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守登
随着养殖业快速发展,规模养猪已经成为生猪养殖主要模式,但是规模养猪的发展带来了猪发病率高的问题,而多数养殖场在进行猪病控制时往往只重视隔离、消毒、免疫、治疗,采取药物保健预防等专业性防疫工作,而忽视日常生产管理,导致猪场疫病控制效果不佳。笔者认为规模猪场疫病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首先应创造一个好的养殖环境,包括猪场理想的选址、科学的布局、建造合理的猪舍、配置良好的设施等,这是猪病控制的基础条件;其次是认真搞好规模猪场生产管理,包括坚持采用良好的管理模式、合理的饲养密度、良好的环境控制措施、严格的管理秩序,这是猪病控制的重要环节;最后是隔离、消毒、免疫、治疗等专业性防疫工作,这是猪病控制的关键环节,三者缺一不可,否则就难以对猪病发生进行有效的控制。现着重就规模猪场生产管理谈几点体会:
一、规模猪场特点及容易产生的问题
与传统生猪养殖相比,规模猪场养猪的主要特点是生猪存栏多,饲养密度大,由此导致生猪养殖环境“三多一少”,即病原体多,有害气体多,散热排湿多,氧气含量少,最终造成发病多。
1. 病原体多,导致生猪发病率高,治愈难度大
每个生猪体内外都携带一定病原体,所携带病原体种类和数量不尽相同;生猪在生长、发育、繁殖过程中必然向环境中排放病原体,生猪存栏越多排放病原体种类和数量就必然多,这样抗病力弱的生猪就会发病,而且由于病原种类多而复杂,难以治愈;同时,生猪患病后向外排毒的数量猛增,又会导致舍内其他猪发病,形成恶性循环。
2. 有害气体多,导致生猪呼吸道疾病发病率高
生猪在其生长、发育、繁殖等各种生命活动中,要排出大量排泄物,其中含有的二氧化碳、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对生猪健康都有不同程度影响。二氧化碳的危害主要是造成缺氧,引起慢性毒害。氨气的危害,低浓度长期作用下,猪体质变弱,对某些疾病敏感,采食量、日增重、生殖能力都下降;较高浓度时能刺激黏膜,引起黏膜充血、喉头水肿、支气管炎,严重时引起肺水肿、肺出血。硫化氢的危害主要是刺激黏膜,引起眼结膜炎、鼻炎、气管炎,以致发生肺水肿;长期处在低浓度硫化氢的环境中,猪体质变弱,抗病力下降。
3. 散热排湿多,夏季猪舍温度高、湿度大
在猪舍内每头生猪都是一个散热排湿体,单位面积内生猪存栏越多,散热排湿就越多,特别在炎热季节就会造成猪舍温度过高、湿度过大。高温会使种公猪性欲减弱,精液质量下降;能使妊娠母猪受胎下降,胚胎存活率下降,窝重降低等;可引起初生仔猪生活力衰退,死亡率提高;还可使哺乳母猪采食量大大减少,产奶也减少。温度过高,生猪生长缓慢,死亡率增加;过热导致热射病,并诱发附红细胞体病等疾病。湿度过高会使病原体大量繁殖,诱发腹泻等疾病。当舍内环境温度较高时,舍内相对湿度大会妨碍猪的蒸发散热,从而加剧高温的危害。
4. 氧气往往不能满足生猪生长需要
氧气是生猪进行新陈代谢的关键物质,是生猪生命活动的第一需要,是保证生猪生长、发育、繁殖等各种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而规模猪场由于单位面积内生猪存栏多,往往造成猪舍内氧气含量不足,生猪长期处在缺氧的环境下会导致体质下降,生产力降低,处于亚健康状态,对疾病的抵抗力减弱,易感染疾病且难以治愈。
二、加强综合管理,全面解决“三多一少”问题
1. 保持合理的密度,解决空气质量差、猪舍病原多问题
①合理建造猪舍。规模养猪密度要合理,如育肥猪舍,全漏缝猪床0.75米2/头、非漏缝猪床1.0米2/头;保育猪舍,全漏缝猪床0.375米2/头、非漏缝猪床0.5米2/头。猪场必须严格按照生猪养殖密度建造猪舍,面积只能大不能小;否则,密度过大,必然造成空气质量差,生猪发病率高。
②合理确定母猪群数量。各个猪场必须根据本场母猪繁殖情况,合理确定母猪群数量,确保繁殖的保育猪、育肥猪密度控制在上述要求的范围内,并尽量留有一定余地,决不能因产仔过多造成密度过大。若密度过大,应将多余仔猪转移或销售到他处饲养。
③保持繁殖的均衡性。在合理确定母猪群基础上必须按照均衡合理的配种计划搞好母猪繁殖工作,如果繁殖不均衡势必造成产仔高峰出现,导致某个阶段生猪密度大,给疾病控制造成压力;或造成产仔低谷出现,造成某个阶段猪舍闲置。
④严格执行生产工艺。各个猪场猪舍建造面积与类别、技术水平等情况不同,因此,养殖场必须制定符合本场实际的生产工艺。生产工艺一旦确定,就必须严格执行,一定要及时转群、出栏,决不能因任何因素延后转群或出栏,否则,必然造成猪舍不足、相对密度大和发病率上升。特别是在生猪价格不理想时,更应坚持,否则不仅造成亏损严重,还会导致生猪发病率大幅上升。
2. 采取良好的管理模式,解决病原多而复杂问题
①坚持自繁自养。猪场引种有疾病风险,特别是引入商品仔猪时次数频繁,数量较大,渠道较多,管理困难,造成传染病发生的风险更大。因此,规模猪场必须配备健全的种猪猪群,仔猪供应实行自供自给,减少外来猪病传入。种猪必须来自无疫区,经当地检疫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引进;凡新引进种猪必须赶入隔离饲养舍单独饲养1个月后进行疫病监测检验,确定无疫后进行驱虫免疫,再让其接触本场猪群病菌,形成主动免疫。
②实行全进全出。不同日龄的生猪对温度、湿度、饲料营养等要求不同,如果将日龄差别较大的生猪放置在同一猪舍饲养,势必造成一部分生猪因环境不适或防疫不当而发病;同时,还可能造成转群、出栏时间过长,甚至造成猪舍不能空置消毒,污染严重,疫情不断。因此,哺乳仔猪、保育猪、育肥猪等必须日龄相近,一次性入舍,同期出栏;出栏后猪舍清空,经过清粪、冲洗、消毒(有条件的进行熏蒸消毒),空置数日后再进行下一轮养殖。
③猪舍(场)适度空置。多数病原微生物只有在生猪或其他动物体内才能大量生存与繁殖,因此,对于发病率高、病原复杂的猪舍最好的方法是冲刷干净后空置一段时间,这样多数病原微生物因失去生存基础而死亡。空置时间越长越好,一般以7~15天为宜,冬季时间长一些,夏季时间短一些。条件好的养猪场可以实行多点布局,设置若干个小型专业场,病情复杂时,全场空置,彻底消除一些病原。
④实行分段式管理。不同日龄的生猪对于环境要求和疾病抵抗力强弱不同,因此,应将它们分开饲养,一般分为种猪区、保育猪区、育肥区,猪场规模大一点可以分得更细一些。
3. 加强猪舍日常管理
①做好温度管理。猪舍温度按如下要求控制:1~3日龄36~35℃,4~7日龄35~32℃,2周龄31℃左右,3周龄29℃左右,4周龄28℃左右,5周龄28~27℃,6周龄27~26℃,7周龄26~24℃,8周龄24~22℃;育肥猪16~22℃,种公猪13~19℃,配种和妊娠母猪13~20℃,哺乳母猪18~22℃。温度管理包括降温、升温两方面,降温主要是在炎热季节降低猪舍温度,使其尽量适应生猪各种生理需要,主要是依靠强制通风并借助喷水或水帘等设施进行;升温主要是在寒冷季节提高猪舍温度,主要是借助热源向舍内散热。
②注重通风换气。良好的通风不仅是降低猪舍高温、高湿和有害气体浓度的主要手段,而且是减少病原的有效手段。猪舍参考最低换气量和有害气体浓度最高限量如表1、表2所示:
表2 猪舍内有害气体最高限量
但是冬季通风、保温、排湿是非常矛盾的,通风过小,舍内空气质量达不到要求;通风过大,舍内温度过低。因此,在寒冷季节进行通风换气工作时,首要完善供暖设施,保证暖气供应,保证必要通风不会引发舍温大幅下降;其次应兼顾通风与降温,最好配备气体测定仪和温度计,根据测定结果进行调整,既要保证有害气体低于临界值,又要保证猪舍温度尽量接近适宜温度;有条件的猪场尽可能安装变频风机,通过温度探头自动控制舍内温度与空气质量;再次把握好通风时机,早晨必须及时通风,但应将猪群哄动处于清醒活动状态以防感冒,中午气温升高应加大通风,每天通风3~5次;最后要有良好的通风方式,冬季通风换气的进风口不要过低,要尽量高,出风口尽量低,这样可以让舍外冷空气与舍内热空气经过热交换后比较温和地流动到生猪附近,不至于引发生猪感冒等问题。炎热季节要打开所有通风孔,开启喷水降温设施和风机等,降低猪舍温度和湿度;如果使用降温水帘,则应关闭除降温水帘外的所有进风口,以确保降温效果。
③坚持搞好舍内环境卫生。搞好舍内环境卫生,及时清楚粪尿等杂物是减少舍内病原微生物和有害气体的有效手段,因此必须坚持搞好舍内环境卫生。
4. 搞好场区宏观控制,防止疫情传播
①种猪引进管理。严格控制生猪引进,从场外引进生猪原则上只准引进种猪,不得引进商品猪;种猪必须到无疫区国家批准的正规供种单位引进,引进后先隔离饲养1个月,确定无疫病再合圈饲养。
②活猪出场管理。调运生猪时,生猪装车应由本场职工进行,外来人员不得进入猪舍挑选活猪,装车完毕后进行更衣消毒或紫外线消毒10~15分钟;装猪车辆应在固定的装猪台进行,不准进入生产区内;车辆要严格消毒。
③人员出入场管理。凡进入生产区的人员必须在消毒更衣室内洗澡、更衣,换鞋后才能进入生产区;工作衣、鞋、帽要保持清洁,定期消毒;外来人员必须进场时,按消毒程序严格消毒且在场内人员陪同下方可进入生产区;凡需进入猪舍的人员,必须在生活区隔离1~3天(冬季长一些,夏季可短一些),按程序消毒后入场,进入猪舍时还需要更换衣、帽,洗手、踩脚垫消毒。
④消毒管理。工具、车辆冲洗干净后再消毒,车辆必须经过门口的消毒池。生产区内、外的车辆严格分工,生产区内车辆只限在生产区内使用,不能出生产区;生产区外车辆不能进入生产区,必须进入时,车辆经消毒后方可进入;进入生产区内物品应无污染,所有需要进入生产区的物品要经熏蒸消毒或消毒液浸泡1小时后方可进入;各栋猪舍所有用具必须固定使用,不得串栋使用。
⑤良好的管理秩序。场内任何人员不得从场外带入猪肉等生猪产品,带入其他肉品必须经过熟制,场内人员消费的猪肉必须用本场生猪就地屠宰;生产人员应定期到卫生部门进行健康检查,不得患有人畜共患传染病;场内生产人员要坚守岗位,不得串栋;维修工或其他工作人员需要由一栋转移到另一栋猪舍时,要重新消毒,更换消毒后的衣、鞋、帽。
(作者联系地址:河南省陕县畜牧技术推广中心 邮编:47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