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充分利用正迁移

2015-07-10 22:24杨礼花
校园英语·中旬 2015年6期
关键词:词类谚语英汉

杨礼花

一般地说,“学习的迁移(transfer of learning)是指已经获得的知识、动作、技能、情感和态度等对新的学习的影响。”以迁移的性质即影响效果方面看,迁移的发生既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积极的影响通常被称为正迁移,消极的影响被称为负迁移。

“正迁移,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积极影响,包括一种学习使另一学习拥有了良好的心理准备状态,一种学习使另一种学习活动-所需的时间或练习的次数减少,或使另一种学习的深度增加或单位时间的学习量增加,或者已经拥有的知识经验使学习者顺利地解决了面临的问题等情况。”因此,有意识的在教学教学活动中消除或尽量避负极迁移、充分利用正迁移对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有很重要的作用。

一、语音方面

绝大部分中国学生一般发下列音素没有障碍,/p/,/b/,/t/,/d/,/k/,/g/和/f/,因为他们在汉语中均能找到对等因素 b、p、t、d、k、g和 f。由于唇形,开门度的基本相同或相似,发元音因素:/i:/,/u:/,/a:/也没有障碍,因为在汉语中能找到其对等音:i.u.和a。在音节的类型上也有一些相似之处,英语中有一个音节的单词,学生读起来很容易,如:“are”,“I”,因为汉语中也有这种现象,“儿(er)”,“啊(a)”,“饿(e)”英语中有元音前有一个辅音因素的单词,he,she,hi,汉语中也有这种现:“和(he)”,“戏(xi)”等,只不过英语叫做连读,汉语叫做拼读。英、汉语音相同或相似很多,如果得以正确利用,对英语学习很有帮助。

二、词汇方面

以字面意义上讲,所有的语言都分为理性意义上的词汇和联想意义上的词汇。英语中理性意义上的词汇大多能从汉语中找到对应的词来表达。他们的意义在任何上下文中都完全相等,如一些专有名词:China (中国)UN (联合国)WTO (世界贸易组织)术语:contrastive Analysis (对比分析)Inter language (中介语)Universal Grammar (普通语法);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的名称:bed (床),yesterday(昨天)等,学生在记忆这类词时,就会借助中文的理解加速掌握。同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记忆单词,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分析单词的构成,英语单词中有很多是由有意义的词根、词缀构成的,就象汉语字体中有意义的偏旁一样。通过学习词根,词缀,就可以将由具有相同意义词根或词缀构成的单词放在一起加以记忆,学生据此可以免受逐一死记硬背而又容易忘记之苦,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英语的词类系统和汉语基本相同,实词(notional word)也包括名,动,形,数,副,代等类。其他为虚词(form word)。主要不同之点是,英语没有汉语这么多的计件量词;和汉语量词相当的英语词也是名词,我们管它叫“表量词”。另外,英语有冠词(只有a,an,the 三个);而汉语没有。汉语,英语分成的词类是固定的(就一定阶段内来说),但是,词类又能转化,即甲类的有些词能转化成乙类的词,这也是常见的现象。“报告上级机关”,“报告”是动词;“写个报告”,“报告”是名词,这就是词类转化的例子。“report the progress(报告经过)”,“report”是动词;“a report on the work(工作报告)”“report”就是名词,也是词类转化。

三、语法方面

英汉语法有很多相似之处,使英汉之间的正迁移成为可能。语言这种社会现象是全人类公有的,而各种比较发达的语言其语法构造又有许多相同的地方,这就是共性,是进行比较的基础。比如,俄语,英语,法语,德语,汉语,日语等发达语言的词,都有变化和词类的区别;句子都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单句、复句这些基本方面都是共同的。但是各种语言的变化形式、句子成分的形式等又不尽相同,这就是异,为比较提供了另一方面的基础。

再以人类的思维,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能力来说,也是大同小异的。正因为如此,人类的思想意识和科学文化总有相同之处,各国的语言可以相互翻译,原因就在这里。比如汉语说:“转手,易手”,英语也说“change hands”,两种语言表达方式相同。又如英国有个谚语“Money makes the mare (to)go”直译是“钱能使母马走。”意译就是汉语的谚语“有钱能使鬼推磨。”两个谚语的意思完全一样,只是表达形式有一些差别。中英两国人民远隔重洋,为什么会说出意思相同的谚语呢?回答是:思想认识相同,都是“金钱万能”的反映。马克思说:“历史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我们看到人类的语言也有同样的情形,尤其汉语和英语更是如此。下列五种基本句型英汉基本结构相同:

1.S+Vi+Predicate; I am a worker 我是一个工人。

2.S+Vi(+advervial):We arrived here yesterday.昨天我们到达这儿的。

3.S+Vt+indirectO+directO:I gave him a pen。我给他一只钢笔。

4.S+Vt+O:He studies English.他学习英语。

5.S+Vt+O+Oc:He asked me to be here tomorrow.他要我明天来这儿。这些虽都是简单句,但几乎所有的复杂句都建立在他们之上,这就使中国学生学英语时可利用母语正迁移,省了不少力。

总之,英语教学中非但存在母语的促进作用—正迁移,而且还存在着母语的干扰作用—负迁移,“这种干扰不仅因为两种语言的结构不同而引起,而且还因为两国文化背景不同而产生。”教学必须依据迁移理论,充分考虑影响迁移的各种因素,利用或创设某些条件,重视文化差异的辨析,以避免负迁移,加强正迁移,使教学事半功倍,少走弯路。

参考文献:

[1]何照熊,梅德明.现代语言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李瑞华.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猜你喜欢
词类谚语英汉
用词类活用法扩充词汇量
基于语料库“隐秘”的词类标注初步探究
从成语中学习词类活用
说说谚语
商务英语翻译中英汉褒贬义词的应用探讨
基于“字本位”理论再谈汉语词类问题
浅谈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方法
谚语趣画(一)
英汉文化中的委婉语应用对比分析
英汉校园小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