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碎的拼图

2015-07-05 14:01阮路婧
大观 2015年4期
关键词:个性共性艺术创作

阮路婧

摘要:在当今社会,如何处理人和外在世界的关系是人最大的困惑,我们总是在寻找属于自己的位置,一方面要找到“我们都一样”的集体认同,同时也要强调“我就是我,和谁都不一样”的个体表达。将自己作为整体中的一块小拼图,联系我们这一代所存在的问题,从信息背景碎片化、吸收方式概念化、情绪表达日益浮躁和思想表达小众化四个方面进行了一个简要探讨。进一步将当代艺术家分出三种类型,批判随波逐流的弊病,对症下药,开出“野心”这味儿“偏方”。每个人要有做艺术界这幅拼图中的重要一张的“野心”。只有将“野心”进行到底,我们才会在与现实的磨合中挖掘自身的可能性、将自身发挥到极致,才能将自己嵌入到最合适的位置。

关键词:艺术创作;个性;共性

一、第一张拼图——由自己谈起

在当今社会,如何处理人和外在世界的关系是人最大的困惑,我们总是在寻找属于自己的位置,一方面要找到“我们都一样”的集体认同,同时也要强调“我就是我,和谁都不一样”的个体表达。其中,给自己“把脉”、认清自己的独到之处尤为重要。学习生活中,我发现在图像的世界里,我像一个异乡人,迷失在一群形形色色的图像中,找不到自己的语言。而相对在观念上、思想上的接受传达上较为敏锐和明晰,要什么,不要什么,心里有一种比较肯定的声音。在我看来,艺术不是安眠药,卡夫卡曾说过:“好的作品应该成为一把破冰的斧子,去打破我们心中冻结的海洋,假如它不能像敲击脑袋的拳头那样敲击我们,它就不值得一读”。也许我做不到重重一击,但至少应找到触动自己的创作理由,而非祈求用虚幻的东西来安慰自己。艺术要诚实,诚实的面对自己所想,诚实面对自己关注的问题,即使坦诚精神的匮乏,也会是观者如临歧路,难下截然的是非判断,引发人所思所悟,而不再是为虚假的远景所陶醉,为小情小调粉饰,物质富有,精神匮乏。艺术其实既不简单也不复杂,既不明亮也不昏暗,既不矛盾也不连贯,艺术就是存在,只有语言命令它、迷惑它、阐明它或遮掩它,分散它或聚拢它。

二、我们每个人都是拼图中的一小块

我们所处的艺术圈子可以说是一个整体,我们每个人都是构成整体的一小块拼图。即使现在艺术界个人精英们看似孤军奋战,然而他们背后都有一个圈子的。同时,他们身上所反映出的问题也恰恰代表了一个团体、一个地域、一代人的问题。通过观察自身和身边的朋友们,我一直试图提炼反省我们这一界的不足之处,以下是一个粗略的总结:

(一)背景上来说,过去每个时代的技术信息残余地层层堆叠、错综繁复混搭,宛如无数破碎的贝壳散落于“现在”这个巨大而污秽的滩涂,而精神上则是未建立好自我的系统就已被殖民,各种如消费、霸权、全球化、艳俗艺术、后殖民等精神碎片又如汹涌潮水反复荡涤我们的精神沙堡。而现今代言对艺术很包容,我们缺少反对的声音,一方面来说,我们更自由了,但另一方面来说缺少反对也就少了一种对立性,目的指向性不再明确,很难汇成一股发自内心的潮流。而我们就在“营养过剩”、模糊多元得90年代,追求着道听途说的“革命之路”,面对的时而是西方的神话、时而是中国现实风景,精神导师多如幻影……选择越来越多,艺术越来越自我,而我们却更加迷茫。

(二)吸收方式上来说,我们是被概念化浇铸、喂养的一代,吸收知识中概念性的东西如此之多,以至于大家消化不良,概念之词如鲠在喉,却自信满满的认为自己所知甚多,不时抛出一两个概念性的词语去欺人,殊不知也只是蒙蒙自己。玩概念、玩语言,最后只是被别人的概念与语言玩弄了自己而已。而真实的状态的是,我们知识只停留在一个表层、一个浅陋的状态,没有系统,只要只言片语即可,不愿深究。甚至害怕一种清晰状态,却又不甘心承认自己的混沌不清,只能通过媒介、通过网络摄取答案,直接略去思考的过程,宁信别人毋信自己。这时候思考成了一种过时的、滞后的状态,现在的我们似乎已不把所有事情思考得清清楚楚,因为答案在网上、在权威的表述中,在自己“折腾”清楚之前,答案似乎已在那里,只需一个搜索键,所谓权威之言会自动跳出。

(三)在情绪上,我们是浮躁的一代,当信息的获得是那样的轻而易举,当信仰那么容易被接受、更改,当榜样的成功似乎都那么轻易,我们的坚持不见了,上一刻得坚持,可能在下一刻被推翻,情感和理念随时随地面临挑战。此时,最大的敌人已不再是外在因素,而是我们自己,是我们不能坚持自己的内心诉求,是我们不知道到底自己要什么、选择什么,是我们自己常常屈从于内心的惰性和欲望,不能安心做自己的艺术。在我们的身体里充满了各种知识和技能,却惟独没有了灵魂。虽然作品的身体丰满,却失去了脊梁的支撑。自己思考而得的东西太少,今天你崇尚一位权威的论调,当另一位权威、另一本经典反驳了上一波浪潮,我们只能随波逐流、迷失自我了。其实作品中有别人的影子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的思想成为了别人的思想的影子或回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固然很好,但没有自己的积淀、找不到自己所想表达的、想关注的,则往往会在攀爬的过程中滑落到巨人的足下。无形中还放弃了对现实的感受、个性化语言的表达与追求,个人的艺术生命被掠夺,其结果必然会制造平庸、媚俗、缺乏想象力的作品。

三、做拼图中的关键一张

当代艺术中,存在三种人。一种是“一石掀起千层浪”的“弄潮儿”型,一种是“推波助澜”型,最后一种类型则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最后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的型。诚然,每一张拼图都有必要的位置,都不可缺失,然而不要忘记了这幅拼图具无休无止的顺延性,如果仅是众多背景中的一张,只会被遗忘。人人都想做第一型的人,也都认为自己至少是第二型的状况,但人却做着第三型人做的事,即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曾看过一篇文章,说人人都面对五个内在的敌人,其中第一个就是随大流。很多时候我们打着哈欠,自以为很潇洒、很有艺术家玩世不恭气质地说:“随它去吧!”实际上这是很可悲的疾病,是披着潇洒幌子的惰性使然。因为,随波逐流的最大问题是:你不可能漂流到山顶上去。

野心,也许是一个带有一定贬义色彩的词汇,但却是针对随波逐流的良药。搞艺术的一定要有野心,有把一张画画好的野心,有把一个展览办得惊天动地的野心,有要让自己独一无二的野心······“野心”可以被很多词替换,如“认真劲儿”、“上进心”等。有了野心会让人不随便,它会让你做事带着一股“狠”劲儿。常常有人混淆了“随意”和“随便”的含义,艺术可以随意,却拒绝随便。而有了“野心”,则可以让随意不再随便。搞艺术,就要有做艺术界这幅拼图中的重要一张的野心。只有将“野心”進行到底,我们才会在与现实的磨合中挖掘自身的可能性、将自身发挥到极致,才能将自己嵌入到最合适的位置。

猜你喜欢
个性共性艺术创作
一世哲布尊丹巴艺术创作考叙
《榜样》:艺术创作的一次“出圈”表达
共性
“数控一代”示范工程引领和推动共性使能技术在中小企业推广应用
艺术创作全面繁荣
丰富艺术创作
语言表达重“个性”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分寸感的把握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