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军 刘立华
摘 要:R&D投入是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投入、科技活动规模和强度的通用指标,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潜力和科学发展的能力。以广州市白云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广州市白云区R&D投入现状,发现白云区在R&D投入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R&D投入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R&D;广州市;白云区;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6-0165-02
研究与发展(research and development,简称R&D),旨在科学技术领域为增加知识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活动,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三类活动。R&D投入是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投入、科技活动规模和强度的通用指标,是提高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区域的经济增长潜力和科学发展的能力。本文通过对广州市白云区R&D资源现状的分析,发现白云区在R&D投入存在的问题,进而实现合理配置有限的R&D资源,确定合理的区财政科技投入力度。
一、广州市白云区R&D投入的现状
(一)R&D经费投入状况
从R&D经费总量和投入强度来看,2013年白云区全社会R&D投入为12.28亿元。R&D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R&D/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竞争力的核心指标,白云区2013年全社会R&D占GDP比重是0.92%,远低于广州市的1.9%和广东省的2.25%。
从R&D经费来源看,随着企业自主创新意识不断提高,企业研发投入增强。2013年白云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投入为6.64亿元,占全社会R&D总投入的54.1%,企业专利申请数为638件,同比增长13.32%,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为210件,同比增长25%;区财政科技经费投入由2011年0.9651亿元增加至2013年1.1241亿元,未形成稳定的增加机制,在全市占比呈下降趋势。
从R&D活动类型看,白云区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支出分别为0亿元、0.0082亿元、6.6356亿元,98.8%的经费集中在试验发展,这一结构反映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投入不足,企业研发活动主要为了获取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等内容,但基础研究是新知识、新发明产生和创造的源泉,是保障国家科技长期发展和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加大原创性和具有长远意义的研发投入力度,对提高区自主创新能力十分必要,今后这方面投入仍然有待提高。
(二)R&D人员投入现状
R&D 人员是指直接从事研究与发展(R&D) 的所有人员以及为其提供直接服务的人员,诸如研究与发展(R&D)经理、管理人员及全体办事人员。白云区R&D活动人员中,直接从事研究工作人员仅占其中的16.66%,企业设立科技机构的人员中,硕士以上人才仅占其中的8.45%,2013年研究人员数与2012年相比减少了35.6%。
(三)R&D产出情况
2013年,白云区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奖16项、广州市科学技术奖7项,区内企业获得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立项9项。全区专利申请数量为3 982项,授权专利为2 922项。高新技术企业分别占全区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的18.13%和18.14%,其中有效发明专利数264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专利申请量占全区专利申请量的16.02%,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为210项。
二、广州市白云区R&D投入存在的问题
(一)研发机构偏少,高层次人才缺乏
截至2013年底,白云区46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仅有46家企业设有科技机构,占区规模工业企业9.81%;截至目前区企业只有24家有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也只有3家,企业研发机构偏少导致了区企业整体研发能力较弱。人才是科技创新的主体,高层次人才更是科技创新的领军力量,根据2013年数据显示,白云区在创新创业环境方面与先进区县相比仍有一些差距,导致区出现人才流失情况,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缺乏,制约了白云区企业的持续发展。
(二)R&D投入强度偏低,创新能力有待加强
R&D 投入强度,即R&D 的经费支出占GDP 的比重是国际上通用的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方式和评价科技实力或竞争力核心指标。2013年数据显示,白云区R&D投入强度为0.92%,低于广州市水平。一方面,白云区大中型企业少,与其他区的金发科技、广汽本田等R&D投入巨大的企业相比,白云区规模以上企业R&D投入相对较低。另一方面,白云区小微企业众多,其中科技型企业数量更是偏少,企业大多处于微利状态,技术研发本身的不确定性和研发成本高,大大地降低了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加上部分企业存在着“拿来主义”思想,缺乏长远的发展目光,生产过程中只是简单的模仿别的企业的成果,更加造成白云区企业R&D投入偏低。
企业R&D投入偏低,使得白云区企业创新能力较弱,科技成果产出较少,2013年白云区高企平均每家获得授权专利5件,大幅低于广州市高企11件的平均水平,仅有49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有效的发明专利,其他均为实用新型专利或外观设计专利,其中拥有授权欧美日专利数量为零,即使是R&D投入强度较高的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仍然有待提升。
(三) R&D经费投入高度集中于企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等投入不足,资源配置不合理
企业成为R&D活动主体地位增强,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R&D活动较弱,政府财政资金在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鼓励全社会加大研发投入方面有待加强。
(四)财政科技投入不足,投入形式单一
目前白云区财政科技经费对企业的支持方式为前期资助,在项目结束前已拨付所有经费,投入方式单一,没能充分发挥企业创新积极性,导致财政科技专项资金没能充分发挥最大效益。endprint
三、优化R&D投入的对策建议
(一)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加强R&D优惠政策的宣传和落实。充分发挥政府的投入引导、政策激励和组织协调通,加强部门联动、镇街作用,进一步加强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高新技术企业税收减免和R&D经费补助优惠政策的宣传和培训力度,积极引导企业加大R&D投入,规范R&D经费的账目管理,使企业更顺利通过R&D优惠政策申报要求,提高企业加大研究开发经费投入的积极性,同时保障白云区R&D投入统计顺利开展。
大力推进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改善R&D经费投入结构。白云区R&D经费投入结构不平衡,需进一步加强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的经费投入。一方面,支持企业建设研发机构,组织企业申报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研发机构专项,增加研发投入,依托企业研发机构开展研发活动,鼓励企业开展与自己产品技术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另一方面,充分发挥高校和研究院所的优势,打造具有原始创新能力的科研平台。
加大政府资金比重,改善R&D经费来源。因为R&D投入风险性高、收益不确定性,只有在政府大力支持下,技术创新才能稳定可持续发展,在不挤压企业应占的R&D投入资金来源比重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强政府R&D投入力度,增加R&D经费来源中政府资金来源。
加强专利创造工作。完善白云区促进专利授权奖励办法,加大对授权专利,特别是发明专利的奖励,引导区内企事业单位提高专利数量和质量,提升区企事业单位自主创新能力。
(二)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持续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以人为本营造培育人才的良好环境和社会氛围,研究提高科技计划项目中可用于研发人员经费的比例,加大财政科技专项经费对作为创新主体的人才的扶持力度,激发研发人员的创新积极性,使企业能培养人才、能引进人才、能留住人才。
着力引进海内外高层次创新领军人才、拔尖人才和创新型紧缺型人才,对企业引进广州市“领军人才”“红棉计划”资助和“珠江新星”等荣誉的高层次人才,以做好配套扶持工作,充分调动创新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优先支持企业开展产学研特别是科技特派员项目,吸引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优秀科技人才服务企业创新和产业发展,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区域自主创新能力。
(三)加大财政科技投入,优化科技计划体系
建立财政科技投入稳定的增长机制。逐年加大财政科技投入,确保区财政科技经费的年增长幅度高于本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并确保财政科技经费用于支持技术研究开发及其他科技相关工作,发挥财政科技经费对社会研发投入的带动作用。
建立科学的财政资金分配体系。建立与区产业结构及R&D经费支出口径相适应的财政资金分配体系,按有利于增加区R&D投入配置财政科技经费,加大对重点产业企业的科技投入,重点支持生物医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区重点产业集聚发展。
优化财政科技经费投入方式。根据广州市科技管理阳光再造行动方案,结合白云区实际,修订白云区科技创新扶持办法、科技项目管理办法、科技经费管理办法,改变现有单一的科技投入方式,引入后补助、政策性补助等新的投入方式,科技计划项目实行前期资助和后补助相结合的支持方式,主要根据企业的研发投入和研发产出,以后补助方式给予支持,提高财政科技经费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带动效应,使企业逐步成为科技投入和技术开发的主体。
配套支持上级重大科技项目。鼓励区内企业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持的重大科技专项项目,对获得上级科技部门立项的重大科技项目,由区财政科技专项经费给予一定的配套支持。
参考文献:
[1] 曹文娟,黄秀蓉,陈丽.广东省企业R&D投入分析及其对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18):105-109.
[2] 李孟鑫,崔宁.西部地区R&D活动现状与对策分析——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主[J].区域经济,2013,(2):40-42.
[3] 陈实,章文娟.中国R&D投入强度国际比较与分析[J].科学学研究,2013,(7).
[4] 卫小平,郝晓玲,牛志勇.山西省全社会R&D投入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2):56-57.
[责任编辑 吴明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