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槐山
摘要: 针对学生在初中和高中的数学成绩来说,多数初中学生的数学成绩是较好的,进入到高中学期时数学成绩就大不如从前,也许是因为环境突变的不适应导致在学习中感到力不从心,学习成绩很不理想。本篇文章主要针对学生在高中时期学习过程出现的问题及作者亲身体会简要探讨,做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希望可以帮助学生在高中时期有效的提升数学成绩。
关键词:高中数学 问题 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6
初中学业完成之后,学生都如愿的进入自己理想的高中学院,与此同时学生也会遇到学习方面出现的困难。多数学生在初中时的学习成绩很均匀,每一科成绩都很好,可是踏入高中之后,就发现对于数学老师的教导出现接受不了的问题,致使成绩出现很大落差,作为数学教师,我知道这个科目有它的特殊性。在初中学习数学时,学生掌握教师讲的内容即可,课外也不用做太多的题,成绩就很好。可到了高中阶段,如果学生再用初中数学的学习方法,再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肯定是行不通的。下面我重点谈谈初高中数学知识衔接过渡时期,学生在学习高中数学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从而使学生实现从初中到高中阶段的完美过渡。
一、高中初期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习方法不得当
很多学生进入高中,学习方法、学习心态一时还没扭转过来,还是按初中的数学学习方法、数学思维来学高中数学,对教师的依赖性还很强,自学能力较差,上课时教师指到哪里,就学到哪儿,自己基本上没有学习计划和目的。更有甚者,根本就没有进行课前预习,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学习方法不合理,学习成绩难以提高。
在高中阶段,科目增多了,各科的作业也多了,学生一时不适应是正常的。如果学生还是单凭上课时听教师讲,不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那学习效果肯定不理想。此外,很大一部分学生上课忙于记笔记,对所学的概念、公式机械、简单地记忆,并没有真正理解,课下急于完成作业,不去回顾课上内容,进行知识的归纳总结,对所学知识不能灵活运用,没有一套适合高中数学的学习方法,学习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二)忽视基础知识
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还有一些学生陷入一种怪圈。这些学生还是比较爱好数学的,他们在数学学习中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但是这些学生不重视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而是把更多的精力用在了做难题上。这样的学生一到考试时,10道选择题几乎做错一半,分数肯定不高。选择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如果不掌握好基础知识,就做不好选择题,即使做对了,分数也高不了。
(三)学生思想准备不充分
面对高中的学习,有一部分学生在思想上准备不充分。与初中数学比较,高中数学知识难度增加了,对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的要求提高了。比如,函数问题,题目非常灵活,有分段函数、函数值域的求法和二次函数的极值问题等,都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的措施
(一)根据数学课的特点,指导学生掌握最佳学习方法
数学学科的特点是思维逻辑性强,概念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综合运算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等,使学生能对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做一定数量的习题不行,但题海战术也是不可取的。教师要根据数学科目的特点以及学生自身的情况,指导学生掌握合适的学习方法,常规的课前预习、上课听讲、复习总结和课后反思这几个环节是必不可少的。现在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有一种很流行的解题方法叫模型解题法,这是一种较好的学习方法,可以把学生从题海战术中解放出来。模型解题法的实质是,教师给学生讲解的数学模型是一类题目的套用公式,学生会了这个模型,就会做了这一类题,确实很有效。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个学生成材的关键。众多的数学尖子生都有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法,都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学生对于每个学科都有一个明确的学习计划,包括什么时候预习,什么时候做作业,课后反思、总结,包括把不太会的题目或错的题写在错题本上,这些都有条不紊,严格按计划执行。这样,循序渐进,这些学生就能很好地掌握所学内容。
(三)重视学生的创造性、观察力的提升
数学是一门需要联想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学科,呆板的学习数学原理不仅不利于理解,还容易造成认知错误。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创造能力一靠天赋,而靠后天培养。高中数学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便是着力激发学生的天赋,把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最大程度的释放。例如,解决一个函数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图像、向量、数轴等角度去思考解答方案。通过对不同思路进行比较,归纳总结这个问题的特点,寻找举一反三的可能。这样一来,学生解答的就不是单纯的一道数学题目,可以说是对于几个数学知识点的归纳整理。
(四)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模式
研究性学习的具体如下特点,它立足于科学研究的追求,通过探寻发现知识、归纳知识,把一些可创新的内容作为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时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性。新课程理念之所以倡导合作学习,是希望学生更多的参与到教学课堂中来,把学习主人翁的精神发挥到位。高中数学教师对于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两者之间不是非此即彼的排斥关系,而是一种相互渗透、密切关联的关系,它们都是新课程理念下教学模式的最新研究成果。数学教育不仅要追求教授学生具体的数学原理,更重要的是传授数学研究的方法,锻炼学生自主研究问题的能力。高中数学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课堂之外,应当认真思考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的變革,这些变革不能仅停留在口号阶段,需要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思想,落实到行动。在这一点上,教师的努力和学生的付出呈正相关态势,双方的思想观念共同进步是推进新课程理念发展的内在保障。
总而言之,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刚从初中毕业升入高中的学生要注意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还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学好这门课。
参考文献:
[1]应之宁.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及案例分析[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6(1-2).
[2]赵晓雄.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J].数学教学通讯,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