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君
作者:刘国君,海南医学院临床学院就业办公室副主任,国家高级职业指导师,海南省人文医学研究基地培训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大学生就业、人文医学(571101)。
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更多折射出的是体制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大学生就业大体上经历了“统招统分”“就业双轨制”和“市场导向”三个阶段,而大学生就业问题是随着“就业双轨制”出现后才逐步凸显的。随着高校扩招,大学招生数量陡增,随之而来的便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据统计,2014年,大学毕业生创历史新高,达到727万。据估计,2015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达到749万,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
早在2000年,也就是中国高等教育扩招后的第二年,德国社会学家罗力博士就指出:中国的高等教育首先是要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和就业能力,否则,学生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就会手足无措,弄不好反而可能成为社会的负担。我国学者郑晓明教授在《“就业能力”论》一文中首次提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概念。他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多种能力的集合,是一种实现自我价值的本领,这些能力具体包括学习能力、思想能力、实践能力、应聘能力和适应能力、情商和智商等。尔后,很多学者对大学生就业能力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论述。综合而言,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大学生个人综合素质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人职匹配”的能力。
为了解海南省高校学生就业能力情况,课题组对海南省海口市八所本专科学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900份,回收891份,问卷回收率99%,问卷有效率为100%。问卷涉及就业能力、创新能力、适应能力以及就业指导等四个维度的16个问题。数据采用双人双机录入,并建立Excel数据库,结果统计分析如下。
就业能力认知度分析 通过调查,有13.29%的大学生根本不知道“就业能力”;13.53%的学生认为就业能力就是所学的专业技能;13.74%的学生认为就业能力就是找到工作的能力;17.43%的学生认为自己在求职时所具备的优势是学习成绩,有14.05%的学生认为在校获得各种证书是自己求职时的优势。
由此可以看出,很多大学生对就业能力的理解不透彻,对个人就业能力的把握不到位,这样就导致学生在大学学习生涯中无法有针对性地培养自己的就业能力。
就业能力适应分析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越来越多的学生走进大学,但是由于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很多学生到学校后感觉很迷茫,大多局限于专业课程的学习与记忆,而忽略了课程外的知识和技能,喊出了“及格万岁”的口号。部分学生虽然考过英语四级或六级,却不具备日常英语的表达能力;通过了计算机等级考试,却不具备计算机操作的相应技能。
1)职业适应能力不足。职业适应能力反映的是个人择业意识、职业角色与职业理想等方面的内容,也包括职业价值观和职业行为。据调查,有21.34%的大学生认为自己难以承受挫折,41.56%的人认为自己专业能力不能适应职业要求,25.81%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沟通协调能力不够,影响职业适应能力,11.28%的学生认为还存在其他影响职业适应能力的因素。由于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普遍流于形式,导致部分学生的择业意识不完备。
2)知识陈旧,转化率低。高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未能及时转型,缺乏科学的规划和预测,导致部分大学生专业能力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再加之教学形式的单一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专业技能的发展。据调查,74.33%的学生反映在校学习多数精力都用来“应付考试”,考试结束后,知识都忘得差不多了;21.51%的学生认为学习是为了日后更好地工作;4.15%的学生根本都没思考过这个问题。而我国应届大学生由于动手能力差、专业技能不成熟,很难马上达到新的岗位要求,大多需要1~1.5年来学习和转化。
就业创新能力分析 “90后”一代的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升学就业等都由家长包办,依赖性较强。据调查,大学生“完全独立完成自己的意愿选专业、定职业、找工作”的仅占调查总人数的40%。此外,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不足,就业创新意识缺乏。据调查,有42.23%的大学生“基本没有创新”的想法,有39.23%的大学生“从来没有创新”的想法,只有18.54%的大学生表示“有创新”的想法。大学生创新意识不强,就阻碍了他们创新能力的提升,在就业过程中感觉自己与社会脱节。
就业指导认知分析 据调查,47.58%的大学生认为,学校“很有必要”开设职业生涯课;37.93%的大学生认为开不开职业生涯课,对自己没有影响,采取“无所谓”的态度;还有14.49%的学生认为“根本没有必要”开设职业生涯课程。由于大学生对就业政策、就业环境、就业形势等缺乏及时而全面的了解与认识,再加之就业准备不足,易出现大学生就业盲目,常造成“被动就业”。
实现高等教育与社会接轨,增强大学生的就业技能高等学校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人力资源的主要阵地,以需求为导向应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方向。不根据社会需要培养学生,就会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技能不能与用人单位的职位需要相匹配,出现技术性失业。增强学校与社会的双向互动,根据社会需要设置专业、规划课程,创新教学方法和革新教学内容,才能发挥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作用。因此,高等学校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以社会需要为导向,以培养学生核心能力为基础,培养社会用得着的多种人才。
提高就业指导水平,增强大学生的择业技能 在择业市场上,由于大学生必要的求职技巧缺乏,择业技能不高,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高校就业指导服务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环节,应当充分发挥高校就业指导服务的职能,从大学生意识形态上进行指导,也可聘请有经验的就业指导实践专家现场授课,提高就业质量和水平。此外,高等学校还应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形成科学的就业指导体系,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观。通过高水平的就业指导和服务,科学指导大学生专业技能学习,助推大学生实现就业理想。
着重培养大学生的生涯规划能力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手段,大学开展一系列生涯规划课程,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生涯规划能力,提升就业能力。如大学生涯规划教育可实行全过程教育,对大一新生开展以“自我评价”“全面认识自我”为主题的生涯教育,让每个学生充分了解自己,客观评判自我,让他们知道自己可以从事什么职业;对大二的学生可以开展职业调研,以“专业与职业”作为生涯规划课的主线;对大三的学生重点开展以“职业体验”为课题的入职尝试教育,帮助他们获取职业经验和职业认识;对毕业班的学生主要开展“求职技能培训”,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求职技巧。
注重大学生职业品质培养 大学生职业品质更多表现出来的是一种“职业情商”。对大学生的职业品质的培养,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品格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通过增加学生见习机会、模拟招聘等方式和手段,提升学生职业意识和就业能力。此外,还可以通过学生社团培养大学生的职业品质,鼓励大学生参与各种社团,培养他们的职业道德、团队精神和良好的心理素质。通过多种途径积极推进大学生诚实、敬业、守信、负责、认真、服从及创新等品质的培养。
[1]康廷虎.大学生就业能力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36.
[2]俞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变迁的历史考察和趋势分析[J].理论观察,2009(1):124-125.
[3]余长春,王润斌.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的匹配[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76.
[4]陈勇.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开发路径研究上海[D].杭州:浙江大学,2012.
[5]吴御生,罗三桂.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路径选择[J].中国大学教育,2011(5):75-77.
[6]赵军,魏会茹,常晓莉.大学生就业调查与指导对策:以石家庄学院为例[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8(3):117-120.
[7]郑晓明.“就业能力”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5):91-92.
[8]杨江云.“双轨制”与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思考[J].龙岩学院学报,2007(4):1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