]沈雷.刘金亭.公共环境标识导向系统与城市形象系统.美术大观,2006.

[4]周进.张勇.世博会与上海市公共信息系统设计.艺术百家,2006.

[5]高源.论无障碍设计在标识环境中的运用.美与时代(下半月),2008.

[6]梁洁.张芳燕.城市公共环境标识导向系统的调查与研究.艺术与设计,2010.

[7]谌扬.城市公园标识导向系统的重要性及建设意义.艺海,2011.

[8]何玉莲.公共环境导向标识系统设计研究.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9.

猜你喜欢
广场导向景观
春天的广场
幼儿100(2023年13期)2023-05-04 08:32:06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景观别墅
现代装饰(2021年6期)2021-12-31 05:27:54
火山塑造景观
“偏向”不是好导向
当代陕西(2020年23期)2021-01-07 09:25:24
在广场上玩
幼儿画刊(2020年9期)2020-11-04 01:27:52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
广场上的大钟
读写算(上)(2016年11期)2016-02-27 08:4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