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灸在寒湿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的疗效分析

2015-07-11 02:58胡江红
针灸临床杂志 2015年8期
关键词:骨性关节炎针灸

胡江红

(郑州中医骨伤病医院,河南 郑州450016)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多见于老年人,据统计数据显示,60 岁以上老年人群中,X 线片表现为骨性关节炎的患者达到了50%,另有35% ~50%的人群有临床表现,而年龄在75 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80%有骨性关节炎症状。中医认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属于“痹证”,风寒湿热邪侵袭、肝肾亏虚、劳损是导致其发病的主要因素。针灸是一种效果显著、操作简单且毒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法,是目前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重要方法。笔者在寒湿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中,对温针灸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旨在为寒湿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提供更加科学可靠的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3 年1 月~2014 年4 月接诊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中选取54 例,其中女性患者21 例,男性患者33 例,患者年龄为(49.11 ±4.16)岁,平均病程为(3.45 ±1.31)年,根据患者的接诊顺序,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温针灸进行治疗,每组27 例,对比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 >0.05。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以美国风湿病学会(ARA)1995 年所拟定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诊断标准[1]为依据:①有明显的骨摩擦音;②近1 个多月时间内大部分时间内出现膝关节疼痛;③年龄在38 岁以上;④晨僵在30 min 以内;⑤膝检查其结果显示为骨性肥大。

1.2.2 中医诊断标准 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中关于寒湿型的辨证分型为依据:患者表现出非常明显的关节疼痛,同时屈伸不利,这是最主要的临床症状。寒盛表现为临床剧烈疼痛,痛有定处,遇寒则加重,遇温则减退,肤温较低,局部皮色不红,触之不热,脉弦紧,苔薄白;风盛则主要表现为疼痛游走不定,脉浮,苔薄白,见恶风发热;湿盛则主要表现为肢体关节疼痛重着不移,肌肤麻木不仁,胀痛或者酸痛,阴雨天气可诱发,脉濡缓,苔白腻。

1.3 治疗方法

1.3.1 观察组 取内膝眼、犊鼻、足三里和阳陵泉,另根据辨证加减,湿盛者则加入阴陵泉;风盛者则加入血海和隔俞;若为寒盛者则可加入关元和肾俞。采用华佗牌28 号40 mm 毫针,对各穴位进行常规消毒处理后,以针尖朝向膝关节方向刺入内膝眼和犊鼻穴,而足三里和阳陵泉则直接刺入25 mm,以得气为度。在留针期间,取出2 cm 左右的艾柱,将其依次套在针柄上,艾卷底部距离皮肤应当保持2 ~3 cm,用厚纸板将穴位皮肤割开,以免对皮肤造成灼伤。在艾柱燃尽之后即可将针拔除。通常时间为30 min 中左右,每周进行3 次,每次间隔1 日,每次施灸2 壮。以1 周为1 个疗程,两个疗程之间需间隔2 天,共给予患者3 个疗程的治疗。

1.3.2 对照组 同样取内膝眼、犊鼻、足三里和阳陵泉,华佗牌28 号40 mm 毫针,对各穴位进行常规消毒处理后,以针尖朝向膝关节方向刺入内膝眼和犊鼻穴,而足三里和阳陵泉则直接刺入25 mm,以得气为度。在留针的30 min 时间内,中间行针1 次,同时给予患者平补平泻手法1 min,每周进行3 次,每次间隔1 日,以1 周为1 个疗程,两个疗程之间需间隔2 天,共给予患者3 个疗程的治疗。

1.4 观察指标

采用目测类比疼痛评分法(VAS)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分值为0 ~10 分,其中10 分表示患者无法承受的疼痛,0 分表示无痛;采用Lysholm 膝关节评分对患者膝关节韧带损伤情况进行评估;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估。

1.5 疗效判定标准

以《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为依据,并将疗效指数[(治疗前评分- 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作为主要指标,临床治疗效果可以分为:痊愈:疗效指数达到了90%以上;显效:疗效指数在60% ~90%之间;好转:疗效指数在20% ~60%之间;无效:疗效指数低于20%[2]。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 评分结果对比

观察组VAS 评分改善效果较对照组更佳,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 评分结果对比(分,±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 评分结果对比(分,±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27 5.91 ±2.12 3.24 ±1.75对照组27 6.10 ±1.04 5.18 ±1.34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ysholm 膝关节评分结果对比

观察组Lysholm 膝关节改善效果较对照组更佳,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ysholm 膝关节评分结果对比(分,±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ysholm 膝关节评分结果对比(分,±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27 51.13 ±11.04 90.59 ±9.51对照组27 50.30 ±13.90 74.55 ±14.10

2.3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 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2%,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更加显著,P <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例(%)

3 讨论

中医认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属于“痹证”的范畴,多是由于风寒湿邪痹阻经络等而导致的。故在对该病进行治疗时,当以散寒祛湿、活血化瘀为主要原则,早在很久以前,我国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就有温热治疗的临床经验。温针灸是一种将灸法和针法相结合的治疗方法,不仅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疗效,同时操作也非常简单。通过温针灸治疗有助血液循环得以改善,快速消除炎症,帮助闭阻、凝滞的经脉得到及时的温通畅性,关节和筋骨的气血也可得到滋养,故可起到瘀除痛减的治疗效果;另结合艾条温和刺激,对穴位进行熏烤,促使艾灸的热度能够经由针刺对穴位进行深层次的刺激,在改善体内寒邪上效果显著。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比常规针刺治疗和温针灸治疗,观察组VAS 评分改善效果、Lysholm 膝关节改善效果较对照组更佳,且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19%,由此可知,在寒湿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治疗中,温针灸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1] 王伟.温针灸配合外用贴膜剂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研究[D]. 郑州:河南中医学院,2011

[2] 王雷,韩江余.温针灸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康复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J].光明中医,2011,26(4):752-753

猜你喜欢
骨性关节炎针灸
面向未来的中国医学——针灸篇
Red panda Roshani visits Melbourne Zoo vet
骨性Ⅰ类女性下切牙先天缺失者颏部形态的三维研究
关节炎的“养护手册”
PRP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肩盂骨性Bankart损伤骨缺损测量研究进展
关节镜下治疗肘关节骨性关节炎伴僵硬短期疗效观察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X线、CT、MRI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