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教育:搭上顺风车,日子会好过吗

2015-07-07 15:45解松川
销售与市场(管理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线下标准化学习者

文 | 帅 萍 解松川

在线教育:搭上顺风车,日子会好过吗

文 | 帅 萍 解松川

作为又一个大热的互联网融合产物,在线教育拥有的美好前景吸引了众多投资者和创业者,但仅仅把线下的教育资源和使用场景搬到线上,在线教育将很难迎来好日子。

自从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将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后,各行各业都开始思考如何在企业的未来转型发展过程中更好地与互联网相结合。作为继电商、网游、社交网络之后的又一个互联网融合产物,在线教育近些年呈现出一片蓝海态势,吸引了众多投资者和创业者,而与此同时该领域创业的失败案例也屡见不鲜。如今,迎面驶来的政策顺风车为国内在线教育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它们的好日子真的就此来临了吗?

冰火两重天

与所有的“互联网+”类似,在线教育的本质在于利用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特点,更为有效地获取、处理和传递信息。但与大多数“互联网+”产品有所不同,从某种程度上讲,教育本身就是施加教育传递信息和接受教育的一方接受信息的过程。信息是教育产品的核心内容,因而互联网对教育冲击的激烈程度可能会高于其他行业。也难怪在线教育被投资界评为21世纪最热门的投资领域之一。

然而,教育又是典型的稳定性特别强的行业,改变公众对品牌的认同度明显难于其他行业。就像大学的历史声誉一旦确定,要想改变任何大学的相对地位,都需要一个更为漫长的过程。可见,尽管在线教育行业已经风生水起,但传统教育组织拥抱互联网的速度明显低于一般竞争性行业,在线教育的发展也比其他行业更为艰难和缓慢。

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在线教育行业就已缓慢起步。但直到2013年,在线教育才彻底在国内兴盛起来,这一年也被各界媒体称为“中国在线教育元年”。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达839.7亿元,在线教育用户人数达6720万人,这些数据在2014年继续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趋势。同时,在线教育在过去一年里也是一大投资热点。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在线教育合计投融资金额超过44亿元,互联网教育公司的数量以平均每天2.6家的速度持续攀升。在线教育这块蛋糕已经越做越大,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投资持续涌入行业的同时,许多在线教育企业的日子并不好过。在2013 年曾经风生水起的中小学在线教育平台梯子网,仅存在一年时间就于2014年遭遇滑铁卢,花光融资宣布解散。即使在海外上市的本土教育培训机构,发力在线教育的企业也大多业绩平淡,个别甚至尚未扭亏为盈:新东方2015财年第二财季财报净利润240万美元,同比下降44%;学而思网校2013年为集团带来100万美元亏损;学大教育也在2014财年第四季度出现1670万美元的净亏损,高于去年同期亏损水平。

互动性强的社交圈的形成有利于营造积极向上的在线学习氛围,增强在线教育的吸引力。

可在线性和不可在线性

在“互联网+”成为热门词语的今天,在线教育的好处早已被炒得沸沸扬扬。归纳下来,在线教育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线教育打破了人们接受教育的时空限制,具备极强的开放性;在线教育使学习者对学习生活安排拥有极大的自主性,为不同类型的学习者打造个性化的学习路径提供了可能;大大降低了教育投入与成本,有利于打破优质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现状,减小数字鸿沟,从而缩小影响贫富差距的因素,这也是在线教育最显著的优势。

在目前的互联网技术下,在线产品的本质特点决定了这种产品首先必须具有标准化的特征,即产品能固化、可反复利用、能够分解,这也正是在线教育成本低且服务面广的重要原因。通过录制课程视频,借助网络平台传播,衍生出了众所周知的MOOC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模式,世界名校如斯坦福大学、MIT、哈佛大学等优质课程资源的引入,很大程度上提升了MOOC平台对学习者的吸引力,迅速成就了Coursera、edX等在线教育平台。然而,以人的知识结构改造为目标的教育服务本身,存在大量的不可标准化的元素。

首先,创造知识能力的学习过程难以标准化。

许多人在讨论人与机器人比较下的不可替代性时,往往喜欢说机器人能够比人更好地解决问题,但是却很难提出问题。是的,比灌输标准化的知识分解更难的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而一旦学生能够深入地提出创新性的问题,且具备科学解答该问题的能力,也就拥有了创造知识的能力。既然知识还未创造出来,如何标准化?以博士生教育为例,一名博士生至少有一名导师,甚至多名导师,正是在博士生与导师正式和非正式的交流中,教学才相得益彰。此时,咖啡厅往往比网络的效率更高。

其次,艺术值高的学习过程难以标准化。当一门学科具备了艺术性,基本上可以笃定,该学科无法高度标准化。甚至于过早的标准化可能阻碍学生发散思维,从而无法跳出标准的条条框框。这个时候,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双进入艺术的情境之中,通过交流过程中微妙的表达,灵感油然而生,艺术值高的行业特征有很多,如经验依赖、情境依赖、高度发散和高度抽象等。

此外,在互联网面前,现场教育天然的优势并非丧失殆尽。相反,物理场景的不可替代性还将在很长时间内存在,O2O模式盛行也正是线下强大生命力的体现。

首先,场景相关训练的过程难以在线。技能培训类教育存在明显的不可在线性,因为其强调实操性与技能应用。目前,互联网技术尚不能为学习者提供高仿真性、高还原度的技能操作模拟,例如烹饪、驾驶、美容美发等职业教育要求学员掌握熟练的操作技巧,在线教育能够帮助他们获得相应的理论知识,但无法提供有效的训练环境。另外,许多运动项目的教学更加强调身临其境,比如必须下水才能学会游泳,所以在线教育的不可在线性由此可见一斑。

其次,人类社交的过程难以在线。在线教育的不可在线性还体现在,学历教育对师生互动性的要求难以通过在线方式得到满足。纵观全球的在线教育发展,尽管越来越多的世界知名学府选择共享其课程资源,但通过线上学习的方式直接获取学分,甚至取得学位的方式仍旧不被多数学校认可。尤其是进入研究生阶段以后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知识传递上升到知识创造的过程,导师与学生间面对面的交流互动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视频聊天等手段能够高度还原对话方式,但在互动性体验上不具备真实环境下直接交流的优势。而且学历教育中盛行的研讨课形式如果搬到线上也存在一些不便,学生普遍反映线上讨论的效率低于线下,日常学习中如无必要,多数学习者仍倾向于面对面进行讨论交流。

传统教育与互联网的融合之路

适时拥抱互联网。正如工业机器人创造无人车间的本质在于机器替代人类重复的简单劳动,传统教育中重复或者弱互动的部分也可以通过过程和考核的标准化加以解决,但标准化并不应该是名校课堂的简单复制,抑或是简单地做题。最新的调研数据显示,开设网络公开课程的教授中有72%认为,参加在线教育学习的学生不能达标从而获取不到学分。教育产品的标准化是在线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是在深入理解教育流程和学习本质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和研究的结果,这个过程并不排斥线下的非标准化教育,更不应该排除将非标准化的在线教育游戏、社区交流和其他方式融入其中。

从以上角度来看,未来的传统教育一定会有相当大一部分内容让步于互联网,而自身则更专注于互动化、社交化、场景化和创造性强的部分。反过来说,不具备以上特点的教师和教育机构,遇到生存的危机只是早晚的问题。

开展线下交流。站在互联网企业的角度看,走出互联网的世界,拥抱现实是一条可行之路。在线教育与线下学历教育的结合是线上线下结合的一个实例,Coursera等在线教育平台目前已经在在线教育认证上做出积极尝试,许多高等院校如IE商学院等也已开通在线学习授予学历的教育模式。跨界进入线下教育的还远不只传统意义上的纯粹在线教育企业,如线上结合线下的培训成为IT工程师社区CSDN的核心业务之一,更不用说,众多的在线教育网站利用各种形式进行线下沟通成为典型的OTO网站。

互动化和社交化。尽管互动、情境和社交是在线教育的难点,但并非不可撼动,在线教育产品开发者将目光投向了互动式、情境式教育的研究。游戏化是近年来流行的互动情境式教育产品的研发方向,他们希望通过游戏化的机制维持学习者兴趣,形成网络社群特有的行为习惯,创造线下教育无法实现的全新学习方式和学习体验。但是目前大多数游戏教育软件都相当单一,对现实的模拟程度远远不够。

字幕组的兴起为在线教育的互动性开发提供了一些新思考。字幕组现象反映的本质是社交圈先于在线学习之前形成,该社交圈充满挑战,有竞争也有合作。参与者将自己的学习成果——翻译剧集与其他人分享,既可以获得无私奉献带来的满足感,又能够看到自己能力的持续提升。看到自己花费的心血最终凝聚在一个有观众的作品里,字幕组里的参与者对语言学习的积极性得以延续甚至提升。由此可见,互动性强的社交圈的形成有利于营造积极向上的在线学习氛围,增强在线教育的吸引力。

微软小兵则从虚拟高智能机器人的视角,给包括教育在内的行业展现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当人工智能发展到可以深度互动的阶段,也许就真的只有知识创造过程无法脱离专业教育服务人士而存在。

世界在变化,教育在线,路漫漫其修远兮。(作者来自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

(编辑:王 放 fangwen118@126.com)

在目前的互联网技术下,在线产品的本质特点决定了这种产品首先必须具有标准化的特征,即产品能固化、可反复利用、能够分解。

猜你喜欢
线下标准化学习者
《大众标准化》2022年征稿启事
2022年4月部分家电线下市场简评
标准化简述
COZMINE线下集合店
传统线下与直销模式孰强孰弱?这家动保企业是这样看的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从“偶然”的疫情大爆发到“必然”的线下线上教学结合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党支部基本组织制度标准化“三字诀”工作法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