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静脉穿刺技术

2015-07-07 13:32郭桂英伍倚欣陈蜀梅
医学信息 2015年15期
关键词:静脉穿刺成功率

郭桂英++伍倚欣++陈蜀梅

摘要: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工作常用的操作,也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操作之一,是每一位护士必须熟练掌握的一项操作技术。本文就静脉穿刺结合近年的国内文献和笔者的临床经验探讨不同条件静脉的穿刺技巧和如何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

关键词:静脉穿刺;穿刺技巧;成功率

近年来一些国内文献表明,穿刺部位的正确选择和穿刺者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关键。

1不同条件静脉的穿刺技巧

认真选择好血管是静脉穿刺成功的第一步。快速、正确的选择静脉不仅直接影响穿刺的成功率,还能在急救中赢得抢救时间。护理工作中,由于患者的年龄、疾病、治疗不同,其周围静脉的条件也各不同。

1.1普通静脉 血管粗直、充盈,富有弹性,易于固定,常见于体质健壮者,如急性病大病初期,此时我们选择手背部静脉进行直刺或侧刺。

1.2易于滑动的静脉 此类静脉虽然粗直,但由于缺乏皮下脂肪支持,血管易于滑动,多见于老年及消瘦患者,此时宜选择手背或手腕部静脉,穿刺时左手拇指和食指分别绷紧血管两端的皮肤,同时食指应压在血管近端,以使血管充盈,这样血管也不容易滑行,右手持针,掌握好进针角度沿血管走向平行进针[1]。

1.3缺乏弹性的静脉 很多老年慢性病患者,如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血管壁厚而坚硬,有坚实感,虽然很暴露,但缺乏弹性,像铁丝,易活动。此时宜选择手背或前臂静脉,从血管远端绷紧皮肤,固定血管,选择针尖锐利的小号针头进行直刺。

1.4脆弱的静脉 慢性消耗性疾病的患者,如慢性肾炎及血液性疾病的患者,由于组织细胞退化,间质疏松,所以血管壁弹性小而脆性大,容易刺破,此时宜选择手背或手指的静脉,采用细小针尖,绷紧皮肤后从血管侧面轻缓进针,见回血后将针头放平沿血管走向缓慢推进,穿刺成功后轻轻松懈止血带,并嘱患者轻轻松拳。

1.5塌陷的静脉 见于失血过多、严重脱水及重危衰竭者,此类血管塌陷,不显露。此时宜选择前臂、手背或足背部的静脉,由于血管较难寻找,穿刺时须耐心认真,先在穿刺点以上10~15cm处扎好止血带,用拇指从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推压血管[2],使血管充盈后,再固定血管,选择小号针头进行穿刺,必要时先行局部热敷,使血管扩张显露;亦可在局部均匀涂擦1%的硝酸甘油,再用湿热毛巾置于拟穿刺部位约3 min,这时表浅小静脉均可迅速充盈,该法是利用硝酸甘油的渗透作用,使小静脉有效扩张,血管直径及充盈度也相应增加[3]。

1.6水肿患者的静脉 此类血管的特点是不显露,但充盈较好,此时宜选择手背或足背部的静脉。扎好止血带后,先给局部加压,使水肿液分散,血管显露后再行正刺或旁刺。

1.7隐性充盈静脉 此类血管的特点是深而不显,但充盈好,易于固定,见于肥胖的患者。由于皮下脂肪过厚,皮肤表浅静脉的走向不明,须先用手摸清血管的走行和深浅后再行盲刺,针尖进入皮肤后可用已消毒的食指摸着血管,引导针头进入血管,这需要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细腻的心思。

2如何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

2.1良好的心理状态 静脉穿刺成功率除与术者娴熟的技术有关外,其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心理状态也是静脉穿刺成功的关键。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资料证明,护理人员不良的心理状态是导致静脉穿刺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一切增加护士心理压力的刺激都会影响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情绪的变化可直接影响护士的注意力、意识状态、定势状态及思维状态,导致中枢协调偏差,出现判断、感觉失误[4]。因此护士在静脉穿刺时要保持情绪稳定,戒骄戒躁,不急于求成,不受外界因素干扰,面对高难度的静脉穿刺,要沉着、冷静,树立信心,勇于挑战,更要善于摸索和总结。

2.2巧用止血带 止血带的张力高低会影响肢体远端静脉的充盈度。有研究表明,绷扎止血带的张力在10.7~16.0kPa时,能使肢体远端静脉充盈达到最佳状态[5]。在冬季血管充盈不佳的情况下,可先扎紧止血带选择好要穿刺的静脉后松开止血带片刻,再扎止血带,可使静脉更充盈。有研究表明,采用止血带扎-放松-再扎的方法能使"一针见血率"由53.6%提高到80%[6]。

2.3增大进针角度 适当增大进针角度,既能使操作者省力,又能减轻患者的痛感。研究表明,大角度(35°~40°)静脉穿刺比常规法静脉穿刺回血时间缩短1.24s,一次穿刺成功率由92.27%提高到96.44%,皮下淤血率由1.96%减少到0.25%[7]。

2.4妥善固定 固定方法是整个输液过程的重要环节,我们常采用一侧滚动法。根据力学、美学原理采用一侧滚动法较为规范,即先粘贴一侧皮肤,拉紧胶布至对侧皮肤,这样可使胶布处于紧张状态,保证不松动。

2.5正确拔针 拔针时压迫穿刺处的手法不正确或压迫时间过短是造成皮下淤血的主要原因之一,皮下淤血后静脉显露不良,出血量大时血肿机化压迫血管,致使血管易与周围组织粘连,使该血管无法继续使用。因此正确拔针是保护远端周围静脉的重要措施之一。拔针时应先将手指指腹顺静脉走行平压在覆盖穿刺部位的小敷料上,压迫范围以皮肤和血管壁两个穿刺点为中心,而且要大于两个穿刺点,针尖拔出后立即按压穿刺部位2~5 min,勿在按压穿刺部位的同时拔针,否则会引起局部疼痛或造成血管壁损伤[8]。

2.6穿破后的补救方法 穿刺后无回血,外撤针头时见回血,说明针头已穿透血管,应用指压穿破部位止血进行补救。方法一,穿破血管后,将针头往外撤,当见回血时停止撤针,立即手指重压穿破部位血管1min,同时松开止血带,然后打开输液器,此时手指轻压,以液体能缓慢通过为准,观察1min左右,若无液体外渗即可停止按压,敷贴妥善固定针头即可;方法二,穿破血管后,将针头外撤,见回血后停止撤针,再将针头平行进针至针梗的3/4,使针尖超过血管穿破部位,可以避免液体外渗。

参考文献:

[1]杨瑞芳.判断细小静脉穿刺成功的方法探讨[J].当代医学,2010,33(088):124-125.

[2]牟丹辉.浅谈如何提高细小静脉穿刺的成功率[J].中华中医药学杂志,2008,6(2):105-106.

[3]李波,王小梅.小静脉穿刺新法[J].实用护理杂志,1995,11(7):31.

[4]肖东霞.静脉穿刺与临床疗效[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5,14(增):901~902.

[5]白丽梅,付常青,郭欣欣,等.止血带张力对静脉充盈度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10):587-588.

[6]魏晓霞,王翠花,在充盈不佳血管中止血带对套管针穿刺的影响[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2):7-8.

[7]宋晓波,杨宁江,岳建峰,等.大角度静脉穿刺技术的临床与实验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0,15(6):407-408.

[8]任莉莉.肢体远端浅表静脉的保护[J].护士进修杂志,1994,9(6):34.

编辑/申磊

猜你喜欢
静脉穿刺成功率
成功率100%,一颗玻璃珠入水,瓶子终于坐不住了!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年轻护士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效果分析
静脉穿刺辅助装置在肥胖患者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颈外静脉穿刺及其护理干预在心源性
如何提高国际工程项目开发的成功率
逆心方向静脉穿刺输液应用于肾病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观察
四肢远端浅静脉逆行性静脉穿刺在临床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