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会计理论研究的规范法与实证法

2015-07-07 17:53刘春丽
中国经贸 2015年8期

刘春丽

【摘 要】实证法和规范法是两种基本的会计理论研究方法。新世纪以来,全球经济进入快速稳步发展,我国经济全球化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突破。与此同时,我国会计准则不断加深与国际先进准则的趋同,会计理论研究及其方法也在逐步完善和改进,本文就目前我国会计理论研究中广泛运用的规范研究法和实证研究法进行简单分析和介绍,并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目前的会计理论研究及方法提出一些完善性的措施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会计理论研究;实证法;规范法

一、会计理论及其研究方法的分类

在西方发达国家,一直以来不同的会计学者们基于不同的会计理论方法论以及目的相关联性,对会计理论形成了不同的学派系别。因此我们可以从会计理论所运用的研究方法以及会计理论的目的两个角度会计理论进行分类。但是在这里应说明的是,凡事都是相对的,人们对会计理论研究方法的分类也是相对而言的。出生于北美的会计名人Walker及其他众多研究者等都赞同对会计理论研究方法分类。依照会计理论的不同,会计理论界通常将会计理论研究方法分为以下两类:即会计理论研究的规范法和会计理论研究的实证法。

所谓会计理论研究的规范法主要包括归纳法、演绎法、伦理法、社会学法、经济学法、事项法等,这其中被应用的最广泛的是演绎法即由普遍性原则推导出个别结论的一种推理方法。规范研究法一般采用的思路是先确定一个研究目的并提出假设,再根据所确定的目的和提出的假设导出为实际应用提供依据的合理原则和程序。这种方法强调从逻辑推理,从逻辑高度概括出会计事项,从而推动会计实务的发展,最终目的是为了推动准则的更新和制定。习惯上,会计理论界通常把采用规范研究方法形成的会计理论称作规范会计理论。这种方法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被会计学界广泛采用。当然任何事物都不是完美的,规范研究法作为会计的核心方法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虽然通过逻辑推理所得出的结论具有很强的说服性,但是如果逻辑推理过程所依据的前提和假设是错误的,那么也会直接影响推理结论的正确性。

实证研究方法的出现同社会经济发展相关,西方会计学理论发展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出现了一种基于数学方法。当时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市场发展很快,投资者对于会计信息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会计理论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因此,这种通过建立模型和对数据分析的一种会计研究方法,即实证研究法应运而生。这种研究方法一般采用先确立研究课题并寻找相关理论,然后提出假设或命题并将其操作化,设计研究方案,搜集数据资料并利用模型进行分析,最终给出分析结果,以说明最初的假设是否成立。在这整个过程中,综合了归纳、分析、比较、综合与数学等基本研究方法。由于该种方法对于数学理论的强调和应用从而使得定量研究在会计理论发展过程中成为可能,使得其与传统的规范研究只强调定性研究有了较大的区别。由于定量研究方法的出现拓宽了会计的研究课题,使得对于资本市场规律的研究、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导致的资本市场的反映等研究课题成为可能。使研究者对会计理论的认识又更进了一步。

二、当前实证研究方法存在的问题

1.数理统计方法的固有缺陷

首先,由于研究者在研究之处会有一个预期的假设,那么在选择样本的时候很有可能带感情倾向地挑选样本,即样本能否充分反映总体的问题。其次,目前实证会计研究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多数是线性模型,当模型中存在多个解释变量的时候,这些变量之间的同线性问题难以解决。如果把这些关系都简单的看作是“线性关系”,而当研究者发现数据之间呈现出非线性关系时,很多研究者没有去发掘它们之间的真实关系,二是研究如何使这些关系变得线性化,这样很容易造成由于过度简化隐藏在这些事物背后的复杂联系歪曲事实。最后,从数理统计的原理来看,即使在数据充分、模型合理的前提下,实证研究所采用的假设检验方法,也难以摆脱弃真和纳伪的可能性。

2.假设前提的客观性

实证研究方法的前提包括委托代理理论、有效资本市场假说、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以及信息不对称理论基础之上。就有效资本市场假说而言,强式有效市场当然是最佳选择,当然这样的完美市场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但是如果所研究的资本市场低于次强式假设,那么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实证会计研究结论的正确性就可能存在问题。就我国资本市场而言,我国资本市场起步较晚,加之受到过去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必然存在着某些缺陷。比如说,公司业绩和股票价格波动之间相关性较弱。投资者投资行为不成熟、宏观经济政策和中观的产业政策、政府的行政干预等等一系列非自由市场竞争因素对于资本市场的影响较大。这就不可避免的会导致数据的可比性、完整性和真实性不能达到要求。如果使用这样的数据来进行实证研究,必然会影响数据分析结果的客观和公正。如果研究者使用这样的分析结果来解释或者预测资本市场变化或者投资行为,必然引起争议。

三、建议和措施

1.正确理解实证研究法和规范研究法之间的关系

总的来说,不论是实证研究法还是规范研究法,这两种研究方法并不相互排斥。它们的目标是一致的,只是采用的论证方法各有侧重。规范研究法重点关注逻辑分析的严谨性,而实证研究法则用数据说话。所以在进行会计理论研究时,完全可以采用两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即先利用规范研究的归纳法提出假设命题,进行演绎以求得可供观察的结果,再把该演绎得到的结果与实证经验相比较以检验所求证的假设命题。

要确保实现预期的会计理论研究的目的,就要求学者必须在经过实证检验的假设的基础上进行会计理论的规范性研究,然后再用规范研究的结论或者成果对会计实务或实践进行指导和规范。尽管部分会计理论的实证学者仅仅是点明了解决问题的可选择方法,并且不具体建议选择哪一种,但这从本质上来说指引着未来会计政策的发展趋势,无形之中包含了规范性研究的成分。另外,人们常常有一种错误的理解,其实实证中对相关数据的论证和检验具有相当的局限性,丝毫不意味着实践的真实状况,可能仅仅是实践的某一次或者小部分结果。会计理论研究其实就是先把会计理论运用于实践,持续变化的实践再在反作用于理论,学者们通过演绎、归纳等规范研究法对会计理论进行改进甚至变革,并以数据进行检验。

所以,会计理论研究的规范法与实证法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人们不必也无法将两者划清界限,两者都是基本研究方法,只是一个注重归纳演绎一个注重数据论证,其最终结果都要被应用于实践并被检验。

2.正确运用实证研究法并注重其规范性

我国很多出名的会计理论研究者都曾经提出,在运用实证法进行会计理论研究时,应当同时注重其规范性。我国第一位会计学女博士,厦门大学研究生院现任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曲晓辉教授就曾经提出,“规范地實施会计理论实证研究是众多学者在运用实证会计进行会计理论研究时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另外,曲教授还曾明确指出在运用实证法进行会计理论研究的过程中的规范性包含两层含义,第一层是技术方法的可行性,第二层是组织实施程序的合理性。同规范会计研究一样,实证会计研究也有专门的研究思路及步骤,并且这些研究思路和步骤又会随着实际情况的不同而呈现出动态变化。会计实证研究最常见的思路可以概括为这样:即问题——目标——假设——数据——检验假设——对检验结果进行阐释并由此产生最终的研究结论,每一步环环相扣,必须确保前后一致并科学合理。所以,研究者应当对每一过程中潜在的问题又一个充分的认识并妥善处理,这样才能得到正确和客观的结论。

3.完善发展会计的研究理论和方法

规范性研究和实证性研究两者互相依赖,不断完善规范研究、大力支持实证研究。另外,若要加快会计理论研究的进程,就必须在具体研究方法上作出改进,比如鼓励学者们积极以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实地调查调研等研究方法展开研究,不断地完善并丰富研究理论及方法。我国在2006年出台的新的会计准则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并蕴含了我国会计规范研究的丰硕成果以及实证研究的深厚积淀。随着会计准则的持续改革,必将促进更多的实证研究,并为规范研究提供基础,进而促进会计理论的快速发展与进步,并为未来准则的制定与完善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滢.中国实证会计研究现状与对策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4, 24:182.

[2]许腾晖.对会计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争议的科学哲学思考[D].东北财经大学,2013.

[3]李建新.分析规范会计理论与实证会计理论评述[J]. 中国外资,2013,1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