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玉兰
诗歌是一种最凝练地反映社会生活,强烈的抒发思想感情、想象丰富的文学式样。诗歌在初中阶段考试题目中占总分的5%~8%,因此许多初中语文老师对诗歌的教學不足以重视,大多数语文老师只限于背诵上,忽视了如何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在考试中这部分内容学生失分很多。那么,如何培养学生鉴赏诗歌呢?
一、感知意象
诗歌是通过恰当的意象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要感知诗歌意象,教师要求学生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借助自己的联想和想象从诗找出意象。如《天净沙.秋思》中要求学生找出“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等词,看似环境描写,传递给人一种冷落暗淡的气氛,一种凄凉的感觉。总之,诗人所选择的这些意象,描绘了一副深秋僻静的村野图景,“断肠人在天涯”点睛之笔,不知去向何处,透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恰当的表现了主题。
诗歌的意象有时与特定的环境、文化、传统风俗等方面发生联系,被赋予某种特殊意义,我们在鉴赏时要优先考虑这些具有象征意义的特殊意象。如《行路难》中“欲渡黄河宾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中“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描写出人生道路上的坎坷崎岖不平,又如,“鸿雁”象征“思乡”“信使”;“杜鹃”象征“薄命佳人”;“岁寒三友”是指“松”“竹”“梅”象征“傲骨”等。
二、品味语言
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艺术,而诗歌的语言更是高度凝练,形象和含蓄的,值得读者去涵咏、去品味。
第一,“炼”字。我在教学《春望》时这样引导学生去品味语言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的“时”是国家的时局,“别”指作者与家人的离别,作者采用了移情于物的拟人手法,具体写自己在这个特殊的春天里的感受,感怀时局;见到花开不禁伤心落泪,怨恨离别;听到鸟鸣不由胆战心惊。“花”“鸟”本为娱人之物,看春花、听鸟鸣本应欣赏,但诗人看见之垂泪,闻之惊心,这巨大的反差说明诗人“感时”之深、“恨别”之切,忧国忧家的心情何等抑郁苦闷。又如,“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中“连”与“抵”是因果关系,烽火连绵是国忧,音信不通是家愁,作者把国事和家事联系起来,叹息战乱的绵长和家书的难得,“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句话喊出了久经战乱的人民的心声,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第二,“炼句”。由于诗歌篇幅,韵脚的约束或修辞的需要,诗人往往会对诗句进行特殊的处理,所以我们必须掌握一些古诗词的语法知识,才能读懂诗歌、鉴赏诗歌。下面我举“词类活用”的例子——《题破山寺后禅》:“山光悦鸟性,谭影空人心”“悦”即“使……欢快”;“空”即“使…空明。再举互文见义的例子“烟月笼罩着寒水,烟月笼罩着沙”,杜甫《客至》中也有。
三、揣摩技巧
第一,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借代、对偶、夸张、象征、对比、衬托、双管、设问、反问、反语、通感、互文,用典化、用叠词等,每当我教完一首诗歌后,都要向学生介绍写作技巧,这样久而久之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种习惯,为日后他们能独立鉴赏作品打下良好基础。如《使至塞上》在表达技巧方面用了贴切生动的比喻描写,描写“征蓬”“归雁”既是写景,又是叙事,情景交融,比喻相当巧妙、贴切。“蓬”“雁”多是比喻漂泊在外的游子诗人被排挤出塞,以路上所见“蓬”“雁”自比,曲折的表现出内心的抑郁和愤激。
第二,表达手法托物言志、情景交融、寓理于事、借古讽今,直抒胸臆、联想、想像、虚实结合等,如《使至塞》上采用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手法。
第三,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如《山坡羊潼关怀古》前三句是描写、叙述,“峰恋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后两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点明文章主旨,表达对劳动人民的同情,揭示封建统治者对人民的压迫剥削。
四、领悟意境
要向学生讲清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力求情融于景物之中,托思于风云之美,力求蓄委婉。情因景生、景以情合,二者相互发生与渗透,并从而表达到融合无间的状态,这种情景交融的状态与美妙的诗歌意境便产生了。如在教《渡荆门送别》这首诗我设计这样的问题,诗人写山和水表达了什么感情?学生们都能回答表达作者的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
五、把握主旨
诗人总是通过诗歌的意象、意境描绘来表达一定的情感,如教《使至塞上》从“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句中的意象词“征蓬”“归雁”,蕴含了作者被排挤出朝廷的惆怅,暗写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的感情,这也是主旨。
诗歌的鉴赏始终遵循着联想、想像原则,是艺术审美的实质的具体体现,因此,我们在诗歌教学中教给学生从多角度入手解读,以培养他们鉴赏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