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迎春
摘 要:奉节县产城融合发展,已经具备交通状况逐步改善、三大空间基本成形、三大产业初具规模、商贸服务辐射增强四个优势,同时也存在着西部新区产业进入缓慢、兴隆旅游新城尚未实现涅之变、工业园区发展“先天不足”、优势资源开发主导权丧失四大问题。基于此,奉节县产城融合发展上确定的空间和产业目标,是科学全面的。
关键词:奉节县;产城融合;现状;目标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6-0178-02
产城融合是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背景下相对于产城分离现状提出的一种发展思路,指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以城市为基础,承载产业空间和发展产业经济,以产业为动力,驱动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以达到产业、城市、人之间有活力、持续向上发展的模式。产城融合要求,产业与城市在功能上融合,在空间上整合,通过以产兴城、以城聚产、产城互动,实现城市与产业的融合发展。本文就重庆市奉节县产城融合发展的现状与目标作以调研和分析。
一、四大基础条件已经具备
自“十一五”时期以来,奉节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百万人民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在城市建设、产业发展上取得巨大成就,为构建区域性中心城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交通状况逐步改善
全县公路总里程达到9 217公里,位居全市之首,其中二级公路509公里,三级公路93公里,四级公路3 430公里,公路网络覆盖全县所有381个行政村。尤其是2010年以来,渝宜高速奉节段通车,奉巫、奉溪高速公路相继通车,渝宜高速宜昌至奉节段今年8月实现初通,奉节交通迈入高速时代。
(二)三大空间基本成形
西部新区:规划用地12平方公里,到2020年常住人口15万,累计完成投入近85亿元,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基本到位,城市骨架已经形成。工业园区:规划用地4.6平方公里,累计投入近10亿元,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具备了企业入驻条件,已有红豆杉制药厂、卓兴包装等企业入驻。旅游新城:规划用地10.8平方公里,按照5A级景区标准进行打造,累计完成投资10.3亿元。
(三)三大产业初具规模
旅游产业:已建设形成兴隆旅游新城、天坑·地缝景区、白帝城·瞿塘峡景区,2013年全县景区门票收入达5 830万元,旅游综合收入达23.4亿元,旅游经济实际贡献率初步显现。能源产业:已建成水电项目23万千瓦,华电奉节火电、茅草坝水电、金凤山和云雾山风电项目建设有序推进。特色效益农业:已形成种植脐橙28.5万亩、年产20万吨的规模;已形成种植蔬菜22.9万亩、年产25.6万吨的规模;已形成种植中药材200余种、面积15万亩、年产8万吨的规模;已形成种植烟叶5万亩、年产14万担的规模。
(四)商贸服务辐射增强
奉节历来都是渝(川)陕鄂周边区县的商品集散地,石油、工业品集散巫溪、巫山、镇坪、建始等区县,建材、机电市场已初成规模,逐步形成辐射周边区县的交易中心。据统计,2013年奉节县商品批发零售总额达130.14亿元,年平均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7.16亿元,年平均增长16.8%,批零总额是社零总额的2.76倍,每年有35亿元以上的商品在奉节净流出,且批零总额年均增速比社零总额高5.2个百分点,商贸服务业辐射带动周边区县趋势进一步凸显。
二、四大突出问题不容忽视
当前,奉节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各自为阵,割裂分离,城市未有效吸纳产业,产业发展也未能融入城市,严重影响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进程。
(一)西部新区产业进入缓慢
西部新区12平方公里规划面积内,建设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市政基础设施和城市功能项目上,先期进入的产业以房地产业为主,多数产业项目还处于观望、论证、规划、实施阶段,进入步伐较为缓慢。
(二)兴隆旅游新城尚未实现涅磐之变
兴隆旅游新城接待游客主要集中在夏季,春、秋、冬三季基本处于无客可接的闲置状态;在接待的游客构成中,90%以上均为前来避暑纳凉的奉节本地居民,与天坑·地缝景区旅游关联不大,旅游新城离“国家级休闲旅游度假区”的定位还有较大差距。
(三)工业园区发展“先天不足”
政策上,奉节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重庆市生态涵养发展区,在发展上受到诸多具体政策限制;资源上,煤炭、石膏等矿产资源不能构成对工业园区的资源支撑;生产成本上,交通区位优势未得到充分显现,工业原材料来源与工业产品销售两头在外,物流运输推高生产成本;生产协作上,现有工业基础十分薄弱,根本无法满足现代工业生产中的产业链配套需求。
(四)优势资源开发主导权丧失
最典型的是旅游资源,白帝城·瞿塘峡和天坑·地缝两大最优质的核心景区,在市上干预下,经营开发权被重庆旅投集团三峡公司接管,由于该企业热衷于旅游地产,淡漠于旅游开发,加之资金严重短缺,景区开发建设极其缓慢,严重制约了我县旅游产业的提档升级和产城融合发展的统筹推进,由此造成奉节县“抱着金饭碗讨米”的尴尬局面。在能源、水利、森林资源以及建设用地等方面也有类似现象存在。
三、两大发展目标科学全面
基于奉节产城融合发展具备的四大基础条件、面临的四大突出问题,以及奉节未来发展面临的“四横两纵一机场”区域性交通格局即将形成、长江经济带建设、重庆五大功能区定位、三峡后续规划实施、秦巴山片区扶贫攻坚规划实施、新一轮的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等难得机遇,建议奉节产城融合发展的思路为:以夔州文化为灵魂,以生态文化旅游发展为主导,以融合人流、物流、资金流、项目流为动力,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商贸服务、文化创意、农产品加工四大城市产业,加快建设西区·白帝、兴隆·天地、工业园区三大产城融合体,全力推进产城融合发展。目标为:举全县之力,通过“十二五”后期、“十三五”、“十四五”三个五年规划时期的十多年的不懈努力,以“三大空间”为平台,以产城融合为动力,培育壮大“四大城市产业”,建设形成“三大产城融合体”,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加快推进形成三峡库区生态经济示范区、区域性交通枢纽,加快推进形成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生态宜居城、文化之都、文化旅游城,努力建设形成35平方公里、30万常住人口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并逐步发展打造成为国际文化旅游度假城市。endprint
(一)空间目标
到2025年,三大空间建设形成35平方公里、30万常住人口、396亿元GDP的规模,其GDP总量占全县GDP比重达到66%。城市就业人口达到18万人,比2013年净增就业岗位9万个。
1.西部新区。充分挖掘奉节诗城文化、三国文化、三峡文化等文化内涵,依托白帝城·瞿塘峡景区的品牌旅游带动效应,加快建设生态良好、文化厚重、商贸繁荣、文明宜居的文化旅游产城融合体,打造形成生态宜居城、文化旅游城、商贸物流城和文化创意产业园的“三城一园”。到2025年,建设形成12平方公里、10万常住人口、220亿元GDP规模,集全国知名的文化之都、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城中心、消费之城为一体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主体。
2.兴隆旅游新城。充分利用天坑·地缝大景区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品牌旅游带动效应,加快建设生态环境优美、旅游产品丰富的四季特色旅游产城融合体。打造形成高山生态四季游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际风情生态宜居度假城(镇),将兴隆旅游新城,建设成为带动天坑·地缝大景区五乡镇、八景区的景区旅游、乡村旅游、生态观光农业、农家乐产业发展的“引擎”和旅游经营的中心。力争到2025年,建设形成10.8平方公里、6万常住人口、96亿元GDP规模的国际风情旅游度假城。
3.工业园区。立足于奉节县及周边地区自然资源相对丰富,农副产品、中药材生产品种多、产量大的基础,鼓励发展以农产品为原材料的特色农产品加工、食品加工、中药制药、生物制药等加工业。力争到2025年,建设形成4.6平方公里、2万常住人口、80亿元GDP的规模,形成辐射周边区县的半成品加工基地。
(二)产业目标
以“三大空间”为中心和平台,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商贸服务、文化创意、农产品加工“四大城市产业”,培育壮大城市发展的动力。到2025年,“四大城市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文化旅游业95亿元、商贸服务业140亿元、文化创意产业52亿元、农产品加工业80亿元的规模能力,其GDP总量达到367亿元,占全县GDP比重达到61.2%。
1.文化旅游产业目标。坚持以夔州文化为灵魂,以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为全县主导型支柱产业,统领全县的产业发展、产城融合、城乡建设。重点建设打造以西部新区为中心,以白帝城·瞿塘峡景区、宝塔坪夔州古城为支撑的文化旅游型产城融合体和以兴隆旅游新城为中心,以天坑·地缝景区、茅草坝景区、龙桥河景区等为支撑的生态旅游型产城融合体。
2.商贸服务业目标。建设打造以西部新区为平台,引进国内一流品牌商贸物流服务企业,大力发展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业,发展大中型商业批发业务、农产品交易、餐饮、休闲、娱乐等服务产业,形成区域性城市商贸服务产城融合。以兴隆旅游新城为平台,建设打造高档休闲、特色饮食、动漫娱乐等产业,形成商贸服务型产城融合。
3.文化创意产业目标。充分利用以两千多年的城市史、三国文化、诗城文化、巴国文化、三峡文化、民俗文化等为内容的夔州文化优势宝藏,立足生态宜居城的优良生态宜居条件,鼓励引进人才和资本,着力打造“三城一园”四大文化创意产业综合体项目及其文化旅游品牌;鼓励发展数字动漫、软件开发、电子商务、咨询设计、文化产品、广告会展、旅游创意、艺术品交易等产业,并向西部新区聚集,形成新型楼宇产业,形成知名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4.农产品加工业目标。以工业园区为平台,鼓励发展以农产品为原材料的特色农产品加工、食品加工、中药制药、生物制药等加工业,带动特色效益农业发展。同时,发展小型电子原件加工、小型电器加工、服装加工等服务型工业,形成楼宇工业型产城融合。
[责任编辑 吴明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