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
摘要:世界气候变暖成为我们现在不得不思考策对的一个世界性的环境问题。中国是最早制定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发展中国家,也是近年来节能城排力度最大的国家。随着全球节制气候变暖、一个以碳生态平衡为红线勾勒出的减碳排革命已出现在我们面前,今后人类的发展应以环境碳汇承载能力为基础规划设计。发展并拥有足够的碳汇量是一个国家今后取得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保证。本文从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出发,主要对发展内蒙古碳汇草业探讨了初步想法。
关键词:碳;排量;内蒙古;草业
一、我国应对气候变暖的环保理念
总部设在英国剑桥的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2009年12月1日发布研究报告称,气候变化可能导致本世纪末海平面最高上升1.4米,这一最新预测是原先估计值的两倍多。世界气候变暖成为我们现在不得不思考策对的一个世界性的环境问题。
中国是最早制定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发展中国家,也是近年来节能减排力度最大的国家。正如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哥本哈根所说,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能源结构以煤为主,降低排放存在特殊困难,但仍始终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重要战略任务。中国是全球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也是世界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
二、中国高碳经济面临的碳减排压力
尽管气候变化主要是发达国家在过去三百年的工业化过程中大量使用能源造成的,我们必须正视气候变化对我国可能造成的巨大影响,但参与国际应对气候变化有利对中国的科学发展。2009年11月2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宣布到2020年使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说明中国政府主动承
担了气候问题带来的碳减排压力。
《关于中国未来低碳发展路径和技术选择的情景研究>的研究报告提到,2005年中国共排放温室气体56亿吨。如果到2020年时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削减33%,则2020年中国将排放109亿吨二氧化碳。当减排目标设定为“下降45%”时.则减排目标要下降22亿吨二氧化碳,每减排一吨碳的成本上升到14美元,每年增减排成本为300亿美元,约占当年中国GDP的0.4%,相当于全国户居民每年要多负担64美元。“如果把新的承诺将造成的潜在的宏观经济损失、特定行业的失业以及提高贫困和弱势群体的生存成本等计算在内,则中国需付出的代价更为巨大。
三、发展草原碳汇是对减少碳排放的贡献
《中国碳平衡交易框架研究报告》称,2006年,中国的碳汇总量约为8.95亿吨,其中,各省市区中以内蒙古自治区最高,约为1.52亿吨。主要由森林、草原和农耕上地的贡献构成。目前在国际认可的可以作为碳交易的产品是碳易的增量,由于受前一阶段国际CDM碳交易的影响,多以森林为例,如内蒙古的森林面积约2051万公顷,每年约增加70万公顷,到2010年,森林覆盖率有可能超过20%。据专家测算,每公顷温带森林每年的固碳能力为2.7-11.25吨,取其均数约5吨,则内蒙每年可增加森林碳贮最350万吨,再加疏林、散牛木,总体上不会低于500万吨。这次全球高峰会上中国提出要种植4000万公顷森林来吸收C02也是处于同样的习惯考虑。
中国的草原主要分布在西藏、新疆、青海、内蒙古等西北省份,重新认识草原的碳汇贡献能力,对保护草原生态、促进各民族和谐共进度十分有利。这次全球应对气候变暖行动,给中西部省份草原经济带来了发展机遇。
四、发展内蒙古碳汇草业的初步想法
内蒙古是我国的能源、资源大省,也是全国6个依赖度最高的省区之一。这种过度依赖煤炭的消费结构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二氧化碳排放过大,与发展低碳经济的要求相背离。据《节能与环保》杂志2009年第二期披露,内蒙古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已列入环渤海与长三角(内蒙古一山西一河北一辽宁一山东一江苏一浙江)高排放连绵带。内蒙古二氧化碳的排放强度(单位GDP的排放量)属于中国西部的高强度区。内蒙古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排放量/人口数量)为11.95吨/人已居全国一、二位,是海南省0.93吨/人的173倍。显然,处于“高碳消耗”状态的内蒙古,应及早去研究自己的碳平衡问题,不仅认清楚自己每年通过造林面积增加而增加的森林碳贮最350万吨能力,欢迎注意到向己拥有13亿亩天然草原以及可植草的沙漠荒漠治理潜力。
发展内蒙古碳汇草业,要加强碳汇草业的基础研究能力,如研究清楚主要草种的固碳能力,不同类型草原的同碳能力,一直到全省全国的草场草业固碳能力。要建设自己的碳汇草业检测实验室,培育自己的科技队伍,制定自己的产品标准,进行国际合作,得到国际认可。
作为内蒙古草业、生态环境以及方方面面有关的科技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协助政府搞清楚我们草原的碳汇家底,研究低碳草业。从发展低碳草业方面为国家作些贡献。我们相信,促进碳汇草业的工作于国有利,于民有利。
参考文献:
1、黄舒伶,美国碳排放交易市场之作法[J].能源报导月刊,2007,(12):11-13.
2、姜巍,张雷资源短缺与中国资源节约发展方向探讨[期刊论文] 地理科学进展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