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铁林变身“皇阿玛仁波切”的背后

2015-07-06 04:50冷眉
华声 2015年23期
关键词:藏传佛教佛教明星

冷眉

娱乐圈里笃信藏传佛教的明星很多,但像张铁林老师这么下气力修炼的,还真是少见。从皇上变活佛,剧情翻转太剧烈,得让我们好好消化一下。

事实上,娱乐明星热衷追捧仁波切也算不得是什么新闻,台湾艺人阿雅的老公是活佛,叫竹庆本乐仁波切。不光阿雅本人,据说王菲、梁朝伟等人都是他的信徒。而且阿雅绝非第一个给仁波切生孩子的女艺人,早在10多年前,香港女歌手关淑怡就为不丹的活佛殊利仁波切生了一个被传媒描述为“酷似曾志伟”的孩子。

据英国《金融时报》2014年报道,一项针对中国最富有人群的调查显示,这些人中信教者的比例高达50%,其中三分之一宣称信仰佛教。在这些富有人群里面,娱乐明星扮演的是形象工程的角色,他们只要对媒体说自己是×××仁波切的弟子,那种神秘感立刻随着文字洋溢到粉丝们的心里。找一个仁波切,虔诚地成为他的弟子,这逐渐成为一种代表成功人士的格调,一种更为高尚的生活方式。

明星富人为何扎堆“仁波切”

富人们为何要扎堆信仁波切,某种程度上是内心的安全需求。因为明星很多是一夜成名,带有命运的不确定性,他们需要一针精神致幻剂,仁波切就是他们要的药。不光是富人和明星,其实官员们也很需要精神上师。南京玄奘寺方丈释传真就曾送给南京市原市长季建业一个鞋拔子,美其名曰“提携”,结果第二天就被纪委叫去双规。

娱乐圈信仰之风颇为浓厚,信佛的明星一般都拜有上师,有人信法王,有人信白龙王,有人信仁波切。从1990年代开始,港台一批明星兴起了供养藏传佛教的活佛、上师的热潮。刘德华、齐秦、梅艳芳、林青霞等巨星都笃信佛教。王菲更是虔诚的佛教徒,她1992年开始信佛,为信仰出钱出力,闲时遍访名山大川大德高僧,还经常跑去西藏叩头,或者飞去印度拜访第十七世大宝法王噶玛巴学习修行。

大陆明星信佛的也不在少数。李连杰皈依密宗师父罗贡桑仁波切;张国立师从台北法鼓山安和分院圣严法师,取法名“常升”;张铁林法号普觉,十几年前在香港举行了皈依仪式,师傅是星云大师;陈坤95年皈依法源寺,法号“仁坤”。章子怡甚至亲访西藏请回4尊大佛像。

正是因为在两岸三地明星艺人的示范下,大陆“先富起来”的一批商贾富豪,以及城市中产的上沿,也开始膜拜仁波切。据英国《金融时报》2014年报道,一项针对中国最富有人群的调查显示,这些人中信教者的比例高达50%,其中三分之一宣称信仰佛教。

据中国企业家报道,藏传佛教的上师在内地传法,全靠口碑传播,商人们彼此介绍,很快就形成圈子。有一位拥珠扎西仁波切,他的弟子几乎都是商人。有弟子在上海为他置下一处房产,布置成藏地风格,供上师讲法。

明星和富商,两者都拥有巨大的声名和财富,但有些人成功的背后,往往都蕴含着偶然性和运气因素,加之对明日财运星运的不确定,这种焦虑和空虚使得他们甘愿屈身变成信徒。曾志伟笃信佛教已有11年,他当年决定信佛就是因为艺人最难面对的便是由高峰跌下的压力,佛教常说无常,今日拥有的东西,明日可能全部失去,他觉得艺人要有这样的心理准备。

有信仰在很多明星、富人来看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能帮你祈福避灾,也能帮你功成名就。

仁波切是中产阶级自我标榜身份的工具

据报告显示,中国资产为1万至10万美元的阶层,比2000年翻了一番,占全球的三分之一,约3亿人。急速崛起的中产阶级在向上攀爬的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他们体面的社会地位背后是患得患失的身份焦虑感,他们需要身份标签,以此区别开衮衮大众。而能够亲近上师本身就是文化品格与阶级地位优越的表征,而佛教可能是门槛最低也最安全的选择,曾有外媒撰文称:“中国需要某种东西来舒缓本国中产阶级承受的压力。”

明星、富贾、中产上沿们在物质上“先富起来”之后,追求精神上也“富起来”,本就是个人权利,无可厚非,作为旁人也不便置喙。

“仁波切”在中国盛行的原因,是一种转型社会症候。曾经有数十年时间,大陆出现信仰的真空状态,故改革开放后容易出现报复性反弹。在社会转型期,每个人的生活都面临剧烈变动,现实中充满不确定性,大众存在普遍的心理焦虑。这个时候,借助“仁波切”所带来的抚慰效应,容易被大家捕捉到并在人际间快速形成传播链。

同时,“仁波切”的盛行,也和西藏文化的时尚感有关。“仁波切”因鲜明的藏地神秘文化印记,而成为追逐潮流者趋之若鹜膜拜的对象。一夜间风靡有其必然性。

有人在谈论“仁波切”崇拜现象时,将其与“养生党”、“跑步教”相提并论,这显然看轻了信仰的力量。本质上,对“仁波切”的崇拜,是对超验世界的追逐,无论信众想要的是出世解脱还是现世福报,“仁波切”都给他们提供了一个虽无法验证但却令他们内心笃定的出口。

崇拜“仁波切”,或许是“富人的安全需求”,是“中产阶级的自我标榜”,但每年春节全国上下“抢头香”的烟雾缭绕,也折射坚硬的事实:更多人不是不找“仁波切”,而是找不到“仁波切”。

“微信朋友圈”早已跟某些道场并列,成为了“第五大圣地”,每逢佛祖观音圣诞,总是刷出金光闪闪的佛像,甚至还配上了基于情感和道德的“转发胁迫”。一些简单的生活哲学披上了宗教的外衣,也成了心灵鸡汤的主料。

对他文化的诗意想象

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其实很好解释汉藏两地群众膜拜“仁波切”的差异。作为藏族宗教文化的一部分,转世活佛有着鲜明的特异性,与汉传佛教,以及汉地的本土文化有着大相径庭的差别。因此,相对于汉地群众而言,藏传佛教的“仁波切”,是典型的“他文化”,而汉传佛教才是本土文化。作为与本土文化异质的“他文化”,距离越远,异质的程度越高,“他文化”就越容易被刻版化和诗意化。

心理学也能解释这种距离带来的刻版化。当人们越是清晰和明确地感知“我们”(内群体)和“他们”(外群体)的分别时,就难免会产生外群体同质化的认知偏误,即倾向于将一个刻板印象加诸到外群体整体的成员身上。这种对外群体的刻板印象通常不会在内群体中反映出来。

汉族地区的广大群众对藏传佛教仁波切的刻板印象往往来源于影视文学作品,来源于大清朝满蒙贵族对藏传佛教的推崇,来源于两岸三地明星艺人们的示范,这比底层群众蜂拥而去的五台山的汉地佛教,显然more than bigger!(逼格更高!)

也正是因為距离带来的他文化的异质感,以及由此滋生的诗意想象,大家对真正的仁波切以及康藏仁波切真实的生活状况和困难处境也就一无所知。所以那些带着东北口音、福建口音的山寨“仁波切”们能应运而生也就不难理解了。

资料来源:人民网、凤凰网、腾讯网

猜你喜欢
藏传佛教佛教明星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世说新语》与两晋佛教
佛教艺术
明星们爱用什么健身APP
扒一扒明星们的
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藏传佛教寺庙管理的思考
现代藏传佛教系统初探
论佛教与朴占的结合
谁是大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