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强 (江西省上饶市群众艺术馆 334000)
舞台行动是心理和形体统一的人体活动,人物的一切行动都是为了作用于某个对象或改变某个对象而产生的。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做?是舞台行动的三大要素。而戏剧是以演员舞台表演为中心环节的艺术,舞台行动就是要在虚构的情境中,为实现人物的某种愿望所做的一切事情。斯坦尼说:“在舞台上必须行动,行动和能力,这是戏剧艺术、表演艺术的基础。”梅耶荷德说:“动作在戏剧创作中是一种最有力的表现手段。”而任何舞台行动都必须在矛盾的基础上建立。我国著名导演、戏剧理论家、教育家俪子柏老师曾说过:“没有矛盾就没有戏剧,舞台行动就是戏剧的灵魂。”几位大师都极其明确的指出,舞台行动是表演艺术的基础和最有力的表现手段。所为基础,就是最基本的东西;所为手段,就是完成任务的方式和方法。如何组织舞台行动?是戏剧导演和演员应掌握的重要元素。
舞台行动三要素含义明确了,“做什么”是具体内容,“怎么做”是表现方式,“为什么做”是舞台任务。对象即:人和物,改变形状和位置、改变人的形体意识和情感,所以舞台行动是含有矛盾冲突性质的。用行动性的词汇来表达行动性的具体内容;用大量的规定情境来表现这个动词。如时间、地点、文化社会背景、人物关系、人物个性等,丰富和充实舞台行动的内容。
而“为什么做”这个要素,自然就是舞台行动的核心与动力了。当演员在做什么时,必然会遇到的是目的性和动机性,这样,就可激发演员行动的强烈愿望;所谓“行必有旨”即舞台行动的宗旨,也即奉旨产生的才是鲜明的、有效的、合逻辑的舞台行动。所以,动机决定了行动的目的,却被目的所驾驭,有什么样的目的就有什么样的动机。通过一系列的行动来达到舞台行动的目的,从而完成舞台任务。因此舞台任务又制约着舞台行动,它要把握正确的方向,故而,演员创造角色时,要带着任务去进行表演去组织行动。
说到“怎么做”这个要素,这个环节是舞台行动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演员和导演都知道,在剧本中做什么?为什么做?这两个元素就可以找到。而“怎么做”就要靠导演和演员去想象和创造才能表现出来。人没有不变化的行动,任何行动都是具体的、发展的和变化的。演员要在规定情境非常具体和尖锐的情况下,去想象、去虚构,动脑子寻找最好的方式去表演舞台行动。当然,在“怎么做”的同时也就包含了“做什么“和”为什么做”。这样看,这三个要素在表演的过程中是一个完美的统一体,它的相互作用不可分割。
这三个要素理解透彻了之后,那么作为导演和演员又如何组织舞台行动呢?这就要看创造者的生活积累、文化修养和艺术实践经验以及技术和方法了。众所周知,人物的性格是由连续不断的舞台行动而产生的,表演艺术也可称为舞台行动的艺术。也就是说,无论是导演还是演员,都是通过舞台行动来创造戏剧演出艺术的。因此,创造者运用各种方法都是为了组织舞台行动。比如:舞台灯光、音响效果、音乐舞美、道具服装、表演等。
总结的方法有以下几点:
1.确立人物的贯穿行动和最高任务。人物的生活目标、人物贯穿全剧的基本行动意向,人追求的最终目的和人生目的。人物的一切舞台行动必须受到最高任务和贯穿行动的制约,也就是说最高重任务是推动舞台行动的基础和主要方向。剧本中的任何人物,都有其在规定情境中的行动任务,而人物的行动按照情节的发展必定有它的最终目标,确立了人物的最终目标,便确立人物的贯穿行动。
2.建立起人物的舞台行动线条。要在剧本的台词和作者的提示中去挖掘人物行动的内在含义,找准人物的动机和目的,把舞台行动准确的找出来,把行动的来龙去脉和前因后果搞得清清楚楚,于是,就可以整理一条人物的行动线索。
3.要突出人物的主要行动。这要在剧本的冲突和事件中去挖掘。任何剧本中的人物,都有其特定的行动和人物关系,故事在因果关系中发展,人物的主要行动就潜伏在故事的矛盾冲突中,找准重要冲突和事件,就能突出人物的主要行动。
4.围绕戏剧冲突来组织舞台行动。戏剧冲突是产生和发展舞台行动的根源,而根据戏剧冲突必须通过舞台行动来产生;因此,矛盾冲突是戏剧艺术的核心,没有冲突就没有行动,事件只有通过冲突性的行动才能展现;因为事件的起因和形成都要有冲突性的行为。
5.必须要弄清人物的规定情境。情境是剧中固有的环境和境遇,如:剧中的时代背景、人物性格和关系、年龄和职业、文化和爱好等等。舞台行动的发展是取决于规定情境的设置,搞清楚之后,组织的舞台行动才不至于偏离。
6.要选择典型的舞台行动来组织。要不断选择、加工、完善舞台行动的过程,目的是使演员和人物达到个性化,达到形象的典型性;所以存在筛选、加工、修改的问题,这就要有丰富的知识、想象力和经验了。所以组织舞台行动必须要注意:舞台行动的有机性、逻辑性、热情性、积极性、有效性和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