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论修养

2015-07-06 05:44刘思禾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15年24期
关键词:公孙丑孟子曰寡欲

刘思禾

孟子谈修养,提出了“先立乎其大”的原则,就是要牢牢把握住自己的本心。其具体的方法是存心养气。存心,就是时刻保持心灵的道德自觉;养气,就是培养内在的精神气质。这些主张是性善说的自然延伸,孟子认为心灵的修养是第一位的,最后要落实在生活中,体现为人的精神面貌。这些主张非常有意义,在历史上有重要的价值。

公都子问曰:“钧是人也,或为大人,或为小人,何也?”孟子曰:“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曰:“钧是人也,或从其大体,或从其小体,何也?”曰:“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弗能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 (《告子》上)

【注释】公都子:孟子的学生。钧:即均。大人、小人:修养高的人和修养低的人,一般指君子和小人。大体、小体:指重要的东西和不重要的东西,这里分别指心灵和肢体。

【解说】孟子和学生讨论人的修养,孟子提出了“先立乎其大”的原则。话题是从公都子的疑问开始的,公都子问道:人和人都是一样的,为什么有的成为君子,有的变成小人呢?孟子回答说:遵循重要的东西就成为君子,顺着次要的东西就变成小人。公都子继续问:人与人是一样的,怎么会有这么不同的趋向呢?孟子的回答是:人有耳朵和眼睛,这些器官不会思考,容易被外物蒙蔽,各种诱惑交织而来,人就会被牵着走。心灵则不是这样的,心灵可以思考,只要思考了,就会知道真正的方向,这是老天给我们的。所以,对人来说,把握最重要的东西,就是找到自己本来的心,这样小的东西就不会迷惑我们,就能成为君子了。孟子把修养建立在大体和小体的分别上,把本心作为源头,这是他独特的修养思路。

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离娄》下)

【解说】孟子说:君子和普通人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他时刻注意存养自己的内心。何谓存养内心?孟子引用孔子的话来表达:“好好照顾它就在,不去注意就丢掉,来来去去没有一定的方向,说的就是心吧!”存养心灵就是要不断地警觉、看护、培养内心,要让它内在的善性完满呈现出来,而不是任性游荡。所以,孟子讲要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以仁存心就是呵护心灵的爱意,以礼存心就是呵护心灵的敬意。一颗爱人敬人的心灵,自然会得到别人的回馈,收到别人的爱意和敬意。孟子的存心说指出了修养的方法。我们生活中会有各种各样的心理体验,应该时时刻刻去注意它去调试它,待人处事之际以爱意敬意为先,不要放任恶劣的情绪波动。这一点做得好了,孟子叫不动心。这样的话,自己就能提高修养,对他人也有良性的影响。

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

(《尽心》下)

【解说】孟子说:保养心灵,最好的办法是减少欲望。孟子认为,欲望来自于我们的感官,嘴巴喜欢美味,眼睛喜欢美色,耳朵喜欢好音乐,鼻子喜欢好气味,四肢喜欢安逸玩乐,欲望的多寡影响到人的本性。他说:一个人欲望很少,虽然有善性不存在的时候,可这种情况是很少的。一个人要是欲望很多,虽说有善性留存的时候,可那种情况也是很少的。推而言之,当一个人被欲望淹没的时候,他的本性也会丧失掉。寡欲对修养很重要,尤其是对那些位高权重的人,因而孟子对当时君主讲的,大多都和减少欲望有关,要远离美食美色,不要耽于游乐等等。后来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也是这个意思。修养的关键是节制欲望,这是古代哲人的共识,值得现代人好好思量。

孟子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公孙丑曰:“敢问何谓浩然之气?”孟子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矣。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公孙丑》上)

【注释】公孙丑:孟子的学生。馁:音něi,这里是衰微的意思。慊:音qiè,满足。

【解说】孟子讲到浩然之气,这在历史上非常有名。孟子说:我善于培养浩然之气。他的学生公孙丑听了不理解,就问:请问什么是浩然之气?孟子回答说:这个很难讲啊!它作为一种气,很阔大,很刚强,顺着去保养,不去危害它,最后就能够充塞到天地之间。这种气需要正义和仁道来匹配,否则的话,它就会慢慢衰微下去。浩然之气是靠内在的义慢慢生出来的,而不能靠一时兴起做出来。要是人的行为不能符合本心的要求,它慢慢就萎缩了。孟子说的浩然之气,听起来略显得神秘。不过理解了性善说,也就能理解浩然之气。浩然之气是人身体的气息和气势,由人的志向統帅,实际是一种人格力量,表现在人的精神面貌上,甚至是人的身体上。浩然之气随着人的修养而来,故而孟子用种植谷物来比喻,告诉我们要慢慢培养它,不要贸然触及它。人的精神力量的确会带给人不一样的气质和面貌,这在孟子叫做践形,也就是道德力量在身体和行动中的表现。宋代的文天祥有《正气歌》,就是追随孟子这一传统,讲述一种伟大的精神力量。生活中我们看到那些道德高尚的人,的确会表现出不一样的精神气质,孟子的确洞察了道德和生命的内在关联。

猜你喜欢
公孙丑孟子曰寡欲
《孟子曰》:讲诚信,从一碗红烧肉开始
《孟子曰》:“虎妈”孟母的三次搬家
为善·为利
成语故事之“脍炙人口”
揠苗助长 不屈不挠
期待美好
期待美好
公孙丑“三问”孟子
简单悟语
攘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