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康复的影响分析

2015-07-09 20:04南海燕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年1期
关键词:剖宫产护理干预康复

南海燕

【摘 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康复的影响。方法:从2013年9月至2014年6月,于我院随机选取140例剖宫产产妇。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种护理干预措施对产妇康复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者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出现血尿、压疮、乳汁不足及乳汁胀痛者占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剖宫产产妇满意度,对其术后康复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荐。

【关键词】护理干预;剖宫产;康复

剖宫产通常是为避免因阴道生产对母婴生命以及健康造成损害的一种外科手术,通过在产妇的腹部实施切口,将胎儿和胎盘完全取出,以达到完全分娩的方式[1]。近年来,为降低孕产妇以及围产儿的病死率,剖宫产已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剖宫产易造成产妇产后出血以及生理功能恢复缓慢,对其生活造成较大影响,做好护理干预对母婴的安全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能大大降低新生儿围生期的病死率[2]。本文通过给予剖腹产产妇护理干预,并研究其对产妇康复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3年9月至2014年6月,从我院随机选取140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产妇年龄18~31岁,平均年龄(25.6±2.5)岁。产妇孕周在37~41周间,平均孕周(39.2±1.3)周。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其中观察组产妇年龄18~30岁,平均年龄(25.4±2.3)岁。产妇孕周在37~40周间,平均孕周为(38.8±1.2)周。对照组年龄在18~31岁,平均年龄为25.7±2.4岁。产妇孕周在37~41周间,平均孕周为39.5±1.4周。两组在性别,年龄以及孕周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措施,术后密切监测产妇的身体状态,检查其阴道出血及腹部渗血情况。在术后2d内拔除尿管,静脉滴注抗生素,观察产妇的活动情况。而观察组则采用护理干预。内容包括:①心理护理:产妇在产前容易出现焦虑、紧张等情绪,护理人员应给予安慰,并了解其心理,告知产妇在生产中的各类注意事项,缓解其不安情绪。②体位护理:在产后6h左右,产妇下肢可逐渐出现知觉,应抬高产妇的下肢和臀部,用温水清洗骶尾部皮肤,保持皮肤的清洁。若子宫收缩良好且阴道流血量较少,可适当对产妇进行翻身。③饮食护理:产前产妇需禁食,产后3h后可根据情况服用5~10ml的温水,6h后可进食,一般是服用流食,不可使用蛋、糖、奶等食物。待产妇肛门排气后,可服用半流质食物。④尿管护理:在术前放置尿管时,对产妇的尿道口应以碘伏原液进行消毒,见尿后再进管4~6cm时,可再次注入10ml的生理盐水至尿管的球囊中,最后用胶布固定在产妇大腿内边。术后24h后拔除尿管,嘱咐产妇多喝温水。及时排尿,防止膀胱肿胀。⑤指导母乳喂养:对产妇进行母乳宣教,让产妇做好母乳喂养的准备,让新生儿持续吮吸奶头,8次~10次/d。

1.3 效果评价[2]

根据医院评分表测定患者满意程度,90~100分为满意,80~90为基本满意,60~80为一般,低于60分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满意程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满意者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剖宫产是较为常见的分娩方式,手术时间较短,但容易对产妇造成心理及生理上的影响,对其术后康复较为不利,且在分娩过程中常出现产妇胎盘血流量下降、胎儿窘迫,可能影响手术正常进行。因此,在围手术期实施护理干预,有利于手术的成功和产妇的康复。

本文研究发现,接受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满意者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此外,观察组出现血尿、压疮、乳汁不足及乳汁胀痛者占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的康复效果更佳。这可能和护理干预有效地缓解产妇压抑的心理,让产妇更加了解剖腹产的过程,感受新生儿带来的幸福感,且避免患者骶尾部皮肤的高度受压,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压疮,及术后的护理降低产妇口腔的干燥度,促进肠胃蠕动并提前排气等因素有关[3]。护理干预对于产妇的肠胃功能具有改善作用,能使其腹肌松弛,减轻了由于剖宫产切口带来的疼痛症状,减少了止痛剂的服用,有利于子宫的复位。此外,产妇乳汁的不足与术后禁食时间长、不能及时地补充营养物质以及产妇产后的心理作用等原因有关,实施护理干预可使其肠胃迅速恢复,促进产妇乳汁分泌,满足婴儿对母乳的需要。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用于剖宫产产妇,不仅可以提高产妇的满意度,还对其术后的康复起到积极作用。

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荐。

参考文献

[1]马常兰,施凤,张蕾,等.高职护理专业妇产科护理典型病例分析资源库的构建与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4,1(2):166-168.

[2]孙香凤.分析妇产科护理的发展现状[J].医学美学美容,2014,1(3):465-466.

[3]陈瑞珍,朱琳,黄彩玲,等.妇产科护理中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1):48-49.

猜你喜欢
剖宫产护理干预康复
康复护理在脑外伤后遗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剖宫产后怎样加强护理
脑卒中早期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疗效分析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十二五”期间3.6万贫困孤独症儿童获得康复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