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例胎盘早剥的诊断分析与治疗体会

2015-07-09 20:04扎拉初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年1期
关键词:胎盘早剥治疗诊断

扎拉初

【摘 要】目的:探讨胎盘早剥诱因、临床症状表现、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将我院收治的30例胎盘早剥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高危因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方法等。结果:有明确诱因的胎盘早剥患者,主要诱因有妊娠期高血压16例,占53.33%,胎膜早破8例,占26.67%。经B超检查确诊的患者,重型胎盘早剥诊断率高于轻型胎盘早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盘早剥需结合诱因、临床表现、B超等进行综合评估,尽早诊断,及时进行治疗,如此才能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医疗水平。

【关键词】胎盘早剥;诊断;治疗

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常见并发症,主要由于底蜕膜层出血引发血肿造成在胎儿娩出前正常位置的胎盘部分或者全部从子宫壁剥离,其起病急、病情进展快,如未及时发现并对症治疗,容易导致母婴死亡[1]。患者多以腹痛、阴道出血就诊,但由于部分症状不明显,患者个体差异性大以及医务人员警惕性不高等因素影响,容易导致出现误诊或漏诊[2],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及时救治和预后改善。本研究对30例胎盘早剥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30例胎盘早剥患者,年龄22~35岁,平均(25.50±4.80)岁,初产妇18例,经产妇12例,孕周21~40周,平均(32.45±2.85)周。伴阴道流血20例,不规则腹疼12例,持续性腹疼10例,血性羊水18例,失血性休克6例,胎心消失4例。对产妇术后或产后进行胎盘检查,按照患者胎盘剥离面<1/3视为轻型胎盘早剥,患者胎盘剥离面积>1/3视为重型胎盘早剥[3],发现轻型胎盘早剥18例,重型胎盘早剥12例。

1.2 诊断标准

观察患者临床表现,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血常规及凝血化验与胎心监测检查,并在分娩或术后对胎盘血块压迹检查确诊。

1.3 治疗方法

根据实际病情对症给予快速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改善患者状况;按照病情轻重结合胎儿宫内状况及产程进展,决定终止妊娠的方式并预防产后出血。

1.4 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胎盘早剥患者临床表现、既往史、超声检查、生命体征、分娩方式以及母儿预后情况。

1.5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19.0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结果发现引起患者胎盘早剥的原因依次为妊娠期高血压(15例,50%)、胎膜早破(7例,23.33%)、羊水过多(4例,13.33%)、脐带异常(2例,6.67%),外伤(1例,3.33%),原因不明1例(3.33%)。在有明确诱因的29例患者中妊娠期高血压占51.72%(15/29),胎膜早破占24.14%(7/29)。18例轻型胎盘早剥患者中经B超确诊8例(44.44%),12例重型胎盘早剥患者中经B超确诊11例(91.67%),两组患者B超确诊率比较(χ2=5.03,P=0.025),重型胎盘早剥患者确诊率明显高于轻型胎盘早剥患者(P<0.05)。

患者主要临床症状有腹痛(22例,73.33%)、阴道出血(20例,66.67%)、血性羊水(18例,60%)、胎心异常以及胎心监护异常(9例,30%)、腹部压痛(8例,26.67%)等。重型胎盘早剥患者出现阴道出血、血性羊水、腹部压痛、板状腹、胎心监护异常以及腹痛程度与阴道出血量不一致的比例远高于轻型胎盘早剥患者(P<0.05)。所有孕妇均及时终止妊娠,无产妇死亡,顺产8例,剖腹产22例,新生儿无死亡。

3 讨论

胎盘早剥发病率国外平均为1%~2%,我国为0.46%~2.1%[4],若诊断治疗不及时,容易出现播散性血管内凝血、失血性休克、胎盘卒中,严重危急产妇及胎儿生命,因此早诊早治是降低该病母婴并发症及死亡率的关键。本研究对30例胎盘早剥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在引起胎盘早剥的因素中妊娠期高血压占50.00%,其原因在于孕妇妊娠期高血压容易引起子宫小动脉硬化现象发生,致使子宫血液供给不畅,甚至出现破裂出血,最终会导致胎盘从子宫壁剥离,因此产前检查应高度重视血压监测,发现妊娠期高血压应及时控制。近年来,B超检查已成为诊断胎盘早剥的重要辅助手段,本研究通过B超诊断19例胎盘早剥患者,其确诊率为63.33%,与袁红等研究结果相似[5]。但结合胎盘早剥严重程度进行分析发现,重型胎盘早剥患者确诊率达91.67%,明显高于轻型胎盘早剥患者的44.44%,提示随着胎盘早剥面积的逐渐增大,通过B超确诊概率增高,但更值得注意的是轻型胎盘早剥患者多以阴道出血以及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缺乏典型临床特征,单纯依靠B超进行早期诊断难度很大,漏诊、误诊率较高,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并采取实验室辅助检查协助诊断,以提高确诊率。

综上所述,胎盘早剥需结合诱因、临床表现、B超等进行综合评估,尽早诊断,及时进行治疗,如此才能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医疗水平。

参考文献

[1]阎红卫,黄晓新,谢云.84例胎盘早剥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分析[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4,23(4):441-443.

[2]刘津,杜宇.超声检查诊断妊娠高血压合并不典型胎盘早剥33例[J].陕西医学杂志,2013,42(3):325-326.

[3]许莹.胎盘早剥的临床分析及早期诊断方法的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3):221-223.

[4]陈秀莲,杨芳,屈小会,胎盘早剥的超声诊断分析[J],甘肃医药,2014,33(4):290-291.

[5]袁红,苏启明,张海鹰,等.胎盘早剥超声表现与临床病理结果对比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6):795-796.

猜你喜欢
胎盘早剥治疗诊断
8例重度胎盘早剥合并DIC的护理体会
160例胎盘早剥的临床分析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
胎盘早剥的临床护理分析
彩色超声对胎盘早剥的诊断及临床价值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