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存霞
一、 活用信息技术,为阅读教学锦上添花
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既可由教师适时通过图、文、声、动画演示,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形象,以多媒体的形式解决教学难点,化解抽象知识点。同时,在演示过程中,学生也能参与演示,参与交互,教师把握演示的时机,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 情境渲染,有效激趣。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学《黄山奇松》这篇课文,我就上网搜集了一些有关黄山的视频资料,将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相结合,制作成教学网页。课堂上,让学生通过“视频点播”观看黄山风景,感受黄山“云海”“怪石”之美,以及“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特点,对黄山形成深刻的印象。将学生引入如诗如画的情境,就为学生领悟课文内容打下了基础。
2. 化文为图,巧解难点。有些课文内容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单凭教师用语言文字去讲解,很难达到满意的效果。这时教师可以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制作相应的教学课件,变文字为图示,化无声为有声,通过生动、直观的画面,轻松解决了教学中的难点,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如《詹天佑》一课的教学,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条“人”字形线路,解决了火车上山难的问题。课文是这样叙述的:“北上的列车到了南口就用两个火车头,一个在前面拉,一个在后面推。过青龙桥,列车向东北前进,过‘人字形线路的岔道口就倒过来,原先推的火车头拉,原先拉的火车头推,使列车折向西北前进。”这段话如果使用FLASH制作,演示火车怎样推以及怎样拉,化文为图,学生就容易理解掌握了,进而兴趣盎然地探索课文的其他内容。
3. 化静为动,领悟文意。一节课接近尾声时,学生已有倦意,此时,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给学生以新的刺激,可以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例如,在《揠苗助长》一课的结束环节,先让学生欣赏事先制作的图文并茂的动画课件,静止的文字被演绎成动态的画面,学生一下子被深深吸引住了,在兴致勃勃的观看中,深化了对寓言内容的理解。继而,教师将画面定格于“禾苗都枯萎,种田人无可奈何”上,向学生提问:“你想对这个人说些什么?”这样,不仅理解故事的寓意,还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4. 有效拓展,融生达情。语文教学还应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课外,信息技术的运用,大大提高了学习效果,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例如,上《军神》一课时,先请同学们看教师事先搜集的一段文字和图像,看看他们能从中捕捉到哪些信息,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再深入学习课文,品词品句,中间插播电影片段——《特殊的手术》,使学生如身临其境,更强烈地感受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最后的拓展延伸,布置了两项作业:1. 刘伯承还有一些尊称,你能从网上搜集有关资料,说说每个尊称的含义吗?2. 从网上搜集有关刘伯承的故事,在班会课上交流。通过上网查找有关资料,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领域,极大地突破了地域局限和感官局限,学生会更投入地研读课文,深刻领会作者的丰富情感。
二、 妙用信息技术,使习作教学妙趣横生
信息技术集声音、图像、文字、动画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具有图像直观、色彩鲜明、音响逼真、动静结合的特点和优势,能丰富写作内容,激发写作兴趣,增加学生创造性表达、展示交流与互相评改的机会。
教师可在课前搜集、整理与本次习作训练主旨有关的文字、图像、声音等相关的资料,将枯燥的材料、题目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使其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让学生调动多种感官认识世界,从中摄取多种营养,不断完善、丰富自己的写作“材料库”,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为动笔写作打下基础。
1. 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培养观察能力。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既能演示静态图像,又能模拟动态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能突破时空限制,展示课堂内不易看到或不可能看到的事物。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把多媒体观察目标集中统一的特点与习作教学紧密结合,可映示图片,也可将要写的内容拍成照片,还可以映示动画、录像等,创设出相应情境,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观察,抓住事物的特点,教给学生观察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2. 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培养表达能力。口头语言是书面语言的基础,是思维活动后的具体表现形式,学生只有说得“清”,才能写得“通”。而现代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在练习说话时,教师借助课件,创设情境,在观察思维的基础上,通过创造性复述课文、编故事、想象说话等多种训练表达方式,启发学生动脑和想象,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强化语言与思维的训练。通过声、图、文并茂的情境引导,激发学生去说,然后再将心里想的、准备说的话写出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 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上好习作讲评课。在习作讲评课中,以信息技术为工具,会使习作的批改、品评更加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如进行习作批改时,教师可将范文录入Word文档中,再通过投影屏幕让学生进行点评、修改。在运作过程中,教师可充分利用Word的剪接、复制、粘贴、删除等工具,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修改,使字句的增删、段落的重组变得轻松自然,并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了师生的协作意识。
三、 巧用信息技术,让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精彩纷呈
开展综合性学习前,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查阅资料,进行自我备课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自我探索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巧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利用课件或现成的教学软件,在中年级开展“中国传统文化展”“名人成长故事”;高年级开展“我最喜欢的名人名言”“我的生活启示录”等综合性学习。活动前,学生可以上网自己查找资料,也可以和小组的同学合作搜集资料,做好活动准备。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和合作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潜能。
每个学生都有自我表现、自我发挥、自我创新的欲望。如在开展“成语乐园”综合性学习时,让学生自选主持人,模拟电视知识竞赛节目,进行有关成语知识的问答。当主持人要求大家猜一猜成语、讲有趣的成语故事时,学生就利用多媒体,把事先准备好的成语故事进行播放展示。每当此时,同学们无不跃跃欲试,想展示自己的作品,那种渴望学习的激情溢于言表!同学们在享受现代信息技术带来快乐的同时,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创造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锻炼和提高。
(作者单位:南京市浦口区双垅希望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