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历史的研究及探讨

2015-07-10 11:55刘志兰
黑龙江史志 2015年9期
关键词:西柏坡中共中央现代化

刘志兰

[摘 要]西柏坡是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小村庄,是太行山下一个饱经沧桑的中共中央所在地,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伟大的历史时刻,肩负着新时代的历史使命,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发展方针的转变,是中国共产党走向胜利的另一把关键的钥匙,是新中国真正走向现代化的里程碑。

[关键词]中共中央;新时代;发展方针;现代化;西柏坡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的历史引人深思,我们对于西柏坡历史的探究也从来没有停止过,西柏坡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我们。中共中央在西柏坡的岁月里,艰苦但又不乏快乐,许多领导干部深入到群众中去,与群众一起劳作,付出的是辛勤与汗水,获得的是欢快与喜悦。然而西柏坡的岁月一去不复返,西柏坡的历史与精神却被我们牢牢铭记。

一、美丽的西柏坡

西柏坡位于河北省平山县的中部,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就是这样一个太行山上的小镇,曾经是中共中央所在地。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面临巨大挑战,国民党反动派蓄意谋划了中国内战,战争的紧迫致使中共中央不得不放弃延安,来到西柏坡。

二、选择西柏坡的背景

1946年6月,国民党反动派撕毁停战协议,蓄意发动内战,调集大量的部队对中国共产党进行全面进攻,妄图扼杀革命的种子。中国共产党在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阴谋,致使国民党反动派损失惨重。然而狡猾的国民党反动派重新制定计划,改变了原来的作战方针,将全面进攻转为重点进攻,重点针对中共中央所在地,目标直指中共“心脏”。中共中央出色的识破了敌人的阴险计划,决定改变中共中央所在地,把中共中央转移到更加安全的地方,不给敌人可乘之机。

三、选择西柏坡的必然

西柏坡地处太行山,又有滹沱河环绕,地理位置极佳。西柏坡村落又相对集中,交通便利,能够保证中共中央在此落脚。西柏坡不像周边一些村庄一样大,但是因为西柏坡人口较少,有一定的隐蔽性,后山还有一个小山作为防空洞,能够很好的确保中共中央的安全。西柏坡除了地理位置优越,安全系数高,交通便利之外,还有坚定的群众基础。西柏坡的群众有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人民群众十分配合中共中央的工作,对中共中央工作也是功不可没。

四、西柏坡的纪律整改

西柏坡时期,国民党反动派节节败退,重点进攻宣告失败。中共中央正确的发现了这一点,明智的把中共中央指挥部进行战略东移。在转移的过程中,党中央十分重视军队的纪律,明确强调了:1、不允许贩卖东西,不论公家或私人。2、不准拿多余的东西。3、不能强买人民的东西。4、沿途不能动员群众和牲口。5、禁止用高昂的货币进行购物。6、注意节约,防止浪费等。中国共产党以其严明的纪律深受群众的爱戴,国内形势也一片大好,战略反攻的时刻已经来临,中国共产党,已经做好给予国民党反动派最后一击的准备。

五、西柏坡的重大会议

西柏坡时期,国家的战略形式发生了重大改变,中国共产党明确了新的党政目标:加大革命根据地农业建设,减轻人民负担,规范当地政治纪律。在会议中除了明确党政目标以外,还吸取了粟裕等人作战意见,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在长江以北。并且召集各民主党派人士,讨论协商新中国的政治制度,为新中国的建设提供宝贵的政治意见。根据会议上的内容,中国共产党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所谓“土能生金”,而中国共产党大搞土地改革,带来的不是黄金,带来了比黄金更珍贵的革命力量。中国大地发生了一次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共产党实行的土地改革颠覆了中国两千多年来封建的领土制度,真正的把土地分发到了贫下中农手中,真正的实现了“耕者有其田”。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中共在西柏坡又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在会议中,明确改变了党的方针,把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点由农村转向了城市。确立了中国将走工业国的道路,要把新中国由农业国转化为工业国。提醒一些共产党员,不能有骄傲自满情绪。正确的分析了中国的主要矛盾,明确指出新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与资本家的矛盾。

六、响彻中外的三大战役

三大战役是国共内战具有决定意义的几场战役,即著名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它们也是对中共在西柏坡努力的一种肯定。三大战役历时142天,共消灭和俘虏敌人154万余名,歼灭了国民党反动派的主要力量,奠定了共产主义胜利的基础。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对前线进行战略判断,积极走群众路线,不断开展群众工作。在辽沈战役中,中共东北野战军分路对敌军进行全方面的猛攻,逼迫敌军退守长春等地,然后又对敌人进行全方面的攻势。在东北野战军和中共中央的双重的作用下,敌军被迫投降,辽沈战役结束。在淮海战役中,中共中央稳坐西柏坡,对战场局势了若指掌,中国共产党华东野战军对敌人发动了进攻,以徐州为中心,全歼了黄百韬军团。不久后中原野战军也加入了对徐州的合围,在宿县西南的双堆集地区,完全歼灭了黄维兵团,取得了辉煌的战果。最后一个阶段,率先由华东野战军对残余敌人发动攻击,消灭了黄埔军校毕业的杜聿明,至此淮海战役结束。平津战役是中共中央决定发动的最后一个战役,人民解放军遵从中央军委的指示,对新保安、张家口等地发动了攻击,全歼了天津的敌精锐部队。

综上所述,中共中央在西柏坡的时期,战果累累。正确的看到了西柏坡的地理优势,良好的发挥了这些优势,粉碎了敌人的阴谋。坚定不移的走群众路线,大力培养学习管理型领导干部,整顿了不良的党纪党风,树立了中国共产党良好的公众形象。中共中央在西柏坡的历史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为新中国革命翻开崭新的篇章。

参考文献:

[1]陆仁权.1948年4月23日是中共中央在西柏坡辉煌历史的开端[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8,(10):28-30.

[2]史进平,康彦新.西柏坡时期中共中央组织部的历史贡献[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4(1):1-5.

[3]李静,任彦会,张剑飞等.中共中央移驻西柏坡的前前后后[J].党史博采(理论版),2014,(6):9-9,12.

猜你喜欢
西柏坡中共中央现代化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西柏坡
“中共中央决定”和“中共中央批准”有何区别
毛泽东在西柏坡使用的办公桌
西柏坡精神的理论意蕴和党建价值
建国以来西柏坡研究文献统计分析及发展对策
我的女巫朋友
中共中央秘书长和秘书工作部门的历史演变(上)
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