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太空》杂志隆重举办东方红-1卫星发射成功45周年座谈会

2015-07-08 00:41俞盈帆陆征
国际太空 2015年5期
关键词:东方红研究员长征

本刊记者  俞盈帆 陆征

《国际太空》杂志隆重举办东方红-1卫星发射成功45周年座谈会

本刊记者 俞盈帆陆征

2015年4月24日,由《国际太空》杂志社在京隆重举办东方红-1卫星成功发射45周年座谈会。座谈会由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党委书记宋海丰主持,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履谦、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原秘书长周晓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科技委秘书长卢春平,以及当年参加过东方红-1卫星、长征-1火箭研制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单位的30余位老专家参加了座谈会,并积极发言。

与会者合影

宋海丰书记主持了会议。他对老专家们的到会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的基本情况和业务优势。

周晓飞原秘书长致辞。他高度评价了东方红-1卫星的历史意义,高度评价了老专家们在开创中国空间事业、弘扬航天精神方面做出的巨大贡献。

老专家们认真观看了当年拍摄的《宇宙高歌东方红》纪录片。随后,当年参与研制东方红-1卫星、长征-1火箭总体设计、测控系统、温控系统、电源系统、结构系统、乐音装置、推进系统、接收系统、观测体等方面的老专家纷纷讲述了各自亲历的精彩故事。

李颐黎研究员首先发言,他回忆了当年七机部八院在1967年11月前承担长征-1运载火箭轨道设计时的一些故事,介绍了长征-1运载火箭总体方案及其轨道设计是如何确定下来的。李颐黎回忆说,当年的研制过程中,各研制单位实事求是、大力协同,为东方红-1卫星确定了一个合理可行的轨道方案,确保了发射和运行成功。李颐黎还接受了王怀义研究员的委托,代他介绍了长征-1运载火箭滑行段姿态控制的设计和在发射现场排除滑行段姿态控制系统部件故障的情况。

东方红-1卫星研制队伍最早的成员之一的潘厚任研究员回忆了自己是如何被赵九章先生推荐参加东方红-1卫星研制的。他特别回忆了如何为东方红-1卫星制定发射天线方案,并在简陋条件下实施展开试验的经过。潘厚任说,研制团队在外国技术严密封锁、文革干扰严重的情况下,在5年时间内按进度、按计划完成了研制发射任务,是全国人民大力支持的结果。潘厚任还动情地说:“东方红-1卫星还在天上飞,我们中的很多人却已经走了。”

胡其正研究员缅怀了赵九章、钱骥两位已经去世的老科学家。他回忆说,人造卫星的工作可以追溯到1958年,在当时困难的条件下,通过探空火箭等项目研究,为人造卫星的研制做了大量技术储备。他强调,东方红-1卫星的技术发展非常稳健,为中国的卫星技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中国航天高科技的长跑跑好了第一棒。尤其是卫星热控非常出色,日本、法国的第一颗卫星都因为热控问题,很快失去了工作能力。而东方红-1卫星一直工作到电池耗尽。在测控跟踪上,启用了多普勒跟踪测速技术。这项技术当时在国际上刚刚起步,有关单位为此做了大量工作,成功投入了使用,不但为东方红-1卫星,也为后续型号的测控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时在中国科学院数学所从事理论工作的刘易成回忆说,自己受诸多留学归国科学家的感召,加入了东方红-1卫星研制队伍。他首先参加了多普勒测轨技术的研制,提出了理论方程并得到了实践验证。此后,他考虑到测控难度、后续卫星研制等多方面问题,对卫星轨道提出了改动意见,与其他科学家取得了共识,也符合当时火箭的能力。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韩厚建研究员高度评价了长征-1火箭研制的重要意义和攻关经历,回忆了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火箭研制的大力支持和高度重视。他特别回忆说,周恩来总理在极度繁忙的工作中,曾经多次抽出时间,召集东方红-1卫星研制团队开会,有时甚至彻夜。当卫星发射成功后,周总理非常开心地向国际社会介绍这一重大成果时,非常开心。

沈祖炜研究员回忆了为东方红-1卫星研制反光体的历程。他说,后来很多报道的描述中,东方红-1卫星装了一个反光的“裙子”,其实这是不准确的。周总理对卫星提出了“看得见”的要求,为此,他前往中国科学院光学所、天文台等单位求教。经过研究认为,东方红-1卫星至少要达到二等星的亮度才能满足要求。但在实际的工程实践中,确实提出过“裙子”的想法,但因为不容易实现而放弃了。最终决定把卫星表面做成镜面,并且在运载火箭末级上安装反光的观测体,展开后是一个球形。火箭研制部门为此提供了大力支持,克服各种困难,实现了观测体的设计要求。

闵士权研究员回顾了应答机和信标机的研究过程。他回忆说,当时比较大的问题是两种设备的相互干扰问题,这成为科研工作的重点。闵世权还特地指出,东方红-1卫星的研制成功,不但对国家对民族有重大的意义,对航天本身也具有重大意义。潜在用户单位看到了航天科研队伍的能力,主动提出研制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的要求,开创了我国研制通信卫星的历史。

国家广电总局原总工程师张金城回忆了为东方红-1卫星研制和部署地面乐音接收设备的过程。当时他们克服交通上的困难,跑遍全国建立接收点。他回忆说,当时铁路运力紧张,用货运方式运送设备已经来不及了。他就带着一名解放军战士,用行李车运送设备和铁塔。为了把设备运到湖南,他们乘坐北京到广州的特快列车,铁路部门为了协助卸货,特意停站半个小时。他感慨地说,只有那个时代才能做到这样的事情。

朱毅麟研究员也缅怀了赵九章、钱骥两位前辈,并以“提出一个伟大的目标,甚至比实现这个目标更重要”评价他们所发挥的作用。朱毅麟还回忆了长征-1火箭方案“就汤下面”的由来,介绍了长征-1火箭是如何在导弹武器基础上改进研制的。他强调说,在科研创新中,继承和发展都应当得到足够的重视。

张履谦院士高度评价了《国际太空》杂志举办此次纪念会的意义,他说,卫星的出现推动了军事变革,也推动了国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意义非常大;中国的卫星事业以东方红-1卫星为起点,有了这样翻天覆地的发展,非常令人鼓舞;中国的航天事业还有更长的路要走,要建设航天强国,要具备和美、俄所具有的能力;要传承航天精神,普及航天教育。

当年参加研制卫星的姜昌、焦清德、叶万庚等老专家也介绍了当年的工作和生活情况。

座谈会上,还举行了中国太空网开通仪式。

人民网、腾讯网、中新社、《科技日报》、《中国航天报》等新闻媒体派记者出席了会议。人民网以《东方红-1卫星发射45周年 亲历者白发聚首》为题做了报道,被大量转载,引起了强烈反响。

猜你喜欢
东方红研究员长征
我们为参加“七大”走了一次“小长征”
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
“东方红”四号增强型平台
贾康研究员
高小平 中国行驶管理学会研究员
“东方红”五号卫星平台
“东方红英雄”家族面面观
《军事运筹与系统工程》原主编邵贻和研究员逝世
郭占恒研究员
长征五号首飞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