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丹丹
路德是美国克莱恩公司的一名采购经理。这家公司的主营业务之一就是为美国华盛顿联邦铸印局供应特殊纸张,用以印制美元。自美国于南北战争之后开始采用统一的货币“美元”以来,该公司就作为美元纸张的唯一供应商,与美国铸印局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可是最近,公司與铸印局的合作却陷入了困境。路德在接受一家媒体采访时,将导致这种“不幸”的矛头直指牛仔裤。他大吐苦水:是变幻莫测的时尚趋势以及美国人越来越粗的大腿,导致泛滥的牛仔裤“污染”了美元。
此言论一出,不禁让人大跌眼镜:美元跟牛仔裤有什么纠葛?美元怎么被牛仔裤“污染”了呢?
原来,人们通常认为,像美元、人民币这样的货币既然被称为“纸币”,那它们的制作材料就应该是纸浆。其实不然,美元同大多数国家的货币一样,制作的原材料都是棉花。美国铸印局曾对外透露,美元是由75%的棉花和25%的亚麻构成的。因为棉纤维较长使得纸张不易断裂、吸墨好、不易掉色,而麻纤维结实坚韧,使纸张挺括,耐得住流通磨损而不起毛,对水渍、油污及一些化学物质都有一定的“抵抗”能力。
克莱恩公司作为这种特殊纸张的供应商,同许多服装公司一样,对棉花这种原材料有着大量的需求。精明的克莱恩公司却巧妙地将这种共同需求从竞争转为了合作:将牛仔裤生产厂产生的大量碎布头收集起来,将它们粉碎、漂白,然后再加工成特种纸张,供应给美国铸印局。这样,克莱恩公司就大大降低了原材料采购成本,节约了资源。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像李维斯这样的牛仔裤品牌在克莱恩公司的原材料供应里都牢牢占据着超过30%的份额。
可是,从十几年前开始,美国人突然开始喜欢上了紧身牛仔裤,并流行全世界。为了迎合这一趋势,牛仔裤的生产厂家不得不在生产面料里加入氨纶这种弹性纤维。对于服装产业来说,氨纶让牛仔裤焕发了新的生机。可对于克莱恩公司和美元来说,这简直是一场灾难。因为氨纶会严重影响钞票的耐用程度。在铸印局,一般每张特种纸张能印制32张钞票。可是这种特种纸张里哪怕仅仅混入一根细细的氨纶纤维,这一版就要全部作废。为此,克莱恩公司不得不逐一将那些含氨纶的牛仔裤品牌商剔除出合作名单。到最后,克莱恩公司惊恐地发现,基本找不到完全未受“污染”的原材料了。为此,克莱恩公司苦恼不已。
之前,美元纸币的生产一直是美国废物再利用的典范。可现在,克莱恩公司不得不采购更多的棉花作为原材料,这直接导致美元印制成本节节攀升。为此,很多美国人开始纠结:究竟是该少使用美元,还是该少穿紧身牛仔裤呢?
(王景义荐自《知识窗》201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