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前预习的探索

2015-07-06 15:28宴敏
俪人·教师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课前预习习惯课文

宴敏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的理念,对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将是对这一理念的实践。课前预习是学生课前的一种自主认知活动,是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对课文预先进行了解、质疑、思考的求知过程。语文课前预习是语文教学的起始阶段、准备阶段,是整个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环节。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将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抓好语文课前预习这一环节,就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受用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预习习惯,我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指导学生预习,形成预习模式

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正所谓“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只有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教会学生学习,才能让学生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中不至于束手无策。只有这样,学生在学习中才能变被动地接受知识为主动地学习知识,才能真正发挥其主体作用。我在培养学生预习习惯的过程中把“读——查——思——问”作为对学生预习的基本要求,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流利。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语言学家吕叔湘也说过:“学习语文主要是读,自己读,七读八读,课文读熟了,内容也就理解了。”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作者的写作技巧,更有助于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增强听课的目的性。所以,“读”在预习中是最不能忽视的一个首要环节。应先要求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进而从读中悟理、悟情、悟法,并发现疑难。可以让学生用多种方法读,如高声朗读,轻声读,默读等等。

(2)查。初读一篇新文章,学生总会遇到一些不理解的生词。这时,老师应提醒学生请工具书帮忙,并把易错的字音、较难记的字形、字义,记录在书上或预习本上。特别是一些多义字,一定要结合上下文理解,鼓励学生反复体会,自查自悟。切忌学生从现成的参考书上照抄答案。碰到一些历史名词、科学术语,可让学生到网上、图书室翻阅有关资料。如⑴你知道《聊斋志异》及其作者吗?找相关资料了解一下吧。⑵查查资料和工具书,说说“海市蜃楼”是怎么回事?

(3)画。画出关键词,重点句段。说说自己的理解。教师可指导学生用不同的符号,如“---”“──”“~”“√”勾画文中的重点、难点。比如预习《看不见的爱》一课,文中有一句话“总会打中的,关键是做了没有。”具有统领全文、揭示中心的作用,就可以在这句话的下面画上一道“---”。另外,学生自己认为精彩的描写、含义深刻的句段及对自己有所触动、有所启发的片段,都可以选用自己喜爱的固定标志画出来。

(4)问。课堂上许多学生往往有一种错误的认识,就是认为反正老师上课要讲,不愿花费时间去自查自找自问,养成一种懒散的学习习惯。针对这种心态,老师在给学生讲清道理之外,还应要求他们把疑难问题在书上标识出来,看谁提的问题最多。孩子们为了发现问题,会纷纷开动脑筋挖空心思找出疑点:有关于字词的,有关于内容的,也有关于布局谋篇的,还有关于文章作者的和时代背景的。对此,老师应该对他们认真的态度充分肯定,对提问题有质量的提出表扬,以此激励他们质疑的积极性,并鼓励他们自己动脑筋解决这些问题。

二、检查评价是实现有效预习的途径。

要想预习达到预期效果,让预习不流于形式,就必须建立检查机制,我一般是这样做的:

1、学生检查机制:

班上以小组为单位,实行组长负责制,小组在课前交叉检查,对没有做好预习的同学进行登记,并计入小组考核。每周评分,对做的好的小组及时进行表彰。由于小组每个成员都关系到小组的荣誉,组长在经过培训后都相当认真负责,还可以担当起指导本组同学预习的任务。

2、教师检查机制: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提问,检查预习学案,交流反馈对学生预习情况进行检查。结合课堂教学环节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互动过程中反馈的信息,参与课堂活动的情感态度,思考理解课文的方法,交流表达的能力,及时对学生进行评价。通过评价,让学生预习成为一种习惯,培养学生思考、质疑问题的能力。

三、预习的形式

(1)以小组形式为主的预习

经过一段时间由教师指导形式的预习,学生逐渐掌握了预习的方法,这时就要转入新的形式,让学生以自愿组合的方式,根据习得的方法,一起预习,互相影响、互相启发、互相促进靠“组织力”形成预习的浓厚氛围。

(2)以学生个体为主的预习。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指导、学生合作预习是个体预习的基础,学生经过了前两个阶段的训练,对预习也摸出了门道,在课堂上也尝到了预习的甜头,渐渐地把预习作为一种兴趣、一种需要而习以为常。这样就可以在教师预习习题的提示下能较为自觉的预习,进入自为阶段。

3 以创造性为主的预习。

在经过一段时间由教师设置问题预习的基础上,学生能逐渐地体会和把握到设置预习题的角度、思路、做法,再经过教师指导,这样的“体会”与“把握”将逐步内化为独立预习的能力。我鼓励学生根据课文自主的设计预习的题目,实现由教师设置题目到学生自主设置题目的转变,其间教师的点拨、指导、鼓励尤为重要,当然也要有一个过程,开始学生“仿照设置问题”,势必存在一些偏颇、谬误,此时,就不能任由學生机械的模仿,应及时给予他们有效的指导、点拨,使他们发挥思维创造力,达到预习的效果。

总之,语文预习是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一种人生智慧。真正有质量的语文预习不仅能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使学生在语言表达、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提高,培养学生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促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猜你喜欢
课前预习习惯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