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波
一、引 言
《数学广角》是人教版的一个特色板块,主要通过生活中常见事例,利用直观手段帮助学生学习数学,初步感悟数学思想. 数学思想也是新课标所倡导的,是学生理解数学知识,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综合过程. 课程内容与数学活动紧密结合,学生在体验中领悟数学思想方法.
一次“烙饼”活动让我深刻体会到感悟数学思想对学生的学习的重要性. “烙饼问题” 是数学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优化”中的例2. 四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基础,能用不同策略解决问题,但这里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内容,“烙饼问题”学生是陌生的,而且“烙3个饼”的最优方法与实际生活是有距离的,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了困难. 真正感悟优化的数学思想,这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抽象. 数学思想一般隐藏在数学知识背后,需要在经历对简单事例剖析中长期渗透和不断体验中来感悟,将行为的感知升华为理性认知.
二、案例描述
优化问题是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本节课通过讨论简单事例:烙饼时怎样合理操作最节省时间,让学生体会在解决问题中优化思想的应用. 教材呈现了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想法和问题,反映了学生的认识基础和学习起点;烙饼的图示凸显了直观优势,有利于学生理解最优的烙饼方法.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教材的主题图呈现的是妈妈正在烙饼,并且说出烙饼的方法:“每次锅里最多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需要烙3分钟. ”这些内容对于学生而言是容易解决的. 在这个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独立观察和思考:如何烙一张、两张饼,同时思考要花费几分钟. 让学生能够从简单问题入手.
(二)自主探究,寻找优化策略
这部分内容分三个层次进行教学.
第一层次:对比中明方法.
通过烙一张与两张饼的时间对比,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在同时能够烙两张饼的锅里,一次烙一张饼在时间上是显得多么的浪费,为下一个环节“三张饼”的最优化探究作好铺垫.
第二层次:探究“最优策略”
探究“如何尽快的烙三张饼是本课的关键也是难点”,而突破这个难点的关键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因此,教师让学生通过动手摆圆片、观察、比较、讨论、交流,发现“保证每次锅里都同时烙2张饼,所用时间最短”的最省时方法. 用图示展示烙饼的方法,简单的图示不仅展示了操作、探究、思考的过程,而且为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一种具体的方法或途径.
第三层次:提升认识,拓展思维
以烙三张饼的最优化方法为基础,小组内深入探究烙4张、5张和6张饼甚至更多饼的最优方法,教学的核心让学生体悟“最省时”的思想本质是锅里每次都烙2张饼,进而发现时间和饼的张数之间的关系. 在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亲身经历了发现的过程,可以有效地让学生从中领悟到数学思维方法,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感受到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提升了数学思维.
(三)学以致用,巩固提高
运用掌握的方法完成例题下面的做一做第二题,问题中的“至少”体现了需要从优化的角度来安排活动. 了解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运用.
(四)课堂小结
课堂接近尾声,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哪些需要用优化思想解决问题. 在此基础上,老师总结:看来烙饼问题中蕴含着大学问,只要同学们认真思考、合理安排就能够很好的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总之,这节课力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體会优化数学思想.
三、案例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课程内容不仅包括数学结果,也包括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 在设计教学过程的时候,教育活动首先要调整出发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数学特点. 学生在寻求“烙饼”优化策略中,体会这样优化思想很重要.
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感悟优化思想,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运用了讨论交流、合作学习,动手操作等方式进行教学.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采用“动手摆一摆、列表归纳、观察与发现”等学习方法探索最优化策略,做与思的结合,思维与语言的结合,引发思想的碰撞,提升思维活动.
从数学思想方法的特点和形成过程来说,对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有一个不断渗透、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过程. 而这一过程,需要教师做一个“过程”的加强者,不断用数学思想“敲打”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一次次的“敲打”过程中,不断地反思、不断地积累、不断地感悟、不断地明朗,直到最后能主动应用. 在活动中初步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的奇妙与作用,受到数学思维的训练,逐步形成有序地、严密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同时使他们逐步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与欲望,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因此,在教学数学时,不管在课上还是课下,都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更应该在问题解决之后进行反思,在此过程中体会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