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展雄
在漫长的历史中,战争似乎是唱主角的。据统计,从公元前3200年到公元1964年的5164年中,世界上共发生战争14513次,只有329年是和平的。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何等慷慨激昂,何等痛快淋漓,但当敌我实力悬殊,是否非要进行一场你死我活的赌国运之战呢?
战的反面就是“和”,“和”通常是一种妥协的艺术,或给钱,或割地,有时还要付出女人,总而言之,就是通过一定的利益支付达到息兵止戈的目的。
经过几千年的演变,讲和已经变成了国与国之间经常使用的外交手段,这比过去动辄开战,不仅减少了生灵涂炭,还让世界进入现代秩序之中,国家运营成本更加合理。
宋朝30万两白银换百年和平
宋代的澶渊之盟,无论成本还是效果,都是讲和的典范,它使敌对双方保持了百年和平。
在人们印象中,宋朝总是积贫积弱,其实,宋军一点也不弱,辽国南侵的途中,打了三次败仗,损失最大的瀛州之战,伤亡三万多人。抵达澶州后,统军萧挞凛自恃勇武,率数十轻骑在城下巡视,结果被伏驽射杀,头部中箭坠马,辽军士气受挫。在这种腹背受攻的情况下,萧太后只得罢兵议和,是为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的性质,和后来秦桧、贾似道签订的耻辱合约完全不同。南宋先后对金、元称臣,但在澶渊之盟中,宋辽约为兄弟之国,地位平等,而且从辈分上讲,宋朝还占了便宜——辽圣宗年幼,管宋真宗叫大哥。
《辽史》讳言自家皇帝当了小弟,便委婉地称萧太后当了人家叔母。在领土问题上,宋朝也是寸土不让。萧太后开战的借口就是,后周从辽手中占据了关南十县地,契丹人要讨回来。宋真宗的态度是可以给钱,坚决不能给地。
宋朝谈判代表曹利用出使之前,真宗出价底线是一百万银两,而寇准则更少,只给了三十万。
契丹人总共不过百万人口,天天打猎游牧,土豪的世界哪里能懂?遂提出了一个在契丹人看来数目极大的开价——数十万两。面对如此“屌丝”的开价,曹利用真是做梦都笑出声来,这买卖自然很顺利地谈下来了。
曹利用回来请见时,皇帝正在吃饭,侍者就问曹利用许给契丹多少银两。曹利用没有说话,只是伸出三个手指放在额头上,意思是三十万两。
侍者误以为是三百万两,真宗得知后大惊:“太多了,太多了。”便召见他亲自盘问。曹利用战战兢兢地答道:“三十万两。”
赵恒听完嘀咕一声:“才三十万,这么少。”
三十万确实是很小的数字,相当于一个经济发达州府一年的财政收入;但对于契丹国而言,却是一笔巨款。宋每年输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的岁币。看上去吃亏,但如果打一场大规模战争,军费要三千万两,成本远高于岁币。再考虑到两国的边境贸易当中,先进的宋朝占优势,仅茶叶一项的入超就能弥补岁币。
这应该是中国历史上最划算的一笔讲和买卖,创造了双赢的结局,贫穷的契丹获得了一份稳定的收入,北宋则了却最大的边患,为仁宗朝的文治巅峰创造了前提条件。
死不讲和的明朝失去生存机会
现在,在民间流传一种看法:大明朝是“不和亲,不割地,不输款,天子守国门”。
大明朝的强硬一直持续到17世纪,岁月的年轮进入到崇祯皇帝当朝,只是这时的大明早已外强中干,连年天灾,断绝了国家的税收,导致大批百姓造反起义,而外部也有强大的敌人——满州崛起,国家进入了生死存亡之时。
陈新甲,时任兵部尚书,主持明朝最后一次对满洲的和谈。当时,松锦之战即将结束,明朝失去对东北的控制权,而南方的李自成、张献忠横扫中原,官军两线作战,左支右绌,疲于奔命。
即使强硬如大明,也不会在这样的局势下死心眼到底。陈新甲主张与后金暂时达成和议,缓解危机。但一向愤怒惯了的大明朝野很难扭转牛脾气。之前,大明朝已经有过两次议和,结果袁崇焕以“谋款通敌”之罪被磔,支持他的内阁大臣钱龙锡发配边疆;杨嗣昌主持议和,弄得举朝哗然,被迫辞职。
有了前车之鉴,这次和谈不得不私下进行。陈新甲派遣手下马绍愉潜入沈阳,携带崇祯敕书,与皇太极议和。然而皇太极认为和谈“真伪不得而知”,但他还是本着和平友好共处的原则,做出回复,派人保护信使回国。
马绍愉返回京师后,将情况写成书面材料,呈送上来,陈新甲赶着上朝议事,就将信件随手放在一边。
接下来,历史给大明开了一个大玩笑。秘书把办公桌上的密件误以为是公开报告,未请示领导就开始抄传,拿到《邸报》(当时的政府机关报)上发表了。这一下可惹了大祸,本来是保密的议和过程,一下子被群臣百官览阅,朝野为之哗然,很多大臣上书弹劾。
即使强势如崇祯皇帝也抗不住打了鸡血的文官群体。朝野上下一直坚定地认为满州建奴是国贼凶寇,势不两立,主和之人无一不身负恶名。
陈新甲也有错,他作为国防部的最高长官,没有分毫保密意识,以至于机密文件外传。最终,崇祯只得将陈新甲抛出平息舆论,可怜这位国防部长被斩首弃市,明朝也失去了起死回生的最后机会。
铁血宰相其实很懂讲和艺术
俾斯麦或许是被误解最深的政治人物,世界名人语录簿不会漏掉这句:“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演说和多数的决议所能解决的,而只能用铁和血来解决。”而实际上,铁血宰相不是向敌国喊话,而是当议会否决他的提案时,俾斯麦才发飙撒泼。人家针对的,可不是外部敌人。
在普法战争后,俾斯麦不主张割占洛林与阿尔萨斯,一直摆出法德和解的姿态。面对庞大的俄国,俾斯麦安抚和好,从来不把他们当做劣等斯拉夫人。
历数统一德意志的进程,普奥战争最为反复曲折。传统上,哈布斯堡家族是神圣罗马帝国的正宗嫡传,许多民族主义者希望由奥地利领导日耳曼人,是为“大德意志”方案。俾斯麦的算盘则是踢出奥地利,宁可要一个“小德意志”,也不要全体日耳曼的大一统。
在萨多瓦会战,依靠大胆的战略,参谋本部的计划还有及时赶到的后备军,普军打了一场漂亮的战役,但后面发生的事更为重要。
在大获全胜的时刻,俾斯麦要求见好就收,及时撤退。军人们只想着光荣的胜利,长驱直入占领维也纳,迫使对手缔结城下之盟。俾斯麦毫不客气地指出,这样只会让法国人渔翁得利,只怕普军未入维也纳,法军已过莱茵河。
威廉一世表態,普鲁士的军队必须在维也纳举行凯旋仪式,奥地利必须受到割让土地的惩罚。无计可施的俾斯麦断然递交了辞呈,然后发飙撒泼打碎瓷器,甚至萌生跳楼自杀的念头。关键时刻,王储出来调解,国王终于遵从了俾斯麦的建议。普奥签订了《布拉格条约》,德意志南部的诸侯与哈布斯堡王朝脱离臣属关系,和普鲁士结成联邦。
对失败者奥地利来说,这算是一份宽大体面的和约。在接下来的普法战争中,奥地利并没有想复仇而支持法国,从此往后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哈布斯堡家族一直是德国忠心的跟随者。
摘编自第441期《新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