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真的还需要“双十一”吗

2015-07-06 03:50吴晓波
华声 2015年21期
关键词:光棍节双十一网购

吴晓波

任何一个商业游戏,发展是前提,共赢是基础,乐趣是条件,如果局中之人都咬牙切齿、形同死仇,那么,竞争本身便味同嚼蜡,失去了君子之姿、商业之美。

中国已成为全球网购最为活跃的标杆市场,这其中“光棍节”居功阙伟,完全可以被写进当代中国的商业史卷之中。然而,及至于今天,我们真的还需要“双十一”吗?

六年以来的中国互联网,形转势移,万物焕然,当初的很多初衷及条件都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

首先,“光棍节”的互联网启蒙意义已然消失。从2009年到现在,爆发性的互联网人口红利被吃完了,6.7亿的上网人口已经超过全国成年人的三分之二,市场教育基本完成。无论是天猫淘宝的销售业绩增长及腾讯微信的活跃度都已同中国的宏观经济一样,回落到“新常态”的水平,试图通过营销轰炸的方式极度地提升上网及网购比例都已不太可能。

其次,赶羊式的营销运动已经不适应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发明“光棍节”的2009年,正处于PC极盛时代,那时,基础于平台的流量分发是最重要的营销手段,商家的用户积累基本上是数量意义上的概率性事件,同时,由于品类格局未成,任何粗放式的用户获取都是值得的。

而到2015年的今天,智能手机全面替代电脑,基础于社交和口碑的传播彻底替代了昔日的流量分发,有效用户的获取成本越来越高,而且精细化经营成为互联网销售的决定性能力。在這样的新环境中,赶羊式的营销运动看上去很热闹,其实已是非常陈旧低效的模式。

第三,商家在拼价血战中的获利模式始终没有形成。在历次“光棍节”中,唱戏的是平台,埋单的从来是百万商家,而几乎九成九的参与企业都只仅仅赚到了销售额和用户量,而在利润的意义上均为负数,当用户的有效性大幅降低之后,这样的营销运动就成了可悲的零和游戏。越来越多的商家被动地卷入“双十一”的大促之中,食之无味且成本巨高,弃之害怕得罪平台或被对手乘虚而入。

第四,“双十一”的销售记录失去真实的参考价值。在过去的几年里,网购记录一次接一次地被惊艳打破,从2009年的淘宝商城5200万元,到2014年天猫用两分钟就突破十亿元,这中间的飞跃代表了中国电子商务的骄傲。可是,在今天,记录的意义已经失色,甚至,记录本身成为了一个可以被设置的结果——很像各地城市创造吉尼斯纪录的那种总动员模式,乃至于各个品类的排名等等,均可被操纵和运作,几乎没有了参考的实际意义。

第五,集中爆发的物流配送造成新的公共危机。早在前两年,几何级暴增的货物配送量让全国物流体系一次次地经受考验,造成了巨大的混乱和社会资源浪费,“双十一”已经同春运一样,成为了一个新的公共危机。

第六,双寡头型的平台竞斗日趋恶性化及恶俗化。在过去的一年里,百亿级的资本并购使得中国的网购市场被阿里系和腾讯系整合,赫然形成了双寡头格局,竞争变得异常血腥激烈,因手段有限和效率下降,竞争渐渐背离了初衷,人造气息越来越重,无谓的攻击造成没有必要的舆论环境败坏。

任何一个商业游戏,发展是前提,共赢是基础,乐趣是条件,如果局中之人都咬牙切齿、形同死仇,那么,竞争本身便味同嚼蜡,失去了君子之姿、商业之美。

我猜想,过几天的11月11日仍将记录迭出,烟花满天,但也可能是“双十一”的最后一战了。

猜你喜欢
光棍节双十一网购
教老妈网购
网购寒假作业
网购寒假作业
网购那些事儿
光棍节
脱光大计划
无能为力等
八仙共显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